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酒肉账册定七山
作品:《曹操穿越宋江:从小吏到雄主》 取代那虎皮交椅的,是一圈临时搬来的矮凳,七山头领围坐,中间一盆炭火烧得正旺,映得每个人脸上都光影不定。
宋江并未落座,手中提着一只粗陶酒壶,亲自为在座的每一位斟酒。
他的姿态放得很低,身形微躬,酒液注入碗中发出清洌的声响,仿佛能洗去众人心中的猜忌。
酒满,他举起自己的碗,环视一圈,声音温和却极具穿透力:“诸位当家,昨夜山寨火起,是为破旧。今日炭火暖酒,是为立新。这杯酒,不敬鬼神,不敬天地,只敬你我七山同气连枝,共饮此杯,便为真盟!”
话音落下,厅内却是一片沉默。
众人端着酒碗,眼神交错,心思各异。
二龙山的鲁智深与杨志对视一眼,默不作声。
桃花山的邓龙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手指在粗糙的碗沿上轻轻摩挲,显然对这套说辞并不买账。
宋江仿佛未觉察这尴尬的气氛,从容地将酒一饮而尽,随即拍了拍手。
韩伯龙会意,立刻招呼几个梁山喽啰,沉重地抬进三只大木箱,“哐”地一声放在大厅中央,激起一片尘土。
箱盖打开,里面没有金银珠宝,没有神兵利器,而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账册、图样和竹简。
“此非机密,乃诚意。”宋江的声音再次响起,“左首第一箱,是我梁山自落草以来所有的屯田账册,一亩一分,一收一耗,尽在其中。中间这箱,是盐铁买卖的出入流水,哪一笔是劫的,哪一笔是做的,一清二楚。右手这箱,是我梁山兵甲工坊的锻造图样与军械存量。诸位若疑我宋江藏私,今日尽可查验,若有半句虚言,我宋江人头在此!”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在这乱世,粮食、盐铁、兵甲,乃是山寨的命脉,核心中的核心,便是父子兄弟也未必全然托付,宋江竟将之公之于众?
邓龙第一个按捺不住,起身走到箱前,狐疑地拿起一本账册,粗略翻了几页,脸上的冷笑愈发明显:“宋头领好手段!账册是死的,人心是活的。谁知道这上面写的是真是假?账册能看,人心难测啊!”
他话音刚落,一旁的青面兽杨志却已走了过来,从他手中接过账册,一页一页看得极为仔细。
他曾是制使军官,对军需钱粮之事远比邓龙精通。
越看,他那紧锁的眉头便渐渐舒展开来,
“梁山去年开垦荒地一万三千亩,产粮一十八万石,盐利入账三万贯……如此庞大的进项,竟只留四成自用?其余六成,全部用来换了铁料、药材和抚恤阵亡兄弟的家小?”杨志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宋江,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
鲁智深也凑了过来,他虽不识字,却看得懂图样。
拿起一张铠甲锻造图,又比了比梁山士卒身上的装备,抚着虬髯沉吟道:“难怪梁山军士甲胄精良,却不常下山劫掠。原来他们屯田有法,铁坊有制,这日子过得比官府还像官府!”
二人的话,远比宋江的自白更有分量。
其余几位头领纷纷上前,或翻看账册,或检视图样,厅内的气氛从猜忌转为惊叹,最后化为一种深思。
他们各自为王,看似风光,实则吃了上顿愁下顿,哪有梁山这般井井有条、家底厚实的模样。
宋江看准时机,趁热打铁道:“诸位,七山若各自为政,看似自由,实则如一盘散沙。官军大队一至,顷刻间便会被逐个击破。小弟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宋公明但说无妨!”鲁智深瓮声瓮气地说道,他已然信了七八分。
“我提议,七山共立一‘盟军仓’!”宋江一字一顿,掷地有声,“今后各寨产出的三成,不论是粮食还是钱货,都缴入此仓,由专人看管,账目七山共享。这三成,便是我们共同的家底!战时,粮草军械由盟军仓统一调拨;若哪家兄弟山寨遭灾或被官军围困,盟军仓全力接济!剩下的七成,仍归各寨自行支配。如此,则利出一孔,力归一处!官军再来,我们便是一块铁板!”
这个提议一出,厅内再次陷入死寂。
这次的寂静,比之前更加压抑。
众人都在心里飞快地盘算着利弊。
三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这意味着要交出部分自主权。
“放屁!”一声暴喝如平地惊雷,邓龙猛地一拍桌案,震得酒碗都跳了起来,“说得好听!今日你取三成,明日是不是就要取七成?我桃花山上下,是我邓龙带着兄弟们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家业,凭什么要交给你梁山做大?我宁可站着死,独抗官军,也绝不做你宋江麾下的小喽啰!”
