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水源问题
作品:《向西,向西!》 “老李,你也别太过焦虑,实在不行的话,地要不就先不翻了,俺再继续带着弟兄们去找新的水源。还有一个多月就要下雪了,俺就不信了,这一个多月咱们还能被渴死?”
“李大哥,徐大哥说得没错,你先不要那么焦虑。”
阿依夏木轻声接话,但更多的还是担忧。
“村子还有一口井有些水,我再安排人拉过来几车,决定可以撑到下雪,一下雪咱们水源的问题就不用但心了。”
营房前的空地上,风卷起细沙,掠过几张黝黑而疲惫的脸。
李疆裕蹲在地上,一手无意识地搓着地上的土疙瘩,另一只手夹着半截没点的烟。
他那张平日坚毅的脸,此刻被忧虑压出了深深的褶子。
身上的旧军装洗得发白,肩头还蹭了块泥,整个人像一张绷得太紧的弓。
一旁的邓博文推了推眼镜,嗓音温和却坚定。
“老李,要不咱们再去趟团部吧。听说他们那儿刚来了一位地质专家,如果可能的话,请他来帮我们勘测一下水源。对他而言,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
阿齐木也凑近几步,宽慰道。
“李哥,咱们之前修的那个小型蓄水涝坝还有些存水。挖地窝子的时候我们再省着点用,应该够了,绝对能撑到下雪。”
其实这些建议李疆裕何尝没有想过?
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节省点用确实能勉强撑到第一场雪落。
就算加上即将到来的一个排的援疆女兵,也是有办法解决这燃眉之急的。
但然后呢?
地窝子的工程不能停,否则冬天零下三十度的严寒怎么抵御?
收治病人的病房不能不建,这是保障大家健康的底线。
哪怕是这些都勉强完成,那第二年又该怎么种植农作物?
想要大面积的种植农作物,仅凭冬天收集的融雪水是远远不够的。
这从未开垦种植过的土地,第一年肯定会非常的耗水。
所以现在所有的决策都是治标不治本,想要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寻找到新的水源。
并且这个水源还要十分的充足,这样才能保证来年在满足战士们和村民饮用水的前提下,能够满足灌溉的需求。
然而,这样的水源真的存在吗?
从带队驻扎到这里的第一天起,他们就一直在寻找,几乎踏遍了方圆五十里的每一寸土地,却始终一无所获。
想到这些问题,李疆裕不自觉地又用手扶住额头。
阳光炙烈,照得他有些发晕。
但他知道,自己是这个垦荒连队的主心骨,绝不能在这个时候显露出太多的焦虑。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猛地站起身,脸上的阴霾仿佛被一阵大风吹散,嘴角甚至扯出了一丝笑容。
“你们几个不用这样,我就是这几天有点失眠,精神状态不太好而已。至于水源问题,大家说的都是解决办法,我还有什么可焦虑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张关切的脸,继续说道。
“村子里的好多人都说过,这里不缺水资源,只是地下水比较深而已,所以咱们找好位置,一个劲的往下挖就行了。”
这个话所有人都听说过,甚至阿齐木自己也多次强调过这个事情。
并且他和周天睿还达成了共识,如果找到深层的水源,就利用坎儿井的方式,引到营地和村庄内共同使用。
但是···
这一切一切的前提,是要准确找到那个蕴藏着水源的位置。
如果这个位置找不准,即便是将地球挖穿,恐怕也打不出一滴水来。
正因如此,邓博文提出的请地质专家的建议,成了眼下最可行的方案。
决心既定,李疆裕伸手抹了把脸,仿佛要将最后一丝犹豫也擦去了。
“好了,大家也不用在这围着我了,都去忙吧。我已经决定好了,等会就去团里一趟,找团长说说,请那位地质专家来帮忙勘探水源。后面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我就不信挖不出水来!”
一听要去团里寻求帮助,徐卫国和邓博文同时站起了身来,异口同声道。
“俺和你一起去!”
“我和你一起去!”
望着两人,李疆裕直接摇了摇头。
“老徐,你不能去,你翻地的任务非常重要,明年的地能否达到种植农作物的标准,你现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老邓,你就更不能去了,过两天你还有营部的会要去参加,而且你之前和团长已经承诺过赌约了,现在再去不合适,所以我一个人去就行了。”
这两个理由分别拿出来之后,两人都没有任何反驳的余地。
现实情况也确实如此,如今不仅仅是水源的问题,其他各种需要推进的事情,一个都不能落下。
这驻扎的第一年,是最为关键的一年,任何事情都容不得半点的马虎。
望着无奈点头的徐卫国和邓博文,一旁的阿依夏木和阿齐木本想自告奋勇一起陪同过去,但最后权衡了一下,都选择默默点了点头。
见没有任何的异议,李疆裕立刻扭头望向了马棚的位置。
“那连队的事情就辛苦你们了,我现在就骑马过去,争取早点带着人回来解决咱们水源的问题。”
话罢,满心焦急的李疆裕便不再有任何的逗留,独自一人立刻赶往马棚,甚至都不等所有人到齐,便立刻骑上马,飞奔出了营地。
营地门口的四个人站在原地,目送着一人一马渐行渐远,最终化作天地间的一个小黑点。
广袤的戈壁滩上,那条蜿蜒的土路通向远方,更通向希望。
邓博文推了推眼镜,轻声道。
“好了,咱们也都回去忙吧,老李他肯定能把专家带回来的,水源问题大家也不用太过担心。”
虽然是这么说,但每个人心中,都还在忐忑着。
一向话多的徐卫国没有再说话,而是率先转身离开,朝着周天睿所在营房的位置走了过去。
紧接着邓博文也离开,只留下了阿依夏木和阿齐木。
两人依旧站在门口,朝着李疆裕离开的方向张望着。
片刻过后,阿依夏木才率先开口道。
“阿齐木,咱们村里的那两口井,还能支撑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