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活蠢材,好如眉

作品:《先皇要我殉葬?重生嫁新帝杀疯了

    哇,活的蠢才。


    乔嫣然忍不住朝那粉衣秀女投去一眼,没有愤怒,全是惊叹。


    仿佛看见了会说人话的猴子。


    许是她生前入宫时,先帝年岁大了,已是半只脚踏进了棺材。


    所以同届秀女,并无掐头冒尖的。


    一个个哭都哭不完,看其他秀女,那都是难姐难妹,哪生得出争斗之心。


    资历深的妃嫔,年岁都能给她们当娘甚至是祖母了。


    哪怕乔嫣然成了新贵,也没哪个高位妃嫔找她的麻烦。


    故此,她这回才入宫,就感受到了如此直接的恶意。


    除了新鲜就是兴奋。


    后知后觉意识到,箫景鸿是个年轻帝王。


    在这些秀女眼里,是个香饽饽。


    而不是先帝那等,吃一口都嫌噎人的窝头。


    可惜,没等她来一展自己伶俐的口齿。


    胡嬷嬷先开口了,冷着一张脸,丝毫没接粉衣秀女的马屁。


    “皇宫内院,禁止喧哗。方娘子若羡慕,等查完了乔娘子,可也到丁字房,一享尊荣。”


    “噗呲——”这是实在没憋住笑的秀女。


    她察觉自己笑出了声,立刻将头埋下,可耸动的肩膀依旧出卖了她。


    看得出来,忍得很辛苦。


    乔嫣然倒是没笑,反而向那位方娘子友好地点了点头。


    “借方娘子吉言,我一会儿定配合胡嬷嬷检查快些,不让娘子久等。”


    “谁要你——”方秀女被胡嬷嬷和乔嫣然的话,挤兑的脸都涨红了。


    才反驳了三个字,便在胡嬷嬷的眼刀之下,将未尽之言,硬生生憋了回去。


    闭上嘴,只能恶狠狠地瞪了一眼乔嫣然,在心里记了她一笔。


    “走吧。”胡嬷嬷迈步朝丁字房走去。


    乔嫣然向替她说过话的复选嬷嬷投去饱含谢意的一眼,紧跟胡嬷嬷其后。


    丁字房十分狭窄,而且因少有人至,有一股常年不开门的潮湿灰尘之气。


    进了屋,胡嬷嬷将门关上。


    屋内连一扇窗户都没有,门一关,便只能靠微弱的烛火照亮。


    “适才老奴多有冒犯,还请乔娘子见谅。”


    刚刚还趾高气扬的胡嬷嬷,一进屋,立刻态度大变,对着乔嫣然,竟是要下跪。


    乔嫣然立刻伸手,稳稳地拖住了胡嬷嬷的胳膊,将她扶起。


    “嬷嬷何需如此,适才所为,嫣然明白,皆是为嫣然好。”


    看着胡嬷嬷依旧上扬,目光却变得和善的眼睛,乔嫣然言辞恳切。


    “若非胡嬷嬷急中生智,只怕嫣然纵使能过验身这一关,日后也会落人口舌。”


    “嬷嬷不顾自己的名声,枉做恶人成全嫣然,嫣然感激不尽。”


    说完,她就要向胡嬷嬷一拜。


    胡嬷嬷得魏恩授意,知道乔嫣然是板上钉钉的主子,哪里敢受她大礼。


    反手稳住乔嫣然后,脸上的笑意更真诚几分。


    “娘子心明眼亮,便不枉老奴今日所为。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见常人所不得见,娘子日后,定前途无量。”


    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皆懂得对方的聪慧和善意。


    适才那场针锋相对的把戏能顺利上演,多亏了她们这股同属于聪明人的默契。


    还有方秀女这个,意外之喜。


    按照原本的计划,乔嫣然本该自己抵达验身之地。


    胡嬷嬷便可不动声色,先带她进屋,快速走完过场,在她的册子上留下通过二字。


    可熟料,乔嫣然会因容貌出众,被前一个环节的嬷嬷特殊关照。


    有那嬷嬷亲自相送,胡嬷嬷便不能以快取胜。


    急中生智,只能牺牲自己的名声,来了一招佯装踩高捧低的阳谋。


    “娘子略坐一会儿,老奴稍候便送娘子出去。过了这一关,便只剩下明日的殿选。”


    乔嫣然没推辞,坐在了屋内唯一一张椅子上。


    她感谢胡嬷嬷不假,可宫中最忌讳的,便是尊卑不分。


    便是她相让,胡嬷嬷也不会坐下。


    与其浪费口舌,还不如干脆些,也好歇歇脚,今日可没少站着,腿脚都快麻了。


    “不知明日殿选,嫣然可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还请嬷嬷赐教。”


    见乔嫣然落落大方,胡嬷嬷心里对她又高看了一眼。


    认真想了想,回答道:“因是第一次选秀,所以皇上也会出面。有皇上在,娘子无需太过担心。”


    “除了皇上,便是太后娘娘和有协理六宫之权的慧妃娘娘。”


    “慧妃娘娘向来宽容,皇上点头的她定不会说半个不字。”


