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幽州无间道(四)

作品:《边关悍卒:从校尉到开国太祖

    “耶律将军这是何意?”


    赵匡林的脸色变了,盯着耶律青说道。


    其他官员也都收起了笑意,能够在场的官员,都是幽州的高层,官场的老油条,都是很敏感的,自然发现了两人之间的气氛不对,虽然两人平日里就不对付,但是起码还能保持表面上的和气,可是如今这是,要正面刚起来了吗?


    “何意?赵将军应该明白,你府上的那位应该还没离开吧,要不要把他请来,给诸位同僚讲一讲,你赵将军,燕王赵家,是如何勾结敌军,想要背叛我大辽的?”


    耶律青突然起身,手中的就被摔在地上,盯着赵匡林大声说道。


    随着他这一下,厅外也突然乱了起来,想起了一阵阵的刀剑碰撞声音,还有厮杀的声音。


    一开始耶律青还是智殊在握,冷笑着看着不言语的赵匡林,其他官员也都知道要发生大事了,急忙起身避开两人。


    而支持耶律青的契丹官员则是站到了耶律青的身旁,赵匡林的手下赵启文等人站到了赵匡林的身旁。


    很快,耶律青便笑不出来了,因为按照他的计划,三百刀斧手加上他的心腹的亲兵,将会很快解决外面赵匡林的手下亲卫,然而过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人冲进来,很显然,外面出了变故。


    “你是不是在等那三百刀斧手进来?不用等了,他们来不了,来人……”


    赵匡林冷笑着看着耶律青一行人,大声说道。


    嘭……


    一声巨响传出,府邸的墙壁被撞开,一队队燕军营的兵马冲入耶律青的府邸,杀入战团,还有一队兵马直接冲入大厅,包围了耶律青等人。


    “赵匡林,你果然背叛了大辽。”


    耶律青知道,他败了,他没有想到赵匡林竟然早有准备。


    很快,耶律青府邸便是血流成河,那些契丹官员,还有投靠契丹的汉人官员全部被杀,赵匡林还命令各军传令,围堵契丹大营,肃清城中的契丹势力,一时间整个幽州城都是陷入混乱。


    同时命令传令兵告诉房青风,燕军营全军起义,让房青风传讯给城外的大军,以免误伤,只是他们不知道,就在这边宴会开始的时候,南门这边的行动也开始了。


    与云朔军早有约定的刘光宇带着心腹将士打开了南门,云朔军两万大军开进城中,这是房青风的第二手准备,若是赵匡林这边失败,他们一样能打进幽州城。


    同时,李定江的大军也在内应的接应下,从北门进入城中,向着契丹大营冲击而来。


    在云朔军攻入幽州的时候,房青风已经离开幽州,来到了定州。


    耶律德光攻破汴梁、杜重威等将领投降的时候,有一位将领并未同流合污,而是率领麾下兵马坚壁清野,避开契丹兵锋,然后策划了多起起义,袭击契丹大营,导致契丹人损失惨重。


    耶律德光大为光火,在北归的时候,便命令大军围剿这股起义军,将其向北方赶去。


    若是没有云朔军的话,这位将军很可能被耶律德光这种步步为营的战法逼得不得不退到燕云,然后被契丹人围剿。


    但是如今,却不会了。


    定州前线大营,高怀德今年只有二十一岁,但是却也已经是征战南北,经验丰富的大将,在他的父亲归德军节度使高行周的率领下,在定州一带准备和契丹大军拼死一战,因为再继续退下去,他们就要退入幽州地界了。


    他们因为被契丹人围攻,消息并不通畅,不知道云朔军已经东征,更不知道,就在今天,云朔军已经攻破幽州,正在与赵匡林、李定江的大军联手,将契丹大军围在营中,厮杀得难分难解。


