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超预期的进度
作品:《向西,向西!》 快乐的时光总是如同夜空中绽放的烟花,绚烂却短暂。
那一夜的歌声与欢舞,温暖了每一个战士的心,却也像一场美梦,在天明时分悄然消散。
当篝火熄灭,人群散去,连队重回寂静,战士们抖擞精神,再度迎向日常的艰苦与奋斗。
尽管生活依然单调、条件依然简陋,但每个人的心中,都已埋下一颗希望的种子。
那一夜的温暖与欢笑,成了他们未来征途上不灭的星光,也成为他们坚守的意义。
加上援疆女兵即将到来的消息传遍全连,一股前所未有的干劲弥漫在营地之中。
每一个人都像被注入了新的力量,动作更快了,口号更响亮了,就连挖地窝子的节奏,也透着一股昂扬的斗志。
大家心里清楚,即将到来的不只是战友,更是一份值得守护的期待与信任。
村子那边。
两车物资的到位,像一场及时雨,让所有的村民都充满了希望。
并且在周天睿细致有序的规划和战士们的带领之下,村民们的积极性被彻底调动起来。
原本最先规划的家禽大棚,仅仅花了三五天的时间,便已经修缮好。
更让人欣喜的是,大家还自发按照周天睿的建议,将大棚前的空地也改建为室内种植、养殖区。
这样一来,即便是在严寒的冬季,这里依旧可以正常开展种植和养殖。
夜学班,也在赵子民的统筹之下,渐渐有了模样。
虽然一开始去学习的人并不多,但随着战士们的加入,很多村民也陆续加入。
如今,驻扎在那里的战士们,多多少少都会几句常用的维语。
甚至有几个语言天赋比较好的,大体都能听懂简单的日常短句。
这种语言上的突破,悄然拉近了村民和战士们心与心的距离。
营长那边,也如约而至。
让人感到有些意外的是,一向一毛不拔的营长,竟然又带去了一马车的物资。
那一天,他和营部的战士们的到来,几乎成了村子又一个节日。
乡亲们欢声笑语,十分隆重的办了一个迎接仪式。
当天下午,在阿齐木与村民的引导下,大家结伴进入山野,采摘野菜野果。
非常幸运的是,在战士们和村民的通力合作之下,还活捉了几窝野兔子。
兔子的繁殖能力非常惊人,如果能够养好,兔肉便能实现自由。
这些兔子,营长那边拿走了几只,剩下的依旧圈养在了村子之中。
也正因为这次颇丰的收货,营长和他营部的战士们,也成了村子中的常客。
李疆裕很乐意见到这样的场景,只要有营长的人在,那么周边的土匪,便不会轻易的对村子有什么想法。
等到在这里驻扎安稳下来,也大概就是明年,战士们便能腾出百分之百的精力,去彻底剿灭这些流窜祸害百姓的土匪。
与此同时,克力木和图尔汗通过考核,正式成为解放军战士。
消息传来,整个村子沸腾了。
为庆祝这两人光荣入伍,村民们再次点燃篝火、摆出美食,以最淳朴也最热烈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喜悦与自豪。
这一夜的聚会,规模远超上一次,部分战士也加入欢庆队伍,火光映照着一张张笑脸,也映照着军民之间日益深厚的情谊。
宴会过后,战士们与乡亲们之间的距离便又被拉近了一些。
如果来个陌生人不仔细看,除了衣服有区别,恐怕一时间也分辨不出哪些是村民,哪些是解放军。
李疆裕和张志义再次来到村子时,带了一些坎土曼以及修缮的工具。
第一步的拆除工作,已经快要完成。
整理出来的还能继续用的土坯,整整齐齐的码在村子之中。
那数量,完全足够修补现有的,未拆除的土胚房。
而且整体速度,已经超出了最开始的预期,这让周天睿不得不重新修改了一下时间进度。
目前村子,已经渐渐变得热闹了起来,并焕发了新的生机。
连队这边。
在阿齐木和周天睿两组人马的共同努力之下,地窝子和全新的土坯房也有了不小的进展。
尤其是地窝子,一众战士为了给援疆女兵挖好过冬的住所,全都像是打了鸡血一般,超负荷的工作着。
尽管劳动强度远超平日,但充足的粮食供应保障了大家的体力,整个工程仍在健康高效的节奏中推进。
面对战士们火热的干劲,阿齐木不得不再规划出五个地窝子。
加上之前的五个,现在入冬前,足足要挖出十个地窝子来。
但他依旧一点都不担心,因为按照现在的进度,甚至可以提前完成。
周天睿,在用了几天阿依夏木提供的药物之后,很快便好了起来。
他亲自在那连窗户都钉着木条,极为简陋的病房待过之后,更是下定了决心,要在入冬前建造两间更好更大的病房。
毕竟如果战士们冬天还在那样的病房中养病,肯定好的会很慢,甚至还会加重病情。
不过这一次他并没有一意孤行,闭门造车。
而是虚心的找到了阿齐木,和他一同协商着如何更快更好的建造出这两间病房来。
连队这边的夜学班,和村子同步进行着。
只不过这边在阿依夏木的统筹之下,以及战士们的热情配合之下,效果更加显著。
有些以前不识字的战士,现在不仅学会了认字,还顺带着将维语也学会了一二。
徐卫国在寻找了许久新的水源无果之后,便有了一个新的任务。
那就是带着战士将连队里面的种植区域,以及连队外面规划的,用于来年种植的土地翻一遍。
只有这样,来年的土地才能更加松软肥沃,更加适合种植农作物。
目前一切的规划,在这一个月中,都超预期的推进着。
但唯独一件事,始终无法解决,成为了所有人的心病。
那就是···
寻找新的水源!
之前连队所发现的那口井,早已干涸。
而村子的那两口井,也都马上见底。
照目前这种消耗程度,恐怕等不到入冬下雪,连队和村子都会没有水喝。
就这,还没有算上即将到达的援疆女兵。
等她们一到,水源的问题就会变得更加棘手。
李疆裕甚至抽出整整两天时间,亲自带队踏遍周边区域,寻找新的水源。
他们翻山岭、探谷底,一遍遍尝试,一遍遍失望。
至今,水源问题仍毫无进展。
每当夜深人静,战士们沉沉入睡,李疆裕却常独自起身,望着星空怔怔出神。
那份沉默的压力,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
他知道,找不到水,所有的建设与规划,都将失去意义。
希望之种已埋下,但若没有水,它又如何开出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