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贾东旭再相亲
作品:《四合院:抢亲秦淮茹,贾东旭你哭什么?》 与此同时,南锣鼓巷95号院门口,也是一番热闹景象。
贾张氏特意换了身干净些的褂子,头发梳得溜光,带着几分刻意摆出来的体面。
伸长脖子不住地往胡同口张望。
她身边站着穿戴整齐,头发抹了水梳得一丝不苟的贾东旭。
贾东旭脸上带着紧张和期盼,时不时搓搓手,心里既期待又有些忐忑不安。
王媒婆说了,这次介绍的姑娘条件不错,可千万别再出什么岔子了。
他脑子里忍不住又闪过秦淮茹那张俊俏的脸和窈窕的身影,心里一阵憋闷和不甘。
这次说什么也得找个不比她差的。
“来了来了!”
贾张氏眼尖,猛地捅了儿子一下,脸上挤出热情的笑容。
胡同口,王媒婆扭着腰肢,领着一个姑娘走了过来。
那姑娘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碎花褂子,蓝布裤,身材丰腴。
胸脯鼓鼓囊囊,臀部也圆滚滚的,走起路来带着一股成熟妇人般的风韵。
模样算不上顶漂亮,但眉眼周正,皮肤也算白净,看着挺顺眼。
贾东旭一看,眼睛顿时就直了。
这姑娘…虽然不像秦淮茹那样带着股清纯水灵劲。
但身上那股成熟饱满的味道,更勾人。
他下意识咽了口唾沫,心里已经满意了大半。
贾张氏上下打量着姑娘,重点在那丰乳肥臀上扫了几个来回,心里盘算。
嗯,是个好生养的料。
屁股大,能生儿子。
就是…她眉头微微皱了一下,这姑娘看着面相。
可不像是二十出头的小姑娘,怕是…年纪不小了?
王媒婆走到近前,没先介绍姑娘,反而压低声音,鬼鬼祟祟地先问了一句。
“老嫂子,那…那李胜利在家不?”
她可没忘上次被李胜利搅黄好事的教训。
贾张氏把胸膛一挺,故意拔高嗓门,带着几分虚张声势。
“不在,一大早就看他骑车带着那小骚蹄子出门了,哼,就算他在家又怎么着?他现在是联络员,敢再捣乱破坏我家东旭的婚事,我就去街道办告他滥用职权打击报复。”
她这话与其说是给王媒婆听,不如说是给周围可能看热闹的邻居听,给自己壮胆。
王媒婆翻了个白眼,心里嘀咕。
就你能,但听说李胜利不在,她总算松了口气。
“得嘞,不在就行,咱们进屋说,进屋说。”
一行人穿过前院。
阎埠贵正拿着花洒装模作样地浇花,看到王媒婆又领着个陌生姑娘进了中院贾家。
扶了扶眼镜,看着姑娘风情万种,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摇摇头,没说话。
————————
进了贾家屋里,几人坐下。
贾张氏忙不迭地倒了碗白开水递给王媒婆,脸上堆着笑,话里有话地问。
“他王婶,这次真是辛苦您了,快给说说,这姑娘…啥情况啊?我咋瞧着年纪好像…不小了呢?”
她边说边用眼角瞟那姑娘。
贾东旭在一旁急得直拉他娘的衣角,低声道。
“妈,您说啥呢。”
那姑娘听到这话,脸上堆起一丝尴尬和黯然,低下头没说话。
王媒婆心里骂了一句死老婆子真不会说话,脸上却笑得跟朵菊花似的,连忙打圆场。
“哎呦我的老嫂子,您眼光真毒,这姑娘啊,叫马翠云,今年25了,是比一般姑娘家大点,可您知道为啥不?”
她凑近些,压低声音,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
“翠云命苦啊,是个孤儿,爹妈都没得早,也没个长辈兄弟帮衬张罗,这才把婚事给耽误了,可您放心,姑娘绝对是个好姑娘,人老实,本分,能干,您瞅这身段,一看就是好生养,能扛事的,女大三,抱金砖嘛,比东旭也大不了几岁,正好,知道疼人。”
贾张氏一听孤儿,眉头皱得更紧了。
“啊?没爹没娘啊?这…这家里也没个帮衬的…这…”
贾东旭是真急了,又扯了他娘一下,抢着说。
“妈,我觉得挺好,翠云同志一看就是踏实过日子的,您别说了。”
他眼睛都快长在马翠云身上了。
贾张氏瞪了儿子一眼,看他那没出息的样子,心里琢磨开了。
没娘家没人帮衬…是有点亏,但反过来想,彩礼嫁妆…
还有没娘家撑腰,进了她贾家的门,还不是任由她拿捏?
这么一想,她心里的不情愿顿时消了大半。
王媒婆多精的人,一看贾张氏脸色松动,立刻趁热打铁。
“老嫂子,这事得分开看,您想啊,这姑娘进了门,那可就是您亲闺女,一心一意跟您和东旭过日子,没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破事烦心,多清净,这不也是好事吗?”
贾张氏被说动了,缓缓点了点头。
“倒也是这么个理…”
王媒婆松了口气,赶紧转向马翠云,脸上堆笑。
“翠云啊,你看…贾家条件你也看到了,东旭是轧钢厂正式工人,婆婆也明事理,你觉得咋样?要是觉得行,这事儿咱就定下?”