    实际上,此时的契丹大军之中,并不平静,甚至可以说是暗流涌动。


    耶律德光病重,加上此次南征,虽然说是灭了晋国,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战果。


    在北归的过程中,刘知远抓住机会,看准了契丹因为云朔军东征,急于北归的心态,打败萧翰,攻破了汴梁,又派大将郭威率军追赶,让契丹大军这段时间有了不小的损失。


    最重要的是,耶律德光病重,契丹大营之中群龙无首,皇位之争已经拉开序幕。


    而且这次收编了大量降兵,又因为安阳之屠,导致胡汉之争渐起苗头。


    种族之间的问题,从来都不是那么和谐的。契丹人欺负汉人,一直以来都是很正常的事,此前有赵延寿撑腰与契丹贵族压制,表面上还能相安无事。


    然而这一回,随着在南边碰了个头破血流,加上高层都在谋划耶律德光驾崩之后如何争权夺势,无暇顾及,本就矛盾重重的胡汉之间,冲突直接被引爆了。


    有契丹的将领将兵败的责任全数推给燕兵,大肆宣扬燕兵叛变,期间靖安司自然也少不了添油加醋,给他添了不只是一把火。


    矛头直接指向汉民,将兵败的怨气尽数发泄到汉人身上,到了栾城,又有不少胡人也趁机发难,打、砸、抢,发泄着他们的怒火,当然借机侵占汉人的财产才是最主要的。


    这个时候的汉人,虽然被契丹人打败过很多次,但是脊梁未断,而且燕赵之地,本就民风彪悍,又岂是那么好欺负的,纷纷暴起反抗,与契丹人,还有归附契丹人的鞑靼、奚人等等打得头破血流。


    不得已,辽国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张砺找到了耶律阮,言辞激烈地向耶律阮进谏。甚至当面质问,此时若乱,大军实力大损,如何击败北面的云朔军,夺回燕云之地。


    虽然惹得耶律阮大怒,却也让他冷静下来。很快,耶律阮开始收束起军队,并派兵镇压,杀了不少人,乱象方止。混乱是平息了,但城中的紧张气氛却没有丝毫减弱。


    公元946年4月15日。


    在云朔军攻破幽州之后的第五天,大辽皇帝耶律德光驾崩于栾城。


    为了稳定军心,耶律阮和被高行周挡住的耶律朔古决定秘不发丧,将耶律德光的尸体做成了“羓”,以防尸体腐烂。


    然后两人带领大军,离开栾城,开始向定州进军,准备灭掉高行周所部,然后挥师北上,攻打云朔军。


    就在这时,幽州被攻破的消息终于传来。


    耶律青被赵匡林斩杀,契丹五万大军损失过半,其他的兵马在耶律挞烈的带领下杀出幽州,向平州方向败退。


    4月20日,许松带着骑兵师先行一步,来到了定州附近,当然赵匡林和李定江等主要降将也被他带着。


    刘清麾下两个团的兵马,还有燕军营和晋国降军营部分兵马随后,丁友生和房永胜,以及一师秦岩率领一师一团和二师三团留守幽州,一边整编燕军和晋军降卒,一边稳定幽州局势,防备契丹从北面进攻。


    “大帅,房青风参见大帅。”


    许松这边刚扎营,房青风便过来拜见。


    “不用多礼,幽州的事情,你办得很好。”


    许松点点头,笑着说道,并未说如何奖赏,房青风自然也不会问,但是他知道,大帅向来大方,云朔军的俸禄都比其他军镇要高上一倍,对于立功的手下,更是不吝奖赏。


    “大帅谬赞,前日属下已经去见过高行周高将军,高将军已经同意与我们联手,与契丹人决战,不过他想见一见大帅。”


    房青风知道许松的性子,不喜欢拐弯抹角,直接开口禀报道。


    “嗯,可以,你跟他约个时间,契丹大军到哪里了?”


    许松点点头,他也想见见这位历史上的名将。


    “契丹大军今日凌晨拔营,他们的速度比之前快了不少,应该会在明天下午到达,然后扎营,后天上午估计会对高行周的阵地发起进攻。”


    房青风恭敬地回答道。


    “嗯,赵匡林投降,消息应该已经传过去了,契丹人那边有什么反应?”


    许松又是问道。


    “暂时还没有消息传出,这两日契丹那边似乎是出了什么事情,外松内紧,之前的混乱被耶律阮镇压后,赵延寿这边也很老实,两边仿佛有了默契,并无接触,不过今日大军拔营,赵延寿的大军并未跟着契丹人一起,而是在契丹人拔营之前将一个时辰,就已经拔营出发,估计比契丹人要早到一两个时辰。”


    房青风如实禀报了燕军营的消息。


    “你先下去吧,和高行周联系,本帅亲自去见他。至于赵延寿那边,可以派一个人先行接触一下,赵匡林的事情一出,赵延寿应该不会轻易拒绝,起码让他投鼠忌器,按兵不动也行。”


