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观影魔童哪吒(186)
作品:《观影万界哪吒从魔童开始》 「渡口旁杨柳依依,柳树还在他们身边,可是他们留不住自己的孩子。
这天,俩人看着哪吒离开的方向,在杨柳边站了很久。
附身在哪吒体内的敖丙一直很安静,他其实听见了哪吒那一句小小嘟囔。
敖丙想,若哪吒是灵珠,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陈塘关的百姓不会怕他,他们会真心实意地喜欢他,围着他,不会在他拿出毽子时惊慌失措地后退。
李靖不会被一脚踢进墙里,殷夫人也不会眼底藏着那么多挥不去的担忧。
他会是光明正大的英雄,受所有人爱戴。
而不是现在这样,靠着豁出命去救陈塘关,才换来一点掺杂着恐惧和愧疚的感激。
这些,本该是灵珠的命运。
而这灵珠,在自己这里。
是他占了那份本该属于哪吒的坦荡人生。
哪吒此刻承受的孤独、误解、天生的破坏力带来的麻烦,根源在于魔丸。
而哪吒成为魔丸,是因为灵珠被拿走了。
错不在父王师父,也不在哪吒。
错就在自己拥有了这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占了灵珠,连累了哪吒。
镜头在敖丙脸上一闪而过……
弹幕:
(殷夫人和李靖被踢墙上图片。)
踢毽子之前:呵,堂堂武将!
踢毽子之后:霍,情侣头像!
三岁的敖丙: 呜呜呜父王我没完成任务~
三岁的哪吒: 老爹,接招!
踢毽之前:我堂堂武将。
踢毽之后:不愧我儿。
李靖殷夫人是对抗路夫妇。
(我也堂堂武将) 小时候娘和哪吒玩踢毽子就看出来娘不是普通人了。
我们吒儿内心还是很敏感的。
(我不是魔丸就好了)其实仔细想想,吒儿本来不必受这些不公,他本应灵珠转世。
因为能力强大,所以肩负着天下百姓安定的责任。
不是说魔丸不好,其实你看哪吒他也在意的,他在意自己的魔丸身份让父母操心。
他知道魔丸只是世人的一个偏见,却面对敖丙自己的朋友。
为了安慰他说出了那句“我当魔丸一样活的很快乐”。
清楚的知道一切真的很痛苦,我吒儿痛苦的同时也在安慰照亮身边的人。
哪吒真正希望的是自己不是魔丸,他并没有怪敖丙拿了属于他的灵珠。
因为他根本不在乎那个灵珠,他无非是希望自己不是魔丸,就这么简单,就算是普通人,哪吒也会很开心。
吒儿其实说“我不是魔丸就好了”是想说“如果我没有这样连累爹娘就好了”吧。
(哪吒害羞不肯拥抱娘亲)我总以为机会无限所以不懂得珍惜。
哪吒: 我不是不抱,只是觉得还有的是机会去抱。
可怜天下父母心。
每个母亲都这样,孩子离开的时候都会把自己做的好吃的东西全给他带走。
他妈是真的很爱他,红烧狮子头愣是梳成平刘海扎两个小丸子。
只有这个李靖才配叫爹。
终是杨柳留不住。」
魔童
画卷上的画面定格在哪吒化作天际一个小黑点,而李靖与殷夫人仍倚靠着,在杨柳岸边久久伫望。
观影厅内一时安静极了。
魔童哪吒猛地吸了下鼻子,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响亮。
他迅速抬起胳膊,用手背在脸上胡乱蹭了一把,粗声粗气地嘟囔:“这破地方……灰真大,迷眼睛了。”
没人戳穿他,魔童李靖的手无声地握紧了座椅扶手,指节微微发白。
殷夫人的眼眶红红的,下意识地朝身旁李靖的方向靠了靠,仿佛还能感受到画卷里渡口那带着水汽的凉风。
想到吒儿那声“我不是魔丸就好了。”
殷夫人和李靖心如刀绞,是他们没有照顾好吒儿。
看着那些弹幕,殷夫人和李靖心头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吒儿是出什么事吗?为什么会这样说?
那句“……觉得还有时间去抱。”是什么意思?
是吒儿考核中出了什么事吗?俩人互相对视一眼,虽然知道是未来的事情,但是还是十分担忧。
太乙真人习惯性地想去摸酒壶,手伸到一半又讪讪放下,胖脸上写满了唏嘘。
喝酒误事,喝酒误事,还是不喝了。
敖丙低着头,画卷上的光在他冰蓝色的发丝上流动,却照不进他低垂的眼帘。
他的双手在膝上紧紧握成拳,指节因为用力而泛出青白。
那声“我不是魔丸就好了”的细小嘟囔,像一根最尖利的冰锥,反复刺穿着他的心脏。
每一句李靖夫妇不舍的叮嘱,每一次百姓下意识的退缩,哪吒那强装无所谓的笑容。
还有最后那场想尽兴却终究未能如愿的毽子……
所有画面都变成了沉重的枷锁,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是他,都是因为他。
如果灵珠没有被他占了,那魔丸就不会是哪吒。
哪吒会有完全不同的命运,不会受这三年偏见与孤寂,不会天生被赋予破坏的力量。
不会……连想和父母踢一次毽子都小心翼翼,最后只能带着遗憾离开。
这万千宠爱、这依依不舍、这担忧牵挂,本都该是哪吒堂堂正正应得的。
是他偷走了原本属于哪吒的人生,还让他背负了魔丸的原罪。
愧疚像深海的寒流,瞬间淹没了他。
他甚至不敢抬头去看身旁哪吒此刻的表情。
坐在他后方的敖光,将敖丙微微颤抖的肩膀看得分明。
他那张威严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手却不安地在扶手面上轻轻扫动了一下。
他看到了自己儿子那几乎要将他压垮的负罪感。
这一切的源头……是他和申公豹的计划。
为了龙族,为了让丙儿堂堂正正的站到世人面前。
他们选择了这条路,却让丙儿承受如此煎熬。
他想说点什么,但喉咙里像被什么堵住,最终只是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沉重叹息。
申公豹就坐在敖丙侧后方。
他的观察更为细致,清晰地捕捉到了敖丙每一丝隐忍的情绪波动。
他的手指下意识地捻着扶手的边缘,眼神复杂。
敖丙的痛苦和自责,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他自身选择的代价。
他利用了这个善良的孩子,而此刻,这孩子正因他的利用而受苦。
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悔意掠过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