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878厂!这个时代的遗憾!

作品:《鹰酱:说好保守派,怎么全是大规模杀伤武器

    ......


    王秘书的动作很快,第二天,就打听到了陈实想要的消息。


    “所长,京城东光电工厂最近传出要破产清算的风声。”


    “我查了一下相关资料,京城东光电工厂的前身是878厂,在改开之前,这个厂可是风光一时,生产的产品在当时供不应求。”


    “后来改开以后,受到了西方的冲击,开始谋求转型。”


    “工厂寄予厚望的3英寸生产线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无法量产。”


    “现在已经到了濒危的阶段。”


    “厂长顾长歌这几个月来在四处找关系拉投资。”


    “在找不到新的资金投入,这个厂挺不过两个月。”


    王秘书将东光电工厂的来龙去脉详细的说了一遍。


    “好,那咱们去这个东光电工厂走一遭。”


    陈实神色一喜,连忙说道。


    这个878厂他知道一些信息,这是我国第一家集成电路专业化工厂。


    在八十年代,这个厂的鼎盛时代,878厂可以自行设计电路、加工芯片,直至封装测试!


    这意味这该厂在从芯片的架构设计到下游的封装测试都有一定的技术储备。


    这一点才是最难得的。


    陈实立刻动身前往京城。


    ......


    东光电工厂。


    厂长顾长歌颓废的坐在椅子上,手里面的烟一根又一根。


    在抽完一包烟之后,他拿起桌子上的电话,拨了一个号码。


    几声盲音过后,电话接通了。


    顾长歌脸上立刻挤出了一丝笑容。


    “刘总,是我,顾长歌。”


    “咱们在京城杰出企业家交流会上见过的....”


    “顾总,我知道你打电话的目的。”


    “我说句真的,你那个厂就别坚持了。”


    “该破产破产,该清算清算。”


    “我说话可能直了一点,但兄弟我真没别的意思。”


    “那厂救不活的。”


    “那厂关了以后,你要是没别的去处,来我这。”


    “我这缺个副总。”


    顾长歌的话还没说完,话筒里就传来了一道无奈的声音。


    顾长歌知道这次拉投资又失败了,客套了两句便挂断了电话。


    随后他下意识的掏烟,却发现烟盒里早已是空空如也。


    “小张,去,去把我那个.....”


    顾长歌说到一半,才猛然想起自己的秘书已经离职了。


    愣了几秒,他苦笑了一声。


    这时,财务站在门口处敲了敲门。


    “顾总,还有三天就到了发工资的时候了。”


    “上上个月只发了一半的工资,上个月发了十天的工资。”


    “您答应了工人的,这个月补齐之前欠的。”


    财务走过来说道。


    “行了,我知道了。”


    “我说话算话,不会拖欠工资的。”


    顾长歌面无表情的说道。


    见状,财务本想再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最后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便离开了。


    顾长歌在原地愣了好久,最后才拖着沉重的步伐向外面走去。


    他是个说话算话的人,无论如何,工人的工资不能拖欠。


    眼下,只剩下破产清算这条路能走了。


    好在,厂子里面的固定资产还能卖点钱。


    付清工人的工资是没问题的。


    一路上,顾长歌心情复杂,为了这个厂子,他尽力了。


    现在破产清算他也没有办法。


    然而,当他走到大门口时,迎面撞上了一个年轻人。


    “这位先生,你是东光电工厂的工作人员吗?”


    “请问你们厂长在吗?”


    陈实看着眼前这个胡子拉碴的中年男子问道。


    “我就是东光电的厂长,你找我什么事情?”


    顾长歌迟滞了几秒,然后上下打量这陈实问道。


    “原来你就是顾厂长啊,失敬失敬。”


    “我是兵器工业集团203研究所的所长,我叫陈实。”


    “这次来访,是来商讨合作事宜的。”


    陈实将自己的名片递了上去。


    顾长歌接过名片,依旧打量这陈实。


    兵器工业集团的大名他知道。


    但对于203研究所,他就所知甚少了。


    不过想来这个203研究所的实力应该不咋地,要不然也不会让这么年轻的人当所长。


    “陈....陈所长,不知你找我有何事啊?”


    顾长歌问道。


    “听闻贵厂经营困难,我想投资入股,或者你要是不想经营了,那就直接卖给我行了。”


    陈实说道。


    听到是投资入股,顾长歌的心跳仿佛漏跳了几拍,反应过来之后,他脸上立马堆满了笑容。


    好吧,是他眼拙了。


    怪不得这么年轻能担任一个所的所长呢,原来是青年财俊!


    “陈所长,咱们里面说话。”


    顾长歌将陈实迎了进去。


    路上,顾长歌就开始跟陈实介绍起东光电工厂的历史、产品等相关细节。


    陈实了解到,这个厂走到今天这一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顾长歌跟几位高层发生了转型纠纷。


    简单说,顾长歌认为全球集成电路领域发生了从双极型电路向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路的关键技术转型。


    但是几位高层坚持要按照原来的路线,也就是继续发展双极性电路,因为这是厂子原本的优势。


    谁会放弃这个优势技术,转而去探索一个未知领域的技术。


    要是成功了,怎么都好说,要是失败了,那厂子岂不是元气大伤!


    因为这个转型,顾长歌和几位高层吵得不可开交,最后几名高层怒而离职,连带着背后的投资商也撤了不少。


    这件事情本就让经营困难的厂子雪上加霜。


    顾长歌说完这个之后,陈实不禁多看了这位胡子拉碴的中年人几眼。


    很好,是个懂技术的人才!


    身为从后世过来的人,陈实可太清楚这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是什么东西了!


    说起来,这个转型算是龙国九十年代在集成电路领域最为惋惜的地方了。


    因为错过了这次转型,直接导致在未来二十年,龙国的彩电、洗衣机等所需的芯片被国外垄断!


    东光电厂高层坚持的双极性电路是以电子和空学两种载流子导电为核心,特点是速度快、驱动能力强。


    这本来在那个计算机还特别大的六七十年代没啥。


    但是随着个人电脑、消费电子如游戏机等快速普及,对芯片的集成度、功耗还有成本的方面的要求大幅度提高。


    这个时候,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脱颖而出,低功耗、高集成度和低成本的优势迅速成为主流。


    但在原本的时空,掌握双极型电路优势的我国各大集成电路单位迟迟不愿意放弃这个优势点。


    因此转型慢了一步,一步慢,步步慢,直接导致后来的市场竞争力丧失,拱手将市场让给了外国企业。


    这就跟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脚盆鸡看见电动汽车时的态度一样。


    明明知道电动汽车是未来,但在燃油车领域掌握了大量核心技术的脚盆鸡车企却始终不愿意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