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高调行事低调做人
作品:《中状元后,写禁书黑历史被扒出来了》 配置火药很快,李跃将火药倒进一个竹筒里,密封后点燃,轰的一声,堵在口上的木塞,崩出去一百多米远。
李跃看着炸裂的竹筒笑了,他已经算出了合理的装弹量。
用铁力木称好重量,装进枪管,上铁砂塞棉花,对着百米处的靶子开了一枪。
轰!
一声闷响,铁砂将百米外的草靶打成了筛子。
卧槽!
这威力将薛霸和柳青都惊呆了。
周军相比北夷军,输在骑兵数量少,优势是有更好的甲胄和防具,只要装备了火枪,北夷骑兵就不足为虑了。
李跃又试验了几枪,才将准确的装药量写出来。
“薛统领,按照我写的标准,将火药和铁砂装在规定口径的竹筒内密封,火枪兵训练时按操典操作,就不会出问题。
我还要试验三眼铳,五神机和一窝蜂的用药量,火药配比还要调整……”
薛霸和柳青这回任何质疑都没有了,赶紧让人将做好的五神机和三眼铳拿了过来。
五雷神机和三眼铳也是单兵火器,相比鸟铳射距短但威力大,因为后两者是连发。
试验了几次后,李跃将这两种武器的装弹量也算出来了。
大周军目前装备的单兵火器是单眼铳,笨重而且很危险,周军宁可用弓弩,都不用火器。
薛霸和柳青可都是禁军出身,哪见过这样的火器?震惊之余,两人躲一边研究啥去了。
“没想到你真能把火器搞成,当初我都持怀疑态度,因为这东西跟写诗作赋完全不挨着,你脑子里到底还藏着什么?”
李跃深情地看了一眼柳意涵。
“藏着一束怒放的勿忘我,蓝紫色的花瓣如怒焰般绽放,燃烧着我的心。”
“你……没一句正经的!”
今日柳意涵穿的正是一袭蓝紫色的长衣。
柳青和薛霸嘀咕完,拿上一根鸟铳,拉着李跃和柳意涵就走,柳意涵忙问道:“二叔你这么急着去哪儿?”
柳青闷声回了句:“去见指挥使大人,这回也该青州军扬眉吐气了!”
青州都司是卫所级别,卫所有五千兵马,一个省级州府都司居然是卫级,足见青州军备方面不受兵部重视。
指挥使魏长荣有四十左多岁,孔武有力,跟柳青很熟悉。
柳青直接把李跃拉到了魏长荣跟前。
“大人,这鸟铳经李跃改良后威力惊人,这是历代先帝垂怜我青州军,给咱送功名来了!”
魏长荣直皱眉:“你说这孩子会改火器?这火器图纸,不是老侯爷千辛万苦从域外得来的?”
柳青忙说道:“大人我说得千真万确,他刚刚改了火药配比,这回鸟铳能打百米远,打烂草靶,李跃快,给大人放一枪看看。”
李跃不敢迟疑,装药上弹开了一枪,果然将百米外的草靶炸烂了。
魏长荣眼睛瞪得像铜铃,思忖片刻一把拉着柳青进了军帐。
“涵姐,魏大人拉着二叔进去作甚?”
李跃明知故问,二人肯定是在打火器的主意,火器就由青州卫监制,打造多少谁知道?
“跃哥不该问的别问,这回木料不用你管,火药问题你也帮着解决了,就老老实实上学,莫引人注意。”
李跃嗯了一声不说话了。
足足过去一炷香时间,魏长荣和柳青才从军帐出来,魏长荣看看柳意涵说道:“卫所将材料交给你采办果然没错,不但材料没问题,你还找来一个懂火药配比的天才。
我会加大火器产量,用到的材料自然更多,可往朝廷报的数量……”
柳意涵忙颔首点头:“我懂魏大人的意思,协办军务,柳家并未想从中渔利,只盼早解北疆之危。”
魏长荣笑着点头,什么都不说了。
离开卫所,柳青才一脸歉意地看向柳意涵:“意涵,青州卫穷得很,想组建火枪队只能打你的主意了,你莫怪二叔。”
柳意涵笑了。
“二叔您觉得我爹和我会发国难财?若不够意涵个人还会填上些呢,不过二叔我可告诉你,就是组建火枪队你也不能从军,否则我再不让李跃管或火器营的事。”
柳意涵这话一出口,柳青脸色立刻就尴尬起来。
有了宣课司和都司的牙贴,以后别说乡勇,就是衙门的巡检都不敢拦车了,跟着柳青一起过来,李跃自然不便去见春晓,对柳意涵点点头,就跟柳青打马奔了城外。
“跃哥儿,你真是让我刮目相看,你刚才说的啥火枪兵操典是何物?我怎么从未听说过?”
李跃恨不得抽自己嘴巴,都怪自己嘴碎,啥都说。
“柳叔不知,我在太岳书院之时加修了战法韬略,又去典书阁查阅些资料,外蛮就有火枪兵,而且已经形成了一种战法,我将二者结合,研究出了一种适合大周军的战术,等有空我给您写出来,让指挥使大人操演一下,就知利弊了。”
解释得天衣无缝,自己去典书阁查阅金石之法,就被秦夫子撞见过,而且典书阁还真有西方传过来的书籍,只不过都是洋文。
回到清河县,李跃骑马回家,柳青则回了衙门。
李跃不知道的是,柳青刚到衙门,就被县令和县丞叫到了后堂。
“柳大人忙得很啊?我听说你将胡桃木列为战备物资?本官怎么没接到州府衙门的通知啊?”
县丞捻着鼠须阴阳怪气。
柳青把都司和宣课司的牙贴摔在了桌上。
“金大人莫不是觉得,青州卫所和宣课司,有事也需请示你?那我下回去州府,可得把你的意思如实上奏。”
县丞金岩被柳青挤兑得直瞪眼,可却不敢再多问了。
这时柳青才对着县令李文会一拱手。
“李大人,我往返州府这几次,都看见咱们县的乡勇设卡,借剿匪之名盘剥过路商客,我不知这是衙门的差遣,还是乡勇肆意妄为。
募兵令是兵部颁发的不假,可那是募兵不是抓丁令,若有人借此鱼肉百姓引起民乱,怕丢的就不是乌纱帽,而是脑袋了!”
说完柳青一把拿起文书扬长而去。
柳青走后,李文会看了一眼金岩。
“清河可不是铁板一块,别老给我惹麻烦,听说柳青是和那个叫李跃的童生一块去的青州?怎么哪有麻烦,哪就有这个李跃?”
金岩恨得直咬牙:“大人不知,李跃在县学打了吴家和的孙家孩子,这两家居然又来找我闹,让我给骂走了。
柳青是替李跃出头,正好上面要木材,他就给孙家下了限卖令,至于为何带李跃去青州我就不知道了。”
李文汇哼了一声:“现在连京里都乱得很,少给我惹麻烦,无论院试还是募兵都低调些,莫让人抓了把柄。”
而李跃刚到家门口,就看见了一辆马车,边上还有几个身强力壮的男人,他不由得心里一沉,下意识地攥紧了马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