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难缠的无赖

作品:《七零花魁养崽日常

    很快就到了周邵明带队去山上拉练的时间。


    早上才四点多,部队的号角声还没响,房间里已经隐隐传出几声衣料摩擦的声音。


    周邵明快速穿好鞋子,手指灵活地一穿一绕地系着鞋带。


    柳绵听到动静,还带着迷瞪的眼睛在黑暗中眨了眨,当即就要爬起来。


    “起来干什么?”


    黑暗里,周邵明似乎是笑了一声,柔和着声音说:“怎么不再多睡会儿,时间还早的很。”


    平时,周邵明大多是直接在部队吃的早饭。


    而柳绵则是随着周谨的生物钟,早上六点准时准备早饭,六点二十叫周谨起床。


    等六点半后,有时周邵明回来就是三人份,不回来就是两人份的早餐,分别摆在桌子上,自家人准点开饭。


    柳绵无言地在黑暗中翻了个白眼,有周邵明说话的功夫,有些昏沉的脑子彻底清醒了。


    她探出在昏暗中也几乎白的发光的手臂。


    周邵明目光一错不错地盯着,柳绵纤细白净的手腕上有一圈手指宽度的红色。


    她摸索一番,顺利找到垂在床头的细细灯绳,然后用力往下拉了一下。


    随着“啪嗒”一声轻响,房间里随之大亮。


    这时周邵明已经套好了军裤,深棕色的帆布武装带,钢制带头和金属卡扣相互调节,箍出了精瘦的腰身。


    挺括的军裤长裤穿在身上,更衬得一双长腿更加有力笔挺。


    同色解放鞋更是被他穿出了军靴的同等效果。


    柳绵只看了一眼就立即移开了视线。


    “不是说拉练,就算简装简行,带两身换洗衣服总可以吧?”


    实际上野外拉练的意思并不是什么都不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战士也需要洗漱,吃饭,睡觉。


    因为拉练具体项目表现为土工作业,装卸子弹,实弹射击等。


    所以具体的手榴弹,木仓等也在随行之中。


    男人当兵这么多年,野外拉练该做什么准备,心头都有一个最优解,柳绵要是茫然去插手就是外行指导内行。


    所以唯一能做的,竟然就是选两身除军装外更加舒适的衣服。


    今早让周邵明这次野外拉练前的最后一顿早饭吃的舒心。


    昨晚柳绵才知道,每次野外拉练都需要早早出发,韩营那里不清楚,周邵明每次带队拉练的早上都没早饭。


    而这次,他竟然还在宽慰柳绵,让她不必要特意拿起来折腾。


    但作为一个自认贤内助的妻子,怎么能容忍这样的事发生呢?


    顾着房间里的周谨,无论是周邵明洗漱,还是柳绵做早饭,声音都尽量控制地小之又小。


    临出门,周邵明背好了那个四斤的被子,米袋,挎包里装着洗漱用品针线包,还有毛选四卷合订本,雨衣等。


    另外还有工具箱。


    而像脸盆饭盆之类,最后会由战士集合过磅后分拿。


    他停下来。


    柳绵:“……?”


    周邵明忽然转身,双臂如硬铁一般紧紧地抱住她。


    然后又很快松开。


    “走了,这几天有什么事就去找韩哥家找文嫂子。”他低声说。


    “……”柳绵有一瞬懵然,鉴于一遍流、氓罪的恐怖,她第一时间看走廊上是否有其他人。


    柳绵板着一张俏脸,刚想说在外头应当稳重,但看周邵明一眨不眨看着她的目光。


    本来就是新婚燕尔,谁又愿意和自己的新婚丈夫分开?


    知道周邵明这是担心她,柳绵抿了下唇,终究是心软。


    “知道了。”她软声回答。


    ……


    周邵明野外拉练第一天,周谨神秘丢失了他只解了一半的九连环。


    然后柳绵为了安慰他,陪他玩了一下午流行的三国华容道,虽然结果以失败告终。


    拉练第二天,楼下文嫂子主动上门,韩营长搭着出去采买的车,偷偷在附近农家里弄来一只老母鸡。


    文嫂子当天就拿家里的各种香料加姜块红枣炖了。


    然后在老母鸡汤煮好后,特意盛一碗来送给柳绵尝尝味道。


    下午在文嫂子的极力热情下,把属于自家使用权下的一块地刨好。


    临走前,文嫂子还在无限展望着未来:“弟妹你别怕干不完。”


    “我那还有一些小菜种子,弟妹你要是不嫌弃,等邵明那小子回来,我叫老韩把种子送过去,到时你让你家那位去面种。他们男人有的是一把子力气,不用白不用。”她道。


    柳绵:“……”


    ……拉练第五天,柳绵收到了来自嫂子张芬,张氏的家信。


    柳绵跟随周邵明随军后,张芬很快就收到了来自小姑子报平安的来信。


    然后张芬自然也跟着写了回信。


    她的第一封书信顺利到达基地,门口站岗的战士单独拍了拍一个小战士的肩膀。


    然后小战士很快就把信第一时间送到柳绵的手里。


    柳绵看着张氏寄过来的书信,里面内容还挺多,最主要就是写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张氏结婚了。


