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机会,说来就来
作品:《重生八零,从参军入伍开始》 王全胜用筷子从锅里夹起一块,在张有学眼前晃了晃。
“自家做的卤肉,张哥,尝尝?”
“卤肉?”张有学眼睛瞪得像铜铃,“你小子还有这手艺?”
在他看来,王全胜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能在水电局混得风生水起。
已经是个奇迹,谁能想到他居然还藏着这么一手颠勺掌厨的绝活?
这年头,男人会做饭的都少,能把肉做得这么香气逼人的,简直是凤毛麟角!
王全胜心里门儿清,这卤肉方子哪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
上辈子刷短视频,一个美食博主的配方他跟着做了不下百八十次,早已烂熟于心。
但这话可不能说。
“以前下乡的时候,碰上一位走南闯北的老师傅,我看他可怜,给了他两个窝窝头,他临走前就把这个方子传给我了。”
这套说辞无懈可击。
张有学一听,顿时肃然起敬。
这小子,不仅脑子活络,运气还好,连这等奇遇都能碰上!
他搓着手,急不可耐地探头往锅里瞅。
“好东西啊!这可是真宝贝!全胜,还得多久能吃?”
“马上,再收个汁就行。”王全胜胸有成竹。
“正好,有学哥你嘴刁,帮我尝尝,提点意见。我琢磨着,这方子是南边传来的,不知道合不合咱们丰阳县人的口味。”
他这话,正搔到了张有学的痒处。
“那是自然!”张有学一拍胸脯,唾沫横飞。
“要论吃,我这张嘴,在咱们局里说第二,没人敢认第一!你放心,我的意见,绝对专业!”
说话间,王全胜已经将锅里的肉捞了出来。
那是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经过卤汁的浸润,肉皮呈现出晶莹剔透的琥珀色。
瘦肉部分则酱色深沉,散发着复杂而浓郁的香料气息。
他手起刀落,将卤肉切成薄厚均匀的片,整整齐齐码在从家里带来的搪瓷盘里。
张有学再也忍不住,伸手就捏起一片,也顾不上烫,直接塞进嘴里。
“唔!”
肉片入口的瞬间,他双眼猛地一亮。
肉皮软糯弹牙,肥肉部分入口即化,丝毫不见油腻,瘦肉则紧实入味,嚼劲十足。
那股霸道的香味瞬间在口腔里炸开,麻、辣、鲜、香,层层递进,直冲天灵盖!
“太好吃了!”张有学含糊不清地嚷着,三两下就把肉片咽了下去,意犹未尽地咂了咂嘴
“要是再配点蒜泥,浇上点红汪汪的辣椒油,那简直就是神仙吃的玩意儿!”
王全胜要的就是这句话!
张有学的建议,正中他下怀。
“走走走!”张有学猛地抓住王全胜的胳膊,激动得满脸通红。
“带上这盘宝贝,上老唐家去!让他也开开眼!这等美味,可不能我一个人独吞!”
他口中的老唐,叫唐宝玉,是局里管后勤的一个小组长。
跟张有学一样,都分到了水电局新建的家属楼,就在这栋旧宿舍楼的后头。
那可是领导干部才能住进去的地方。
不等王全胜拒绝,张有学已经端起盘子,拉着他就往外走。
张有学用脚踹开唐宝玉家的门,人未到声先至。
“老唐!快来尝尝!全胜的独家秘方,盖世神功!”
唐宝玉正在屋里看报纸,被他这咋咋乎乎的样子吓了一跳,抬头看见王全胜,倒是客气地点了点头。
当他的目光落在张有学端着的那盘卤肉上时,眉头微微一挑。
“尝尝,快尝尝!”
张有学献宝似的把盘子递过去。
唐宝玉将信将疑地夹起一片,细细品咂。
他不像张有学那般狼吞虎咽,但越嚼,他眼睛里的光就越亮。
最后,他郑重地放下筷子,吐出四个字。
“味道,霸道。”
王全胜心头一块大石轰然落地。
成了!
这门生意,稳了!
他之所以重生以来一直隐忍,就是因为知道
八十年代初期,机会遍地都是,但也稍纵即逝。
搞个体户,必须一炮而红!
而餐饮,无疑是门槛最低、见效最快的行当。
上辈子,丰阳县就有那么几家靠着一道拿手菜起家的小饭馆。
后来都成了远近闻名的老字号,开了连锁,一家店养活了两三代人的小康生活。
这一次,他王全胜要亲手抓住这个时代的风口,把这家店,从无到有地开起来!
这时,一个系着围裙的女人从厨房里走出来,正是张有学的婆娘张嫂。
她也被这股香味勾得不行,嗔怪地瞪了张有学一眼。
“有好东西也不知道先拿回家!快,给我也尝尝!”
她拈起一片放进嘴里,下一秒,表情就和张有学如出一辙。
“哎哟我的娘!全胜,你这是咋做的?方不方便跟嫂子说说?”
张嫂的眼睛里闪着精光。
“你这婆娘,瞎打听啥!”张有学立刻把她的话头打断。
他虽然大大咧咧,但这点人情世故还是懂的
“这是人家吃饭的家伙,能随便告诉人?”
张嫂讪讪地笑了笑,没再追问。
“行了行了,都别站着了!”张有学大手一挥,热情地招呼着。
“我让你嫂子做了几条鱼,还有虾,快上桌,咱们今天好好喝一杯!”
饭桌上,张嫂端上来的清蒸鱼和油焖大虾,味道只能算平平无奇。
王全胜只尝了一口,便笑着开口了。
“张嫂,这海鱼不能这么蒸,腥味去不干净。下次您试试,在鱼身下垫几根大葱,肚子里塞点姜片,淋上点猪油再蒸,出锅后把汁水倒掉,重新浇上热油和酱油,那味道才叫鲜!”
他又指了指那盘虾。
“这虾也是,先用热油爆香葱姜蒜,再下虾,炒到变色后沿着锅边烹点高粱酒,那香味噌地一下就上来了!”
这几句简单的指点,却听得张嫂和唐宝玉的婆娘两眼放光
立刻找来纸笔,一字一句地认真记了下来。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王全胜不仅用一盘卤肉征服了他们的胃,更用几句简单的烹饪技巧,赢得了他们的尊重。
接下来的两天,王全胜按部就班。
第二天,他抽空回了一趟石水沟,把特意留下的卤肉带给幺爸王爱民和王阙几个堂兄弟尝了尝。
收获了一致的惊叹和赞美。
第三天,他把最后一点卤肉分给了办公室的同事们。
第四天,大家吃完后看他的眼神都变了,纷纷打听他是不是拜了国营饭店的大师傅为师。
经过三轮测试,从领导到同事,再到家人,所有人都对这卤肉的味道给予了最高评价。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王全胜心里已经有了全盘计划,却并不急于立刻辞职开店。
他还需要一个关键的契机。
一个能帮他解决原材料和店铺问题的关键人物。
机会,说来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