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这么多钱,放哪儿才安全?
作品:《重生八零,从参军入伍开始》 王全胜知道,姐姐和姐夫这是典型的农民思维,见不得一点东西白白送人。
他心里明白,这是关心他,怕他吃亏。
他放下碗筷,没有急着解释,而是转身从柜台下拖出了一个木头钱箱。
“哗啦——”
他把钱箱整个倒在桌子上,厚厚一沓大团结,还有数不清的五块、两块、一块,以及哗啦啦的毛票和钢镚儿,瞬间堆成了一座小山。
百连诚和王有弟的呼吸,霎时间就停滞了。
王全胜不紧不慢地开始数钱。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夫妻俩的眼睛跟着那堆钱,越睁越大。
“二百九十六块五毛!”
百连诚猛地倒吸一口凉气,声音都在发颤。
“今天买肉买柴火,拢共才花了一百五十块出头!”
王全胜看着他,嘴角微微上扬。
“没错。开业第一天,刨去所有成本,咱们的毛利,超过一百块!”
在石水沟,他们起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整年,刨去公粮和嚼用,能落到手里的一百块,都算是天大的丰年了!
可现在,就这一天,一天就挣到了一年的钱!
百连诚的眼睛里迸发出狂热的光,他掰着手指头,嘴里念念有词。
越算越激动,最后猛地一拍大腿。
“我的乖乖!一天一百,一个月就是三千!照这么下去,用不上三个月,你就能成万元户了啊!”
万元户砸得王有弟浑身一颤。
但她的脸上,却没有丈夫的狂喜,反而是一片煞白。
她一把抓住王全胜的胳膊,眼神里充满了惊恐和不安。
“全胜,这钱太好挣了,我心里慌得很,咱不会出啥事吧?”
王全胜心中一声轻叹。
他太懂姐姐的恐惧从何而来了。
这才几年光景?
投机倒把,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口号还在耳边回响。
那些被挂上牌子游街批斗的场景,是刻在他们这代人骨子里的烙印。
老百姓就是这样,穷怕了,可真有钱砸在面前的时候,更怕。
他没有急着辩解,而是反手握住姐姐冰凉的手,缓缓开口。
“姐,你慌什么?咱们是投机倒把吗?”
王有弟被问得一怔,下意识地摇头。
“咱们坑蒙拐骗了?”
她继续摇头。
“那不就结了!”王全胜的声音陡然拔高。
“咱们有营业执照,有卫生许可证,是去工商局正儿八经登了记,盖了红戳子承认的!公社的陈书记,武装部的虎哥,文化局的王伯,今天都来捧场,这是什么?这是过了明路的正经生意!”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桌上那堆钱,语气又变得郑重起来。
“但是,有一条你们俩必须给我记死了——财不露白!在店里,咱们关起门来怎么高兴都行。可出了这个门,谁问起咱们一天挣多少钱,就说还行,混口饭吃。听明白了吗?”
百连诚和王有弟瞬间回过神来,忙不迭地用力点头。
他们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哪里懂得这些门道,只觉得弟弟说的每个字都对。
“还有,”王全胜指了指那堆钱。
“这也不是纯利。这里面,得先刨去你们俩的工资,还有每天的房租、水电煤炭钱。剩下的,才是真正落到我兜里的。”
他看着已经完全被他带入节奏的姐夫,抛出了早就想好的方案。
“姐,姐夫,咱们亲兄弟明算账。我给你们俩开工资,每个人,底薪三十块!另外,每天店里收入超过两百块,超出的部分,我给你们百分之五的提成!卖得越多,你们挣得越多!”
“啥?!”百连诚的眼珠子差点瞪出来,他掰着手指头,嘴皮子都在哆嗦。
“底薪三十,俩人就是六十。今天卖了快三百,超了一百块,提成就是五块钱?一天五块,一个月就是一百五再加上底薪,俺跟你姐一个月能拿二百多?!”
这个数字算出来,别说百连诚,就连王有弟都吓得连连摆手。
“不行不行!全胜,这太多了!使不得!在厂里上班的正式工,一个月才挣几个钱?你这是拿钱往我们口袋里硬塞啊!”
“姐!”王全胜加重了语气,眼神灼灼地看着他们。
“你们以为我给你们开这么高的工资,是看在亲戚面子上?错了!我这是投资!”
“投资?”夫妻俩一脸茫然。
“对!投资你们俩!”王全胜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这家店,只是个开始。我不可能一辈子守在这儿,以后这家店要靠你们俩管。我不光要你们学会卤肉,还要你们学会算账,学会管人,学会怎么跟人打交道!以后,我们还要开更大的店,甚至去希安开店!”
“去希安?!”
王有弟和百连诚彻底懵了。
那可是省城啊!
他们这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
希安,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地方。
王全胜重重地点头,目光里燃烧着一团火。
他当然要去希安。
上辈子他太清楚了,这种技术门槛不高的生意,就是抢占先机!
越早把店开到人流量爆炸的大城市,钱就越好挣!
等到别人反应过来,他早就把市场吃干抹净了!
“你们想没想过,让小石头以后去希安上学?”王全胜话锋一转,直击两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希安的学校,老师的水平,能跟咱们石水沟比吗?等咱们在希安站稳了脚跟,就把小石头接过去,让他上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以后考大学,当干部,当科学家!”
为了孩子!
瞬间击溃了王有弟夫妻俩所有的犹豫和不安。
百连诚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这个平日里闷葫芦一样的男人,此刻激动得浑身发抖。
他做梦都不敢想,自己的儿子,有朝一日能去省城上学。
王有弟更是死死咬住了嘴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干!全胜,你说怎么干,我跟你姐夫就怎么干!为了小石头,累死也值!”
看到他们的斗志被点燃,王全胜满意地笑了。
他知道,这支核心团队,算是彻底稳了。
“光有干劲不行,还得学。”王全胜趁热打铁。
“明天,我去供销社买个收音机回来,你们俩一边干活一边听,多听新闻,学学人家城里人怎么说话办事。我再买几本算术本和会计书,以后店里的账,就交给你们。”
“买收音机?那得多少钱!”王有弟立刻心疼起来。
“不行,这钱不能你出!”
“钱我先垫上,算我借你们的,以后从你们工资里慢慢扣。”王全胜不给他们拒绝的机会,站起身,从钱堆里数出几十块零钱和票证放在桌上。
“这些钱你们先拿着,明天买菜备货用。大钱我先带走。”
交代完一切,王全胜揣着那沉甸甸的二百多块钱走出了店门。
夜风一吹,酒意散去,头脑愈发清醒。
他走在回单位宿舍的路上,路灯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手里攥着这笔在1982年堪称巨款的现金,一个全新的烦恼,在他脑海里冒了出来。
这么多钱,放哪儿才安全?
塞床底下?
不保险。
存银行?
这个年代,谁家要是往银行存个几百块,不出半天,整个单位都能传遍了。
到时候人人都知道他发了财,麻烦事绝对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