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推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作品:《多子多福,朕开局被女帝逆推了

    “诸位爱卿!”


    陈南玄的雄浑声音自龙椅上滚荡而下,在空旷的天子殿内撞出嗡嗡回响。


    “今日早朝,朕有两件关乎大炎国本的大事宣布,还望诸位凝神细听。”


    他端坐于九龙盘旋的龙椅之上,右手拇指有节奏的敲击龙椅扶手,指尖叩击力道不重,却像小锤一般敲击在每个大臣心尖,节奏沉稳,带着心理威压。


    见文武官员静听,陈南玄才继续说道:“其一,自即日起,废除九州大陆沿用千年的三公九卿制度,改用朕前些时日创制的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度。”


    话音落地,殿内仿佛有惊雷炸响。


    “什么?”


    “竟然真的要废了三公九卿制?”


    “这是要掀翻传承千年的制度?”


    满朝文武呼吸一滞,交头接耳私语此起彼伏,很快像潮水一样汹涌不断。


    老臣们则死死攥着朝笏,额角的青筋突突直跳。


    三公九卿制度是大炎王朝国之骨架,拆了骨架,这大炎的江山还能立得住吗?


    三省六部听着新奇,可真能顶用?


    那科举制更是闻所未闻,寒门小子也能登堂入室,岂不是要乱了章法吗?


    诸葛亮轻摇羽扇,闭目养神,皇帝陛下陈南玄亲征期间,是他负责监国。


    他曾不止一次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提过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优点和好处。


    可那时,没有人把他的话当真?


    因为,他是突然出现在大炎王朝监国的,老臣们本就不服他,压根就没把他放在眼里,又怎么可能听他讲那些?


    另一个,大炎王朝皇帝陈南玄远在沙场,旨意未定,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满朝文武老臣们就更不当回事了。


    再者,改朝换代易,推行改革新制度很难,便是再厉害的皇帝动用了雷霆手段改革,想动盘根错节的旧制,也得看看那些盘在权力树上的人答不答应。


    利益!


    权力!


    这四个字早已浸入千年旧制骨髓。


    动一动,便是牵一发动全身剧痛。


    果然!


    反对的声浪立刻冲破了压抑。


    终于,有人忍不住站出来了。


    “陛下!”


    “万万不可废除此制啊!”


    老太尉颤巍巍双手捧着那柄用了二十年的象牙朝笏,花白的胡须乱颤,嘴唇哆嗦,声音里面更是裹着哭腔之音:


    “陛下,三思啊,三公九卿制是从上古传下来的规矩,经了千年风雨打磨,是老祖宗们用血汗换来的瑰宝,怎能说废就废,这是要挖大炎的根啊!”


    陈南玄眼皮都未抬,只是漫不经心地瞥了老太尉一眼,那目光淡如水,却带着刺骨的凉意。


    他目光扫过百官,声音平静:“还有哪位大人觉得不妥,都一并说来。”


    御史大夫攥紧腰间的玉带,他大步踏出,声音透着一股玉石俱焚的决绝:


    “微臣死谏,千年古制岂同儿戏,新制若有半分差池,外有强敌环伺,内无旧章可循,我大炎便是万丈深渊!”


    廷尉大人也跟着出列,眉头拧成了疙瘩,语气里带着苦口婆心的劝诫道:


    “陛下,新制的构想固然精妙,可一下子全盘换掉三公九卿,怕是……怕是步子迈的太急了,就像赶路,一步跨得太大,搞不好就是要摔断腿的啊!”


    他顿了顿,刻意压低了声音,却让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到众人耳中:“陛下可知九州西境的大垣王朝,百年前那也是雄极一时的霸主,就因急着改制,想要强大起来称霸九州大陆,结果改革失败,弄得国不成国,民不聊生,最后被邻国分了尸,连皇室宗庙都给刨了!”


    宗正大人紧随其后,拱手动作带着几分小心翼翼:“陛下,若是非要推行新制度,那我们不如先找几处郡县试点一下新制,看看成色再定夺,就算有差池,能及时挽救,损失能降到最小。”


    “微臣附议!”


