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风起于青萍之末

作品:《侯门庶子

    镇国公府。


    这个百余年的建筑物中。


    镇国公牛孝卿对自己的孙子牛家宝说道:“你父亲是个不争气的,本来觉得家里都指望你了。但没有想到----”


    “阿爷,对不起。”


    “不用说对不起,你没有对不起谁。”老人说道:“我这些天一直在琢磨陛下的意思。陛下有些话也对。枢密院不能在无能之辈手中。开国勋贵小辈中,能称得上人才的少之又少。否则宁国公死了,也不应该轮到我。”


    牛孝卿的年纪比死去的宁国公要大几岁。


    虽然说,政坛人员更迭,未必全部看岁数。但已经能说明白问题了。


    “我这个岁数,能撑几年?将来还是要看你的。你要立不住。维持不住镇国公门户,将来也是你的事情。”


    “阿爷,孙儿知错了。还请再给孙儿一次机会。”牛家宝更是羞愧难当。


    “别说这话。我是真心与你商议一件大事。”牛孝卿和声细语,不急不缓,言语中一点情绪都不带,说道:“陛下的意思无可更改。但我们却有两条路,一条路,就是与之前一样,下定决心与姓郑的掰手腕。我为你争一任枢密使。另外一条路,就是长乐公主。我拼着老脸,让你尚公主。”


    “怎么可能?”牛家宝眼神中有片刻犹豫,随即摇头,说道:“长乐公主,是陛下的掌上明珠。之前就议论过婚事,长乐公主不乐意。陛下立即否决了。长乐公主的驸马,岂是随便能当的。”


    “更不要说,当了驸马之后,恐怕就难以当枢密使了。”


    “你不明白我说的意思。”牛孝卿说道:“我的意思是,配合陛下对开国八公进行清理,换你驸马之位,将来我牛家,从功臣转为外戚。权势或许衰弱,但不失富贵。如果将来子弟有本事,也可东山再起。”


    牛家宝惊得目瞪口呆。


    他从小教育是,开国八公是世交,家中子弟关系密切。都是几辈子的交情了。结果而今牛孝卿,毫不犹豫将其他七家给卖了。


    这太震撼牛家宝三观了。


    “这不好吧?”


    牛孝卿淡然说道:“什么好不好的。这是陛下的意思。咱们那位陛下,如果真想做点什么,最好不要对着干。这是我几十年的经验。”


    “开国勋贵既然要沉,我何不卖一个好价钱。”


    “我家做了如此多的事情,难道换不来一公主吗?”


    “咱们陛下是什么人?我是知道。他决计不会感情用事的。真到了那个时候,长乐公主的想法,一点都不重要。”


    牛家宝震惊之色。好一阵子才平复下来,说道:“孙儿不想当驸马,不想当富贵闲人。”


    “你想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怎么做?”


    牛家宝沉吟片刻,说道:“阿爷,我去咸安宫学,一定要让贺重安寸步难行?”


    “就这?”牛孝卿淡淡一问。


    “请阿爷指点。”


    “贺重安抢了你的风头。重要吗?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牛孝卿说道:“按陛下的意思,你如果想成为枢密院使,必须是勋贵年轻一辈领袖群伦之人。”


    “你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将来镇国公的人脉,你接不住的。”


    “重要的不是对付谁,而是打铁还需自身强。”


    “孙儿明白。”牛家宝大声说道:“孙儿一定证明给你看。”


    心中暗道:“爷爷还是太委婉,他的意思不就是让贺重安寸步难行还不够,必须让贺重安死。他死了。我才能成为咸安宫学所有勋贵子弟的领袖。”


    牛家宝自诩聪明,觉得自己很有手腕。


    但他却有一个严重的问题,而不自知。


    那就是,牛家宝习惯巧取豪夺,习惯了各种利益勾兑。习惯了吃现成的。


    习惯了这些捷径,早已失去了自我学习成长的能力。


    牛孝卿本意并不是让他去对付贺重安。


    纵然能对付了贺重安又如何?


    人这一生如此漫长,岂能少得了敌人?没有贺重安,还有其他人。


    只是听到牛家宝耳朵里,就是另外一个意思了。


    牛孝卿说道:“你既然这个心思,我就给打招呼,咸安宫学中所有人都会听你号令。你在咸安宫学中,好自为之。”


    “是。”牛家宝有一些疑惑说道:“阿爷,您不管郑家的事情了。”


    “怎么可能不管?”牛孝卿淡然说道:“但枢密院掌管天下军机,这里面的事情太多了。我岂能将心思一直放在区区一座宫学之中?”


    “郑家,有他好受的。”


    这其实是皇帝不想看见的。却不可能不发生的。


    政治斗争扩大化。


    开国勋贵与南征勋贵开战,怎么可能仅仅局限于区区一座宫学。


    宁国公折腾武宁侯府的时候,还知道从军费上做文章。更不要说,南征勋贵作为后起之秀,本来开国勋贵有无数利益交汇点。


    朝廷官职就那么多。


    南征勋贵多占一个坑,开国勋贵就少一个坑。


    双方之前勉强相安无事。和谐共处。


    而今开片。


    从枢密院中的官职,到地方各地总兵官的人选,从枢密院兵部关于军费总额度分配,到地方协饷的数量。等等。


    只要找到抓手的地方,都不会放过。


    特别是镇国公了解皇帝底线之后,那就是合理合法的斗。不要越线。在规则内,就没有太大问题。


    无数暗处的烽火都已经点燃了。只是没有人敢捅到明面上。


    而郑家想要放走西洋俘虏,换取海上和议,镇国公秉承你想要办的,我偏不让你办成的原则。这一件事情就成为两派中间的抓手。


    反复扯皮,踢皮球,上纲上线。公文训斥等等。


    唯一进展是,这些西夷俘虏从西海送进大理寺大牢中。


    风已经从贺重安不知道的地方吹起来了,而且会越来越猛烈。不过这些暗流一时间还波及不到贺重安。


    贺重安还能悠哉的带着咸安宫学子的腰牌,从东华门进了宫城。


    贺重安看着熟悉的红墙绿瓦,心中忍不住道:“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这朱颜改得不多,只是换了人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