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买牛肉
作品:《七零花魁养崽日常》 两人先去供销社挑布。
柳绵还想多买一些菜种。
她的地早就翻好了。
小时候的记忆早就不鲜明,后来柳绵在楼里也是苦练才艺,然后众星捧月。
哪里还记得听说沤肥或者烧秸秆洒地里能增加土地肥力。
不过柳绵不成,后头还有一个周邵明。
听说柳绵不知道什么时候,把属于他们的一块地翻好,周邵明看向柳绵的目光,顿时变的不一样了。
可谓是惊异连连。
唯一的不好是,做完这些事后,当晚白嫩嫩的手指就打起了好几个水泡,洗碗时没注意,水泡不小心蹭到了刷碗的丝瓜络。
她没忍住,顿时轻嘶了一声。
然后立即就被周邵明发现了端倪。
当即被用清水洗干净手,然后拉出了厨房。周邵明从房间找出一根尖细的针出来,针尖放在打火机下烤一阵。
“水泡不挑破会越来特痛,你忍着点。”周邵明麦色的手紧抓住柳绵连手都显得娇小的手指说。
可惜几个惨不忍睹的大水泡,全然破坏了这双手的美感。
以前学习各种乐器前,柳绵要学习的就是如何让手更稳,那时她们每天的任务就是夹豆子。
有很大一盘红豆绿豆混合起来,她们要做的就是用筷子把混夹的豆子都挑出来,哪天没挑完就没有饭吃。
那时候,柳绵和其她小女孩一样,偶尔手指也会打两个小水泡。
她听话地点头,这时的她,跟周谨某些时候简直一模一样。
周邵明稀罕地看了好一阵。
虽然已经提前有了心理准备,但疼痛来临时,柳绵还是没忍住僵了僵身子。
挑破水泡还不是最疼的。
等里面的清液流尽,周邵明当即拿出了从医院领来的过氧化氢消毒。
紫药水有颜色,要是直接接触伤口,会让色素渗进皮肤。
周邵明只看了一眼,就撇弃了常用的紫药水,然后拿出了云南白药的创可贴,小心仔细在柳绵手上的伤口处贴好。
周邵明是小时候穷过来的,后来是多年当兵生活才叫他有了生活的底气。
不过仍就不喜柳绵做这些粗活。
他紧皱着眉头,“下次这些事就直接等我回来,我干活更快。”
柳绵:“……知道了。”
直到处理完全部伤口,柳绵消毒时双氧水流过伤口,刺激的手指现在都隐隐作疼。
但比如地里什么月份种什么菜,哪种小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周邵明知道的不多。
部队可没有什么多余秸秆让他们烧。
柳绵想着以后吃到嘴的各种水灵灵蔬菜,馋的咽了好几下口水。
幸亏动静不大,一旁玩九连环的周谨完全没发现小婶婶的丢面时刻。
哪怕已经发酵的粪池再臭,柳绵也不矫情,当天就去韩营长家借了粪桶。地不大,她来回两趟把地浇的差不多才回来。
就连文嫂子在旁边担忧地说要帮忙,然后立马被果断拒绝。
有一点,柳绵想的很清楚。
文嫂子之所以会亲近她,除了自家男人和韩营的好友关系外,剩下的全是自己处出来的军嫂友谊。
平时偶尔帮忙带个孩子看个家,又或者借个什么东西,随手帮个什么忙什么的,这些都好说。
但在友好的前提下,同样都不能过分。
文嫂子愿意帮忙,她却不能不知好歹,哪儿有属于自己的苦活累活也叫别人干的。
除非这快地也是为文嫂子而种,等蔬菜成熟了,她不能吃到一点。
沤肥浇个粪而已……
柳绵做好心理准备后,深呼吸一口气。
只不过是臭了点,别的军嫂都是这么过来,又不只有她倒霉土地肥力才够。
以后吃到嘴里的好处都是她享。
……
供销社面向群众百姓,除了各式农具外,货架上摆着不少需要各类工业券才能买到的搪瓷盆,暖水瓶等。
面前挡了透明玻璃的柜台下面,也有类似红头绳,铅笔本子,洋火柴,打火机这些小东西。
而跟生活副品区相对的,就是人挤人的布匹区。
文嫂子看到倒没什么意外,柳绵上回买的布料还有剩,就算想再做一床棉被也绰绰有余,她没动作,
文嫂子拍拍柳绵的肩,跟她说了一声后,也顿时扔了篮子就往里头挤。
嘴里还喊着自己需要的布匹和尺长。
柳绵:“……”
不只是菜种子,眼看着开学将近,上次买的纸笔本子早被周谨写的差不多。还要另外买块橡皮回去。
柳绵付款时,临时看到柜台有成盒的雪花膏卖,家里的那个用的差不多了,她想了想,又买了一盒。
等自己的东西都买的差不多,柳绵又在门口站着等了等。