    “臣也附议!”


    反对的声浪像潮水般漫上来,二三十位须发斑白的老臣齐齐出列劝起来。


    陈南玄看着他们,嘴角反而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


    他知道改革推行新制度,肯定会动了很多人的利益,绝对会遇到阻拦。


    不过,他正好等的就是这一帮老东西站出来反对。


    他丝毫不慌,目光不经意地掠过站在角落的大乾女帝与楚临月。


    大乾女帝正用纤长的手指转着腰间的羊脂玉佩。


    她眼尾微微上挑,扫过陈南玄年轻却紧绷的侧脸时,嘴角勾起一抹若有似无的冷笑,用小声对身旁的楚临月说:


    “这小子肯定是嫌自己的龙椅坐得太稳了,敢把满朝大臣往死里得罪,我倒要看看他怎么收场,真是笑死人。”


    楚临月看向陈南玄的目光,毫不掩饰鄙夷,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尖刺:


    “三公九卿是多少代人用尸骨垒起来的规矩,他一个毛头小子,凭什么觉得自己能凭空造出个新天地,我看他这场戏唱完,只会把自己埋进坟墓里。”


    陈南玄没听见她们低语,但是也能猜到肯定没说他什么好话,他将目光重新落回那些反对的大臣身上,语气陡然转厉:“你们都说完了,就该朕说了。”


    “你们张口仁义道德,闭口江山社稷,像是要把忠心掏出给朕看一样。”


    “砰!”


    陈南玄抬手猛的拍在龙椅扶手上。


    他死死盯着太尉与御史大夫:“你们当朕是瞎子吗,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一旦施行,断了你们结党营私的路,科举制砸了你们世袭罔替的铁饭碗,你们再不能借着旧制的空子敛财,再不能看着寒门子弟像蝼蚁一样被踩在脚下!”


    “你们怕的是那些泥腿子有一天会爬到你们头上,怕你们子孙后代再不能像现在这样凭着祖宗荫庇坐享荣华!”


    老太尉与御史大夫的脸“唰”地一下就白了,他们内心想法全被皇帝看穿。


    老太尉故作惊恐姿态,大表忠心:


    “陛下!冤枉,真的冤枉啊!臣等句句是为大炎着想,绝无半分私心!”


    “陛下!臣等对大炎忠心耿耿,可昭日月啊!”


    御史大夫也跟着喊冤,身后的老臣们纷纷附和,声音里带着刻意拔高的急切,仿佛嗓门越大,忠心就越真一样。


    他们心里打得什么算盘,自己最清楚。


    先前曹正钦与四大异姓王把持朝政,他们这些老臣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如今障碍尽除,权力回到手里,怎能甘心被新制度削弱和夺走他们权力?


    二三十位重臣联手反对,老太尉和御史大夫他们还真就不信,这年轻的皇帝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他们全杀了!


    “住口!”


    陈南玄霍然起身,龙袍的下摆扫过龙椅,他指着那二三十位大臣,怒声如雷,震得殿梁上的灰尘都簌簌往下掉:


    “九千岁曹正钦与四大异姓王骑在朕头上作威作福的时候,你们这些人在哪里,你们又在干什么?”


    “你们这些家伙为了保命,天天像一条条狗一样摇着尾巴跟在九千岁曹正钦身后,看着他把朕的旨意当废纸,看着他屠戮忠良,你们吭过一声吗?!”


    “现在倒有脸说忠心,你们的忠心就是看着朕被欺负得像条丧家犬?”


    “你们的忠心,就是看着大炎的江山被蛀虫啃得千疮百孔,差点易主?”


    “朕杀了九千岁曹正钦,灭了四大异姓王,原本念在你们很多人是父皇时代的老臣,念在你们心中也多少还有一点点的忠心,念在你们为大炎王朝出过力,本想懒得计较以前的过错,可你们偏要阻扰推行新制度,给脸不要脸!”


    “你们真以为朕今天是来和你们商量推行新制度,废除三公九卿制度?”


    陈南玄的声音陡然转冷,怒吼道:


    “朕明说,这不是商议,是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