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邓龙的话,无疑说出了在座不少人心中的最大顾虑。
几位实力较弱的山寨头目立刻低下头,不敢言语,生怕被卷入这漩涡之中。
谁知宋江不怒反笑,他摆了摆手,示意韩伯龙取来一卷早已备好的竹简,亲自展开在邓龙面前:“邓头领误会了。我宋江非是要吞并诸位,而是想让大家拧成一股绳,活下去,活得更好。请看,这是我草拟的‘七山讲武堂’章程。”
邓龙一愣,目光落在竹简上。
“盟约既成,每座山寨每年可挑选三名最具潜力的子弟,送入设在二龙山的讲武堂。食宿全免,由梁山教头亲自传授武艺、兵法与算术。学成之后,授予‘校尉’之职,可返回本寨统领兵马。”宋江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语气却异常柔和,“令郎邓青,今年刚满十四岁吧?是个好苗子,我已经将他的名字,列入了讲武堂的首期名单。”
邓龙浑身一震,如遭雷击。
他所有的怒火、警惕、防备,在这一刻瞬间凝固。
宋江这一手,是阳谋,更是怀柔。
送儿子去学习,是天大的好事,意味着前途无量;可反过来看,儿子也成了质子。
但他找不到任何理由拒绝这份“好意”。
就在他愕然之际,鲁智深长身而起,对着宋江一抱拳,声如洪钟:“洒家看明白了!宋公所图,非是吞我等,而是要聚天下英雄,救这黎民于水火!我二龙山,愿交出兵册,入盟听令!”
杨志紧随其后,将腰间佩刀解下,双手奉上,单膝跪地:“杨志本是朝廷罪将,蒙众兄弟不弃。今日得见明主,愿为盟军前部将,效死不退!”
二龙山一表态,如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其余五寨头领眼看大势已去,更兼宋江所给的条件实在优厚,纷纷起身抱拳,表示愿意归心入盟。
转眼间,大厅之中,只剩邓龙一人还倔强地站着,脸色阴晴不定。
宋江没有催促,缓步走到他面前,压低了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气音说道:“邓兄,你怕的不是归附,是失了头领的尊严。我宋江懂你。”
邓龙的身体微微一颤。
“我许你一个职位,”宋江的眼睛里闪着精光,“‘盟军巡察使’。此位不统一百姓,不领一兵一卒,却可持节巡察七山军纪,上至各寨头领,下至一介喽啰,但有违盟约军法者,皆可弹劾。你甚至有权直谏盟主,当面驳斥我的过失。此位,不统兵,却可罢将。邓兄,你可愿意?”
邓龙的瞳孔骤然一缩。
这个职位,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
既给了他超然的地位,又满足了他不甘人下的心气,更是将他变成了制衡所有山头的利剑。
这尊严,给得太足了!
良久,他胸中那股郁结之气化为一声长叹,终于对着宋公明深深抱拳,低下了那颗高傲的头颅:“邓龙……愿入盟。”
宴罢,残席撤去,暮色四合。
宋江与韩伯龙并肩立于二龙山巅,俯瞰着山下连绵的营寨。
韩伯龙脸上还带着一丝忧虑:“哥哥,这讲武堂虽是妙计,可七山子弟龙蛇混杂,一旦他们学成了本事,羽翼丰满,若是生了异心,岂不反受其噬?”
宋江没有回答,只是凝望着北方那条通往济州府的官道,夜风吹动他的衣袍,猎猎作响。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坚定:“官军的马蹄声,已经不远了。我们没有时间去慢慢收服人心,慢慢驯养兵马。”
他转过头,看着忧心忡忡的韩伯龙,眼中燃起一团火焰:“与其千方百计地防着他们生变,不如用一场大胜,一次次胜利,让他们自己觉得——这即将燃遍天下的熊熊大火,也有他们的一份。到那时,他们便会拼死来维护这火光了。”
风卷残云,天际最后一丝光亮被黑暗吞没。
在他们身后不远处,二龙山新修的旗台之上,一座刚刚铸成的巨大盟旗铁座在夜色中矗立,如一头蓄势待发的猛兽。
旗虽未至,但那股搅动风云的气势,已然成形。
只是谁也不知道,第一个要来检验这股气势的,会是朋友,还是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