第15章 制作熟食

作品:《古代天灾末世,我带八岁女儿逃荒

    “阿娘,咱们现在可以洗菜了吗?


    我瞧着这些水缸里头可都装了好些水啦!”


    杜若前脚才踏出空间,后脚便听见柳珠满怀期待的声音。


    只见她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眼巴巴的看过来。


    “等我先去瞧瞧!”


    杜若披上蓑衣出了山洞。


    果然!每一口水缸的底部都有了浅浅的一层雨水。


    杜若把收集来的水都倒进一个水缸里,得到了大半缸水。


    从空间里把陶盆、野葱、野姜、野菜拿了出来,并吩咐柳珠开始洗菜,自己则开始切割猪肉。


    杜若大概估量了一下,一头大猪估摸着有两百来斤,三头大猪加起来有六百斤左右。


    一头小猪在八十斤上下,五头小猪大概有四五百斤。


    大猪、小猪全部加起来,得有一千多斤肉了,能做的食物不少。


    腊肉、腊肠、回锅肉、炖肉、野姜小炒肉、野葱小炒肉、爆炒五花肉、瘦肉粥、猪下水野菜汤、简易版的烤肉、猪骨炖葛根。


    因为调料和配菜实在有限,杜若暂时只能定下这些菜单。


    当初去县城的时候,她倒也想过去买点卤料,还有其他的配料。


    但是古代的香料昂贵,她手里的银钱不多,买香料不如买粮食实在。


    这些菜虽然都是家常小菜,但是有肉有菜。


    而且食材都是纯天然无污染、自然种植和生长的,想来味道都还不错的。


    而且荒年有的吃就不错了,哪里还能讲究那么多。


    不过最让杜若遗憾的是,这个朝代并没辣椒,想来是还没有从海外传过来。


    这对于一个辣椒爱好者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菜的味道都少了一半。


    不止辣椒,土豆、红薯、玉米,这些高产的粮食都还没出现。


    平民吃的最多的就是菽,也就是豆子,还有米糠和野菜。


    如果有这些高产的,对土地要求又比较低的粮食,想来是能多活下来一些人的,可惜没有如果。


    把死猪开膛破肚,猪下水先放到一边。


    猪头、猪耳朵、前颈肉、梅花肉、猪前腿、里脊肉、五花肋条、五花肉、后腿肉、猪尾巴全部分割开来。


    还好从柳家拿了一把斧头出来,不然这骨头都没法砍。


    五花肋条全部做成腊肉,以后做菜做饭放一点,就非常香了,而且很方便。


    梅头肉混着五花肉切成小颗粒,灌进肠衣里制作腊肠。


    因为香料实在有限,杜若只放了一点晒干的葱粉、姜粉,花椒叶子粉,还有盐。


    回锅肉用的前颈肉,焯水去除血水和杂质之后爆炒,放入葱、姜、花椒叶子、盐。


    猪头、猪尾巴切块,清洗干净后上锅炖煮。


    猪头肉浮沫和杂质多,杜若全部撇干净,才放入清洗干净的菽,一块炖煮。


    菽是当主食吃的,所以杜若放了非常多的菽进去,猪头和菽的比例大概是1:3。


    原本没滋没味的白水煮菽,现在跟着猪头一起炖,二者相互融合,顿时美味了许多。


    前腿肉和后腿肉,则被做成野姜小炒肉、野葱小炒肉,还有瘦肉粥。


    做腊肠剩下的五花肉全部爆炒,煸出油脂,放入香料,香味能飘出去老远;


    里脊肉则都做成烤肉,撒上盐和香料,也是异常美味。


    前后腿的猪骨,还有猪骨架上的骨头,也没有浪费,全部用来炖葛根。


    每一块葛根都吸满了骨头汤,跟以前白水煮的,完全是不一样的口感。


    所有的猪下水,包括猪肚、猪肝、猪心、猪肺、猪肠等,全部清洗干净。


    切成小块之后放进瓦罐里白煮,为了去腥,杜若还拍了一些野姜进去。


    煮熟以后放入洗好的野菜和盐,野菜的清香融入到汤汁之中,就不会那么油腻了。


    这样,鲜美的猪下水野菜汤就完成了。


    在寒冷的冬日里,如果能有这样一碗汤下肚,整个人就暖和起来了,多是一件美事。


    比较悲催的是杜若只有一个瓦罐和一口锅,而且瓦罐和铁锅都不算很大。


    就连灶台也只有一个土灶,和一个临时用几块大石头拼接的石头灶,所以每道菜都需要分好几遍做。


    等把所有的猪肉都处理完,做成可以直接食用的菜。


    并盛放到小水缸里,放到空间里储存起来,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


    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天空仿佛破了一个大洞。


    瓢泼大雨一刻未曾停歇过,反而越下越大了。


    山洞门口原本泥泞的土地,都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露出了地表下坚硬的岩层。


    从山洞门口远远望去,整个山林都被一层厚厚的雨雾笼罩,朦朦胧胧、影影绰绰。


    此时恰好是傍晚,天色一片昏暗阴沉,给人一种莫名的压抑感。


    耳畔不断传来雨水拍打树叶的声音,偶尔一阵山风吹过,树木沙沙作响。


    杜若的思绪不由飘远。


    上辈子的时候,这会里正应该要组织人上山了吧?


    事实上,大雨倾盆半个月,流经村里的那条河,水已经完全涨起来了。


    尤其是在河床较为陡峭的地段,湍急的水流奔腾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犹如天雷过境,令人胆战心惊。


    而在河岸相对较低的地方,河水涌上岸边,淹没了周围的农田。


    就在前几天,村里的两个小孩不慎跌入河里,随着水流飘走了,再也没找回来。


    父母心碎的哭声还在村里回荡,肝肠寸断。


    此时,柳家村柳里正家的堂屋里。


    “什么!搬到山上去?”


    柳有财一脸惊讶的看着自家老爹。


    “对!老二,你去通知族人们来祠堂,我要当众宣布这事。


    老大,等会你找几个族人来给咱家抬东西。


    还有老三,你就帮着你娘、你嫂子,还有你媳妇收拾东西,咱们明天就上山去!”


    柳里正有了决断之后,就给三个儿子分派了任务。


    看着三个儿子都出门以后,才坐下来,一口接一口的抽着旱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