很快,文嫂子就抱着她买够的一大卷布走出来,头发好歹还保持着进去前的齐整。
“买好了,这会儿集市应该人少了些,我们正好去看看。”
“嗯。”文嫂子口中的大集,柳绵也是上回跟着她才来过一次。
不过因为去的有点晚,大多商品都卖的差不多径直收摊了,剩下一点没在摆摊的,摊子上大多都是旁人挑剩下的烂菜叶子。
这边没什么人敢出来卖肉,所以两人逛一圈都没找个几个猪肉摊。
柳绵倒是看到一处卖牛肉的,说是大队里养的牛自然老死,村里人更愿意拿出来换点钱。
文嫂子兴致颇高地拽柳绵过去看了好几眼。
自然老死的牛,本身无病害,是没有什么传染可言的,所以村里大队出头,或者公社牵着,也是能拿出来卖的。
以正常的价格,并且并非是故意囤积居奇,所以并不算在投机倒把范围之内。
“自然老死的牛,肉一般都没什么劲道,口感也差很多,”文嫂子道:“肉还挺难煮熟的,我小时候吃过一回,那肉煮了一天一夜才算熟。”
不过怎么说也是牛肉,并且因为是碰运气才有一回,摊主并不收肉票,难得遇上了,两人都不打算空手而归。
“小谨不是前段时间才抢了骨头么?”文嫂子看了阵肉摊上已经分割地差不多的牛肉,目光落在已经剔的没什么肉的牛骨头上。
她两只手指捏着抬起来看了两眼,“这牛筒骨看着不错,拿回去蒸了吃骨髓,或者剁了给小谨熬汤,每天喝一喝,补补身体啊。”
更重要的是,口感再不好,那也是肉啊,还不要票证。
对于嘴里常年都没有肉星子的某些人来说,这牛肉出现的正中下怀。
跟文嫂子一个想法的人还挺多,所以肉摊子刚支起来没多长时间,摊子前面已经围了五六个人过来观看。
文嫂子和柳绵来的巧,摊子也才刚支起来不久,所以幸运地占了前排。
同样受欢迎的牛排骨,因为牛是自然老死的原因价格也比在肉联厂买的时候更低廉。
好几个眼神利的老嫂子当即就指着自己老早看好的地方,大声叫着摊主买卖。
有便宜不占白不占。
文嫂子和柳绵也怕自己看好的地方被别人买去,一时占了前排的便利,指着自己想要的地方,一刀刀剁下,最后用刀戳个洞,粗麻绳从中间穿过去,两头再利落打个结。
可以方便人很轻易地提着走。
柳绵听文嫂子的建议,总共没几根牛筒骨,她一个人就买走了两根,打算回去给周谨补身体。
或者用小火慢慢熬着,吊锅高汤也不错。
摊主这里有从山上特意摘来的宽大梧桐叶子,虽然小毛刺多了点。
但用它裹着肉,至少能保证,血水不会流出来而脏了篮子。
“一会儿去香料摊逛逛,不管是做卤牛肉还是吊高汤,家里香料不多了。”
“行。”文嫂子手里也提了好大一块肉,两人还分了摊子边那堆牛杂,味道太大,不买香料都不行。
今天能遇到牛肉摊子也是意外之喜,柳绵她们也全算赶得巧。
等两人从卖香料的地方提着一大包东西回来,那处卖牛肉的摊子,摊子上的牛肉已经卖的差不多了,只剩一点边角料。
有心想买牛肉的人觉得太少,没有想买的人又觉得看不过眼,一点边角料还贵的很。
手里东西太多,两人只略略从集市走过,发现已经没有什么特别想买的东西,干脆就提着挎着大堆战利品去大家约定好的地方老早等着。
柳绵惦记着周谨这几天念了几声的大白兔奶糖。
周谨最近在换牙,按道理来说,特别是像奶糖这一类更应该少吃。
不过一两个星期偶尔吃一颗,自己再监督着周谨及时刷牙,问题应该也不大。
两人今天的运气不错,等候点已经有几个人等在了那里。
见到简直大丰收的两人,眼睛不约而同瞪大。
没等多大一会儿,运粮车也到了,在几人相聚的路口缓缓停下来。
大家搭车也是搭个顺风车,不可能说让部队的车等着自己。
所以一群人相继上车后,还有一群还来得及赶上的,就只能自己想法子回去。
车上,等几人再次看到文嫂子篮子里的大块牛肉,在听说甚至不要肉票后,心里的羡慕简直要溢出来。
还有两人想用钱在文嫂子这边换一点,不过文嫂子没同意。
柳绵虽然也买的多,不过说到底几人还不是很熟,又听文嫂子说柳绵买肉是为了给腿骨受伤的侄子补身体的。
说到这份上,几人也不好意思再开口。
只恨自己没有柳绵她们的好运气——明明集市自己也逛了,怎么就没看到那个卖牛肉的摊子?
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