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安全员
作品:《重生九零:九个女儿都是钱串串》 “那边几个人,干活利索点,小心头顶的砖块!”
王铁军腰间别着对讲机,一只手拿着个大喇叭,对着工地吆喝着。
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林有福站在新建的楼房前,不由得眯起了眼睛。
工地上“叮铃咣啷”的声音此起彼伏,井然有序,工人们戴着橙色安全帽,穿着印有“福军建筑”字样的工装,在脚手架上忙碌着。
“有福!”王铁军远远看见他,三步并作两步走过来,对讲机在腰间晃荡。这个曾经憨厚的庄稼汉,在县城已经算是个小有名气的人物了。
“铁军……我刚好路过,来咱们的工地看一看!”
“工程进度怎么样?”林有福笑着问。
“好着呢!”王铁军抹了把额头上的汗,黝黑的皮肤在阳光下闪着亮光。
“咱们上半年干了五个工程,顶去年全年的工程量,后面还排着三个项目呢!”王铁军咧嘴笑着,满嘴都是烟味。在工地上,别人都抢着给他递烟。
看着老同学自信的模样,林有福很是欣慰。记得去年这时,王铁军还在为孩子的学费发愁,辛辛苦苦赚的钱还被黑心包工头骗了。
林有福打量着工地上,一个工人正徒手攀爬脚手架,安全绳随意搭在肩上。另一个在切割钢筋时连护目镜也没戴,火花四溅,直接冲到面门上。
“铁军!”林有福神色严肃起来,黄永发的安全事故叫他心有余悸。
“我想在工地上设专职安全员,我怕你一个人盯不过来!”
王铁军却不以为然:“哎……花那冤枉钱干啥?我骑摩托车转一圈就能看完。”
“不行!”林有福语气坚决。
“黄师傅的事故还不够教训?”
“那是运输队,大卡车本来就是铁老虎……咱们干工程,没那么危险!”王铁军也听说了黄永发的事情,还笑话他这个“老司机”太大意了。
“老同学……安全重于泰山啊!”
林有福耐心解释了设立安全员的必要性:“工资我来出,必须执行!”
“那怎么行呢,不能叫你吃了亏!”
王铁军拗不过,第二天就选了几个可靠的人当安全员。
王小毛是最较真的一个,这个王铁军的本家侄子,拿着根竹竿在工地上转悠,新官上任三把火。
“安全帽戴起!”
“安全绳系上!”
“说你呢,高空作业不系绳?等着阎王爷请你喝茶呢!”
王小毛的蛮狠惹得工友们背后都骂他:“狗仗人势……拿个鸡毛当令箭!”
有次,王小毛把一个没戴安全帽的工人拦在工地外面,争吵过程中两人差点打了起来。
“你不就是仗着跟王铁军有点关系,跟我们耀武扬威吗?显摆你有能耐啊?”
“呸,狗东西……人模狗样!”
被骂的王小毛,委屈巴巴的找到林有福诉苦:“老板……这活我没法干了!”
林有福拍拍他的肩:“小毛,安全员就是得罪人的活。但你要记住,今天你拦着他们,是在救他们的命,他们欠着你的恩情呢!”
林有福当即给安全员们开了个会,每人配发了红袖章和哨子,还制定了工地奖惩制度。
遵守制度的有“安全奖励”,违规就罚款。
违规一次罚款五块,罚款直接从工资里扣,累计三次直接开除工地。
制度执行第一天工地上就炸了锅,几个老工人联合抵制,说这是“剥削劳动人民”。
王铁军也来求情:“有福……咱们的制度是不是太严了?”
“严?”林有福指着窗外。
“你看看隔壁工地,上个月摔伤了两个,要是出了事故,咱们赔得起吗?”
“再说,要是工人摔伤摔残了,那个家庭也完蛋了!”林有福不想看到这种悲剧发生在自己的工地上。
“铁军,小心驶得万年船!”
民工老刘清理着洋灰时,三楼掉落的砖头砸在他的头上。幸亏戴着安全帽,只是轻微脑震荡。
医生都说:“要不是这顶帽子质量好,命都没了!”
没过几天,另一个工友在高架作业时踩空,安全带把他吊在半空,救了他一命。而隔壁工地同期发生事故,一个工人从四楼摔下,腰椎骨折,终身残疾。
这下子工人们终于明白了林有福的用意,知道安全的重要性。
“罚款不是克扣他们的工资,而是叫他们长记性!”
自此,再没人嘲笑王小毛,反而主动找他检查安全设备。王铁军也服气了,他又给每个工地增派了安全员。
林有福趁热打铁,定期组织安全培训,请来县里的消防员讲解急救知识。
他还引进了一批安全设备,厚胶底鞋、防护镜、高空作业网。
那个被安全帽救了一命的老刘,主动要求当了义务安全员。每天上班前,他都要挨个检查工友的装备:“帽子戴好,绳系紧,家里老婆孩子等着呢!”
工程进度不但没受影响,反而因为事故减少,效率还提高了。
县里听说“福军建筑工程队”零事故,派了考察组来考察,表彰他们为“明星工程队”。
名气打出去,林有福又接了几个工程项目。
这天傍晚,林有福带着女儿来工地送蔬菜。老四林瑾看着整齐的安全网,突然说:“爸,我以后要当工程师,设计最安全的楼房!”
“好!”林有福摸着女儿的头。
“有志气,爸爸支持你……不过得先考上大学!”
民工们陆续下了班,每个人自觉地把安全帽挂回指定位置,就像战士爱护自己的钢盔一样。
王小毛正在做最后检查,夕阳给他身上的红袖章镀上一层金边。
林有福知道,安全意识的种子已经种下,这些看似严厉的措施,不仅保护着工人们的生命,更守护着他们家庭的幸福。
“有福……还是你看得长远啊!”王铁军感慨自己眼光太短了。
林有福心想:“这个大概是所谓的企业文化吧!”
虽然他对这个词不太懂,只知道前世那些大的公司都强调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