马翠云抬起头,飞快地瞟了一眼满脸急切的贾东旭,又低下头,声音不大但清晰。
“嗯…只要…只要能安稳过日子,我没意见。”
她年纪确实不小了,早已没了小姑娘挑挑拣拣的心思。
之所以来95大院,是来过好日子的,何况后院还有个熟人。
“好好好。”
王媒婆心里一块大石头落地,没想到这次这么顺利。
“那…老嫂子,东旭,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贾东旭激动得直搓手,连连用眼神示意他娘。
贾张氏盘算好了利弊,终于拍板。
“行,既然东旭喜欢,姑娘也没意见,那就这么定了。”
她心里还想着,省了彩礼,摆酒还能收点礼钱,这买卖不亏。
就是这姑娘…看着不止25,怕也不是什么黄花大闺女了?
算了,东旭喜欢,能生儿子就行。
她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媒人费,塞给王媒婆。
“他王婶,辛苦您了。”
王媒婆接过钱,掂量了一下,眉开眼笑。
“不辛苦不辛苦,成了就好,那什么…既然都看对了眼,我看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天气好,就让东旭和翠云去街道办把证领了吧,早点把事儿办了,早点安心过日子。”
贾张氏一想,也是,免得夜长梦多,再出什么幺蛾子,立刻点头。
“对对对,东旭,快,带…带翠云去街道办,把证领了。”
贾东旭激动得脸都红了,手足无措地站起来,对马翠云结结巴巴地说。
“翠…翠云同志…咱…咱们走吧?”
马翠云脸上也泛起一丝红晕,轻轻点了点头,站起身。
王媒婆功成身退,笑眯眯地先走了。
贾张氏看着儿子领着新媳妇出门的背影,心里一半是松了口气。
另一半却隐隐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担忧…这媳妇,来得也太容易了点…
—————————
后院聋老太太拄着拐杖,站在中院槐树下。
她刚才在屋里隐约听见贾张氏的大嗓门和王媒婆的说笑声,估摸着是贾家又相亲了。
便出来瞧瞧热闹,顺便探探虚实。
她浑浊的老眼习惯性地扫过贾家门口。
目光漫不经心地落在正出门的贾东旭和他身后那个陌生姑娘身上。
起初只是随意一瞥,但下一秒,老太太的身子猛地顿住了。
她那双平时总是半眯着,显得浑浊不堪的眼睛骤然睁大。
瞳孔深处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惊骇和凌厉。
这姑娘?
虽然穿着打扮变了,模样也比记忆中成熟丰腴了些。
但那张脸的轮廓,尤其是那双看似温顺实则藏着机敏的眼睛…她绝不会认错。
几乎是同时,正要往外走的马翠云似乎也敏锐地察觉到了那道与众不同的审视目光。
她下意识地回过头,精准地捕捉到了站在槐树下,死死盯着她的聋老太太。
四目相对的一刹那,马翠云的脸上非但没有露出任何惊慌或异样。
反而绽开一个极其自然,甚至带着几分讨好和亲切的明媚笑容。
朝着老太太的方向,幅度很小但很清晰地点了点头。
仿佛只是一个新媳妇对院里长辈的礼貌问候。
然而,就是这看似寻常的举动,让聋老太太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她干瘪的嘴唇无声地哆嗦了一下,握着拐杖的枯手猛地收紧。
她怎么来了?
她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还要嫁进这个院子?
明明说好了。
解放了,一切都结束了!
各自安好,永不再见,为什么还要出现?为什么还要来打扰她?
她只想装聋作哑,安安生生地熬死在这后院,为什么就是不肯放过她?
一股巨大的愤怒和恐惧交织的情绪瞬间涌上老太太的心头,让她几乎控制不住表情。
她死死盯着马翠云,昏花的老眼里射出严厉的警告光芒,狠狠地瞪了她一眼。
那眼神里没有丝毫长辈的慈祥,只有赤裸裸的排斥,警告和离我远点的威胁。
马翠云接收到这充满敌意的目光,脸上那抹明媚的笑容却丝毫未变。
仿佛根本没看懂老太太的警告。
她甚至无声地用口型对老太太说了三个字。
“您…好…吗…?”
这看似问候实则如同暗号般的举动,像一把刀,刺穿了聋老太太所有的侥幸。
老太太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头顶,再也无法保持镇定。
她猛地转过身,几乎是逃跑似的快步走回后院。
————————
贾东旭见马翠云停下脚步回头,好奇地问。
“翠云,你看什么呢?”
马翠云迅速收回目光,脸上恢复成那种略带羞涩的温顺表情,语气轻松自然。
“没什么?就看见一位慈祥的老太太,挺面善的,忍不住多看了两眼,感觉…很亲切。”
贾东旭不疑有他,憨笑着点头。
“哦,那是后院住的聋老太太,是咱们院里的老寿星,人挺好的,就是耳朵背,不太爱说话。”
“嗯。”
马翠云轻轻应了一声,垂下眼睑,掩去眼底一闪而过的复杂光芒,柔声道。
“咱们快去街道办吧。”
“哎,好,走!”
贾东旭高兴地应着,领着新媳妇,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走出了四合院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