    在拿到信颇为厚实的信的那一刻,柳绵第一时间赶紧拆开看看。


    柳绵当初离开的太突然,虽然当初张氏和对方已经到了心照不宣,也还没到商量几时领证的地步。


    然后这次一拆开信,就见信里头提到了她和对方最近已经商量好领证的日子。


    柳绵心底算算日子:不知道是不是书信在路上折腾时间太久的缘故。


    张氏和那位据说性情温和的村干部领证在一起应该就在前几天。


    张氏让柳绵不用记挂家里,她的新丈夫对她和团团都不错。


    柳绵当初走的匆忙,张芬事后回想,很是后悔轻易地放柳绵跟着一个才见过几面的人离开——万一对方是骗子,小姑子的一生就完全是她的错。


    第二件事。


    过一阵子,团团就要过满周岁的生日了。


    柳家父母和柳大壮相继去世后,柳绵刚领证不久,也还没传出怀孕的消息。


    团团作为如今柳家下一次唯一的小辈,满周岁自然是一件大事。


    张芬手里还有柳绵临走时给她留下的一笔钱,足够给团团办一场并不寒碜的周岁宴。


    这一点已经事先跟新任丈夫在商量后达成共识。


    柳绵作为团团的亲姑姑,张芬特意在信里说一下这件事。


    最近团团已经开始学说话,会说的词也越来越多。


    她在信里哭笑不得地说,没想到团团第一次嗓音流畅的喊人,第一声却是姑姑。


    张氏作为一个村里常见的农村妇女,只在小学时学过几年字,水平保证她能看懂各种票证,却并不保证能正确读写出来。


    而这一封钢笔字的信,笔走游龙,一看就不是张芬的字迹。


    柳绵思衬着。


    她要是没猜错的话,这信应该全靠张芬在旁边念,她那位新晋村干部丈夫写下来的。


    客厅里,柳绵将这段话来回重复地看过好几遍,心里想着她照顾着团团时的点点滴滴。


    那时,团团的确更加亲近她多过嫂子张氏。


    然后她继续往下看,在信的结尾,就见张氏反常地提到了柳绵的前未婚夫陆保。


    张芬在信里臭骂陆家不要脸皮。


    说都退婚了,这恶心玩意儿竟然也好意思过来乞求柳绵的原谅。


    之前还不知道陆家干过的事之前,张芬还对陆保的印象不错。


    陆保是个工人,有钱有脸,就算没有大富大贵,柳绵嫁过去肯定不会受委屈。


    但自从知道陆保从背后做过的那些事后,陆保还没进柳家的大门,就被张氏毫不犹豫地拿扫帚打走了。


    正常人家订婚,不管多穷,面子上都会做足,每年都要把女方当亲戚处着。


    哪里像陆家?


    之前陆家长辈和她家小姑子订婚,那么多年过去了,也没见说逢年过节过来瞧瞧,哪怕是带一块肉一包糖。


    还好意思在他的丑事闹的人尽皆知后,天天下班后骑着一辆掉漆的自行车过来装深情。


    要是柳绵如今还单身在家,并且没一个人相看看中的话,陆保也没做过背叛的事。


    说实话,陆保长的也不算丑,说不定张氏还真的会犹豫。


    但对方也不打听打听,在没了他陆家的拖后腿后,她家漂亮小姑子第一时间就找到一个对她很好的兵人对象,这会儿还早早随对方随军去了。


    条件不知道比他好了多少倍。


    哪里像陆保,仗着自己一个月工资三十出头的厂里工作,还没跟柳绵退婚呢,就在外头和别人亲亲我我。


    恶心事都从县城传到他们村子了。


    也好意思过来求她们小姑子原谅?


    呸,做什么白日梦呢!


    现在张芬已经抱着孩子,包袱款款住到第二任丈夫家好几天了。


    而听以前相熟的朋友说,被张芬打回去好几次的陆保至今还想跟柳绵重合旧好。


    看到柳家没人,还不放弃地继续跑来好几趟,村子里的小孩都快知道柳绵有个当工人的前未婚夫了。


    柳绵看着,眼里不禁流露出一丝嫌恶。


    她不得不承认,陆保的做法虽然不要脸,但确实有效果。


    因为谁也不知道陆保除了上门神经病似的闹腾,还能做到哪一步。


    柳绵长的好看,但如果娶了她,就间接惹上陆保这个不要脸皮,难缠又过分的赖子。


    陆保上门闹一次,左邻右坊就跟着看场笑话,长久以往,换谁家都遭不住。


    如果柳绵还是之前的柳绵,或者她并没有那么好运,在和陆家退婚后,遇到一个喜欢她的周邵明。


    柳绵就算长的再好看,名声不好,又有几个家庭看得上?


    到时说不定还会真遂陆保的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