    许松点点头,房青风便离开了,前去找高行周约定时间,同时安排探子接触赵延寿。


    耶律德光当初南征,征调的契丹本族和胡人兵马有五万人,赵延寿率领的燕军营也有五万余人,加上各地投降的藩镇军队,近二十万大军南征。


    如今北归地,加上后晋降军,还剩下十七八万的样子,而云朔军加上高行周的兵马,也只有四万左右,赵匡林手下的兵马被契丹人欺负惯了,一时间面对契丹人,战力只怕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即便许松和高行周顺利联手,也只有不到三万人的兵力。


    许松这边的兵力不过是对方的六分之一,若是能够劝降赵延寿,那想把耶律阮留在中原,完全有可能,若是不能,只怕即便胜了,许松他们也会是惨胜。


    不过也有一个好消息,契丹人的大军速度明显加快,让许松可以确定,病重的耶律德光已经驾崩了。


    这个时候的契丹内部,必然是矛盾重重,只是因为许松大军压境,暂时还未爆发,但是对于赵延寿,契丹人是绝对不会再相信了,所以才让他做了前锋。


    高行周的归德军有一万多人,在定州以南的泒河驻扎,只是归德军原本是后晋归德节度使的藩镇军队,几乎没有骑兵,战斗力堪忧,只能依靠泒河尽量阻滞契丹人的骑兵。


    许松率领骑兵师是昼伏夜行,而且派遣大量斥候遮蔽战场,这是云朔军极为擅长的战术,所以他的到来,契丹人并未发现。


    下午,许松策马来到了高行周的大营,见到了这位历史上留下名声的名将。


    高行周今年有62岁了,原本是桀燕皇帝刘守光的手下,但是刘守光弑兄囚父,暴虐无道,他便跟随兄长高行珪归附了李存勖,后来李存勖建立后唐,他战功卓著,大败契丹、义武联军,平定了义武节度使王都叛乱,累迁颍州团练使、安北都护、振武节度使、彰武节度使、昭义节度使。


    后来石敬瑭称帝,建立后晋,他又跟随石敬瑭南征北战,石敬瑭死后,石重贵继位,高行周得罪了他的侍卫亲军都虞候李彦韬,被贬官,后来担任归德军节度使,后晋被契丹灭亡,高行周组织大军坚壁清野,步步抵抗,让耶律德光吃了几个小亏。


    只是他手上兵力太少,被契丹人逼得无路可走,好在突然传来消息,太子太保、骠骑大将军、云朔军节度使,云国公许松率军攻破了幽州,此时大军已经南下,准备与契丹人决一死战。


    “晚辈许松拜见高老将军。”


    许松来到大营,便见到一员老将,身披盔甲,精神矍铄,已经在大营门口迎接,急忙上前拜见。


    虽然不管是官职,还是如今的实力,许松都是在高行周之上,但是在这个时代,能够让许松佩服的人实在太少,高行周是一个,所以他率先行礼。


    这位老将虽然几次易主,但是对待外族的态度却一直很强硬,即便是晋国灭亡,他手下不过万余兵马,也一样敢和契丹十几万兵马对阵。


    当然,主要还有另一个原因,高行周的儿子高怀德,这位可是位智勇双全,比杨重贵都要牛逼的悍将,大宋的开国功臣,渤海郡王。


    “哈哈哈,早就听闻北境出了一位少年英雄,短短两年时间里,数次击败契丹人,如今更是收复燕云之地,末将高行周,拜见骠骑大将军。”


    见到许松行礼,高行周微微一愣,随后哈哈大笑说道。


    “老将军谬赞了,许松只是小打小闹,与老将军一生戎马,功勋无数相比,许松还只是初生牛犊,当不得老将军如此赞赏。”


    许松谦虚说道。


    “胜不骄败不馁,难怪大将军能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立下如此功勋,这位是犬子,高怀德。”


    高行周笑着说道,然后介绍了身旁的年轻小将。


    “高兄弟,早就听闻老将军有一子,年少有为,作战勇猛,有冠军侯之资,许松有礼了。”


    许松这句话,可以说是将高怀德夸上了天,让原本有些桀骜、看着许松颇为不服的高怀德都有些脸红了。


    要知道,自从冠军侯霍去病封狼居胥,对于汉家将领来说,封狼居胥便是武将巅峰,许松把高怀德比作冠军侯,这绝对是最高的赞赏了,而且高怀德平生最崇拜的便是卫霍,许松的话,简直是说到了他的心里。


    高行周见到有人如此夸赞自己的儿子,自然高兴,也是谦逊地笑了起来,然后带着许松进入大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