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草台班子集结,智斗调查组!

作品:《系统让我提防道侣,我误会了前女友

    陈登星接过装置,一眼认出这是早期主动雷达导引头的原型。


    他熟练地拆开外壳,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电子元件。


    "真空管?"


    陈登星忍不住皱眉。


    "难怪体积这么大,如果用晶体管..."


    "用晶体管?"


    周卫国冷笑。


    "1981年哪来的能满足军用要求的晶体管?你知道我们为了这几个真空管跑了多少厂吗?"


    陈登星突然意识到自己又犯了时代错误。


    他低头仔细检查导引头,突然发现一个关键问题。


    "本振频率不稳定!这是导致制导失灵的主因吧?"


    周卫国手中的手电筒"啪"地掉在地上,骨碌碌滚到陈登星脚边。


    "你...你到底是谁?"


    老人的声音颤抖。


    "这个缺陷是我们拆解残骸后花了三个月才找到的!"


    陈登星知道再也瞒不住了。


    他深吸一口气。


    "周厂长,如果我告诉您,我能解决所有这些问题,您信吗?"


    周卫国盯着陈登星看了足足一分钟,突然转身走向门口。


    "天快亮了,先回去休息。今晚...今晚再来。"


    回到宿舍,陈登星辗转难眠。


    清晨的阳光透过破旧的窗帘照进来时,他已经坐在书桌前,用简陋的绘图工具开始重新设计导引头。


    他将未来知识简化成80年代可实现的方案。


    用刚刚出现的CMOS集成电路替代真空管,重新设计频率稳定电路。


    整整一天,陈登星废寝忘食地工作着。


    傍晚时分,他带着厚厚一叠图纸敲响了周卫国的办公室门。


    "进来。"


    周卫国正在擦拭一把老式手枪,见陈登星进来,默默把枪放回抽屉。


    陈登星将图纸摊在桌上,周卫国只看了一眼就猛地站起,老花镜滑到鼻尖都顾不上扶。


    "这...这是..."


    "微型化主动雷达导引头方案。"


    陈登星指着图纸解释。


    "用国产CMOS芯片可以实现,体积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重量减轻60%,而且..."


    他指向一个复杂电路。


    "这是我设计的频率稳定系统,理论上误差不超过0.1%。"


    周卫国双手颤抖着抚摸图纸,突然老泪纵横。


    "如果当年有这个...如果当年..."


    陈登星静静等待老人平复情绪。


    过了许久,周卫国摘下眼镜擦了擦,声音嘶哑。


    "没有用的,没有经费,没有材料,更没有上级支持。"


    陈登星指向窗外堆积如山的报废零件。


    "我们可以用那些废品重新开始。"


    "你疯了?"


    周卫国瞪大眼睛,"那些是报废的拖拉机零件!"


    "那又怎样?"


    陈登星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您仓库里不是还有一台旧车床吗?王铁柱师傅不是还在厂里吗?"


    周卫国浑身一震。


    "你怎么知道王铁柱?"


    "父亲笔记里提到的。"


    陈登星迅速回答。


    "八级钳工,导弹壳体专家。"


    周卫国缓缓坐下,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


    "就算能做出样品,试射场地呢?测试设备呢?现在可不是十年前了。"


    "车到山前必有路。"


    陈登星自信地说。


    "只要您愿意,我们就能让天剑重生。"


    周卫国沉默良久,突然拉开抽屉取出一个生锈的铁盒。


    打开后,里面是十几张泛黄的照片和一串钥匙。


    "跟我来。"


    这次他们来到厂区更深处的一栋半地下建筑。


    周卫国打开沉重的铁门,陈登星惊讶地发现里面竟是一个完整的小型实验室!虽然设备陈旧,但保养良好。


    "这是?"


    "你爸和我的秘密实验室。"


    周卫国轻声道。


    "项目下马后,我偷偷保留了一些设备。"


    陈登星走近一台布满灰尘的机器,吹开铭牌上的灰。


    "频谱分析仪!还是进口的!"


    "1979年用外汇买的。"


    周卫国苦笑。


    "花了我三年工资的补贴。"


    陈登星如获至宝地检查着各种设备:


    老式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甚至还有一台简易风洞模型!


    虽然都比不上后世的技术,但在1985年这简直是宝藏。


    "这些都还能用吗?"


    周卫国按下墙上的开关,几盏日光灯闪烁几下后亮起。


    "每月我都会偷偷来维护。就想着也许有那么一天!"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在无言中建立。


    陈登星卷起袖子:


    "周厂长,让我们开始吧。"


    "等等。"


    周卫国突然严肃起来。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私自研发导弹是重罪。"


    陈登星直视老人的眼睛。


    "那您为什么要带我来这里?"


    周卫国沉默片刻,突然笑了。


    "因为你眼中有和你爸一样的光,那种不顾一切也要飞向星辰的光。"


    当夜,在昏暗的灯光下,一老一少趴在图纸前热烈讨论。


    陈登星小心地将未来技术翻译成八十年代可实现的语言,周卫国则不时提出实际生产中的限制条件。


    "这个电路太复杂了,我们没那么多精密元件。"


    "那就简化成两级放大..."


    "钛合金?做梦呢!用高强度铝合金就不错了..."


    "那就加厚壳体0.5毫米补偿强度..."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他们终于完成了新"天剑"的初步设计方案。


    周卫国小心翼翼地将图纸锁进保险箱,转身握住陈登星的手。


    "从今天起,你就是天剑计划的技术负责人了。"


    陈登星正想说什么,突然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


    周卫国脸色大变,迅速关灯锁门,拉着陈登星躲到一堆废料后面。


    "谁这么早来厂里?"


    陈登星压低声音问。


    "马向东!"


    周卫国咬牙切齿。


    "县工业局副局长,一直想找借口关停我们厂。"


    透过缝隙,陈登星看到一个穿着中山装、梳着背头的中年男子带着两个年轻人正在厂区转悠,不时在本子上记录什么。


    "他们在找什么?"


    "任何可以拿来整我的把柄。"


    周卫国冷笑。


    "自从我拒绝把厂区地皮卖给他小舅子,他就盯上我了。"


    马向东一行人渐渐走远后,周卫国长舒一口气。


    "以后要更加小心了。"


    回到宿舍,陈登星精疲力尽却兴奋不已。


    他翻开父亲留下的笔记,突然发现最后一页有被撕掉的痕迹。


    对着阳光,他能隐约看到残留的字迹。


    "记住,7号仓库的秘..."


    "秘密是什么?"


    陈登星喃喃自语。


    "爸,你到底还隐藏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