    “娘子唯一需谨慎以待的,只有太后娘娘。毕竟娘子姓乔,安王之事,风头还未过。”


    胡嬷嬷慢条斯理地为她分析明日殿选的局势。


    没有一句废话,特别是最后一点。


    安王才因为害死了一个“乔红儿”,被皇帝贬谪出京。


    凡是带有乔红二字的秀女,只怕明日殿选,都不好过。


    乔嫣然前世,和当今太后,当年的淑妃,也有过几次交集。


    对于她的针尖似的心眼,深有体会。


    “嫣然明白,多谢嬷嬷提点。”


    次日,天还未亮,乔嫣然便被巧慧送上了去往皇宫的马车。


    等到天色蒙白,所有入选秀女便到齐了。


    所有秀女聚集在殿外,等候依批次入殿参选。


    来自庆国各州的秀女,年岁相当,不乏有熟识的。


    此时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说话,负责照料的嬷嬷看在眼里也不会说什么。


    毕竟能到殿选这一步,秀女至少有小半能入选成为主子。


    大都还年轻,心里头不安,说几句话并不出格,还能提前卖个好。


    乔嫣然暂住的别院离皇宫很远,到的时候,几乎是最后一批。


    才走近人群,便感受到了,好几道直白的打量。


    隐约还有议论之声入耳。


    “她就是东州乔氏,那个七品县令家的?”


    “就是她,昨日我亲眼所见,她被那个脾气不好的胡嬷嬷,带去了丁字房验身。”


    “嘶——丁字房不是初验不过才去的吗,难道她......”


    “说什么胡话呢,她若查验未过,今日还能来参加殿选吗?”


    有明事理的,听不下去,开口打断了那明显不善的揣测。


    “是那嬷嬷,捧高踩低,看不起她的出身,平白遭祸罢了。”


    乔嫣然并未理会先前那些议论。


    她们传得越多,反而越能证明她的清白。


    倒是后头这个替她说话的秀女,性情直爽,全然出自好意。


    她自然不能辜负这份好心,上前和那秀女见礼。


    “东州乔氏谢过娘子仗义执言......呀,是你?”


    那秀女转过身来,乔嫣然才认出,是昨日没忍住,笑出声的那位。


    “我叫汪如眉,京城人氏。”


    汪如眉人如其名,有一双不画而黑的新月眉。


    她向乔嫣然回了礼,大大方方地道:“我只是实话实说罢了,当不得乔娘子一句谢。”


    汪姓......乔嫣然心念一动。


    笑着摇了摇头,“君子诚之为贵,汪娘子敢说实话,便称得上是品性高洁之人。”


    顿了顿又好奇道:“娘子出身京城,令尊可是兵部尚书汪大人?”


    “不错。”汪如眉点了点头,略有些惊讶。


    “昨日听那嬷嬷说,你出身东州,父亲官职又不高,没想到对京城之事,如此了解。”


    要知道京城为官不知几何,单凭一个姓氏,就能猜出她的出身,这份见地,实在不凡。


    同样是说乔嫣然出身不高,汪如眉的说法,完全是就事论事的赤诚。


    并不让人反感。


    乔嫣然略露羞意,解释道:“家父便是怕我入京,冲撞了贵人,所以特地打探传授了些消息。”


    “再者,虎父无犬女。汪娘子秉性飒直,一看便是将门虎女,并不难猜。”


    昨日初见,汪如眉便觉得,乔嫣然面对不公刁难,不卑不亢,还能出言调侃的性格,很是合她脾性。


    所以今日才会帮她说话。


    两人浅谈几句,更加深了她对乔嫣然的好印象。


    到最后,已是相见恨晚,引以为友。


    “我今岁十七,不知乔娘子年岁?”


    “我十六。”乔嫣然的笑意也更亲近几分,“那便厚颜,唤一声汪姐姐。”


    “乔妹妹。”汪如眉也笑着回了一声,又安抚似的,拍了拍她的手。


    “乔妹妹姿容出众,性子也好,定能入选。”


    言罢,顿了顿,拉着她走远了几步,压低声音提醒。


    “你既称我一声姐姐,那做姐姐的便有一事要提醒你。”


    乔嫣然见她本洒脱的性子,也如此慎重,心里对她说的话有了一二猜测。


    面上却只虚心相受。


    见乔嫣然听得认真,汪如眉才道:“你这姓氏,许会惹太后不快。一会儿记得机灵些,知道吗?”


    乔嫣然看着汪如眉真诚的眼睛,郑重地点了点头,“是,妹妹记住了。多谢姐姐好言相告。”


    这消息她毫不意外,可汪如眉这份提点之情,乔嫣然是真的记在了心里。


    若说适才她主动和汪如眉搭话,大半是因猜出了汪如眉的身份。


    现在,才是彻底,认下了她此番入宫第一个,可结为同伴之人。


    虽然汪如眉没有提及安王,可却点明了太后的心意。


    她出身再尊贵,也敌不过天子之母。


    这话若是让有心之人听去,在太后面前卖弄,别说入选,只怕汪如眉嫁人都难了。


    便是有这样大的风险,汪如眉也还是提醒了她。


    乔嫣然在心里叹了口气,叹的是,汪如眉太过诚善。


    反倒,不适合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