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江湖无辈

作品:《贼道

    皇冠车驶上了马路,后面跟了一辆白色的金杯面包,那四个保镖都在里面坐着。


    我有些看不懂这这些人。


    祥子叫老头干爹,说明两个人是师徒关系,可这老家伙身手如此高超,祥子怎么像只菜鸟?


    还有那间夜总会,到底是这老头的?还是那个祥子的?


    如果是祥子的,他怎么还会带队去干[轮活]?


    这些人挺神秘,让我有了一探究竟的欲望……


    车速越来越快。


    望着窗外掠过的古城墙,感叹着这座古城的日新月异,好多地方我都不敢认了。


    我喜欢这座城市的气息。


    这些年,我去过太多太多的城市。


    可好多大型都市我都不太喜欢,那里太过繁杂,让人莫名的心慌。


    一个多小时以后,太阳西斜,我已经分不清在哪儿了。


    车在一处村落里停了,我搀扶着老人下了车。


    抬头望去。


    不由一呆,眼前仿佛梦境一般……


    花做篱笆,一畦菜地,几缕炊烟袅袅,满院芬芳扑鼻。


    金杯里走下一个壮汉,来到近前躬身垂手,轻声道:“老佛爷,那我们就先回去了!”


    胖老头摆了摆手。


    一声老佛爷,仿佛大晴天一个炸雷劈中了我的脑袋,头皮都一阵阵酥麻。


    老佛爷?


    他就是西安老佛爷!?


    也不怪我如此惊讶,因为这位爷名气实在太大,据说连大名鼎鼎的沧州鹰都是他的徒弟!


    江湖传言,老佛爷乃是京城人士,皇亲贵胄,二十世纪初生人。


    据说幼年时,他常进皇宫与宣统一同游乐,称兄道弟。


    青年时,他放荡不羁,与燕子李三的徒弟私交甚好,后来又去了十里洋场闯荡。


    有人说他曾开过香堂,拜过青帮“大”字辈老头子,又与杜月笙是结拜兄弟。


    再后来,他销声匿迹了十几年。


    据说他家老宅,都已经成了某特殊部门的办公大院。


    1960年,沧州鹰在石家庄犯了案,仗着轻功好成功逃脱,谁料竟被相好的出卖,这才把他供了出来。


    警方大惊,没想到这位佛爷还活着!


    一个月后,他在密云一处农院被捕,可他从不犯案,又查不到任何犯罪记录,江湖传言总不能作为证据,只好又放了。


    据说,这也是他唯一一次被抓。


    再后来那几年,年轻人都忙着全国跑,他也跟着免费游遍了全国各地。


    最后,他在西安定了居。


    传闻是因为他爱吃羊肉泡馍和biangbiang面……


    传言很多,谁也不知真假。


    总之,他是个传奇。


    更是现如今,老荣门神一样的存在!


    “想什么呢?”


    老头推了我一下,迈步往院子里走,嘴里喊着:“老庆,做面!”


    一个手脚粗大的壮年汉子走出了屋,咧嘴笑道:“早就给爷预备好咧!”


    小院种了好多蔬菜,中间有条青石板路,上面水渍还在,干净的一尘不染。


    几间房装饰的简简单单,家具都是实木中式的,再仔细看不由咂舌,竟然都是黄花梨的古董家具。


    我对这东西不是很懂,眼光也仅限于此。


    家中只有这一对夫妻,汉子叫老庆,媳妇叫庆嫂,伺候老爷子的起居和饮食。


    两口子话不多,为人憨厚。


    晚饭是油泼面,大碗比我脑袋都大。


    大拇指宽的面条,点缀着绿油油的嫩油菜芯,葱花、辣椒面、新鲜蒜末、醋……热油冒着烟,“呲啦”一声浇在上面,香气满屋。彡彡訁凊


    老佛爷没在饭厅吃,抱着碗蹲在了房檐下,迎着落日,呲溜的欢实。


    入乡随俗,我也蹲在了他身边,吃的比他还快。


    不得不说,真好吃!


    我也想明白了,既然他是传说中老佛爷,我还就不跑了,既来之则安之,我得学点儿手艺再走!


    就这样,我在这座小院儿住了下来。


    第二天。


    来了一辆黑色虎头奔,后面跟着两辆金杯面包车。


    奔驰里下来两位衣冠楚楚的中年人,长得都是方面大耳。


    我在隔壁看书,并没有出去。


    虽然只听到了只言片语,也明白了一些。


    这二人是亲兄弟,老大叫孙军,老二叫孙伟,那间夜总会就是老二的。


    老大孙军应该是做建筑工程的,我隐约听到了“拆迁”两个字。


    而昨天那个祥子,全名叫孙祥,是他们家老三。


    这哥俩是代弟弟来赔礼道歉的。


    走的时候,又让人从车里搬下了好多东西,整箱的茅台酒和中华烟,还有好多日用品和食物。


    老佛爷对他们爱搭不理,这哥俩一口一个“干达”,陪着笑脸。


    人走了以后,我什么都没问,这老头也什么都不说。


    接下来的日子十分清闲。


    上午,我陪他在村子里溜溜达达,有时还一起伺候菜园子。


    每天下午,都要陪他去小河边钓鱼。


    到了晚上,他会拉我陪他下象棋,遗憾的是我水平太差,他到是有耐心,捏着鼻子教我。


    一个多月以后,我已经能和他下个旗鼓相当。


    有天晚上,老家伙把棋盘掀了,又拿出一副云子的围棋来。


    我同样不会下,他又开始一步一步的教我。


    天气渐凉,围棋盘又被他掀了。


    我知道,他挺喜欢我的,也有意收我为徒,想让我叫声干爹,可这些年我为此受尽屈辱,早就发誓不会认任何人做爹。


    我只有一个爹,亲爹!


    也正因如此,我和这老家伙之间比较古怪。


    我想学点儿真本事,他也想教我,可我膝盖又太硬跪不下去。


    于是,我俩都抓心挠肝,又表现淡然,仿佛爱谁谁,什么都不在乎。


    日子就这么过着。


    深秋了。


    我俩夹着鱼竿又坐在了河边。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鱼一条没钓上来,他又开始讲冷笑话。


    “91年,我在西安站前把一个乞丐装满钱的碗拿跑了,你猜后来发生了什么?”


    我漫不经心道:“削你了?”


    他哈哈大笑,笑的上气不接下气,“我他妈都没想到,竟然治好了他的失明和偏瘫!哈哈哈——”


    我丝毫不觉得好笑,说:“火车站,也只有火车是真的……”


    他笑声停了。


    奇怪,好半天没再说话,我瞥了他一眼。


    好半响,他才悠悠道:“小子,不要太少年老成,你需有所锋芒!”


    “你呢?”我问。


    他目光萧索,看向了小河对岸,“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老夫生于乱世,可一刻也未与世俗苟且……”


    我歪头看他:“你真是1904年出生的?”


    他抬起了鱼竿,又是空空如也,上了饵,用力甩出后悠悠道:“江湖无辈,英雄无岁,难得糊涂岂不快哉?”


    我点了根红梅。


    他眉头一皱,“那么多中华你不抽,为什么?”


    “习惯了!”我说。


    他撇撇嘴,突然来了一句:“你丫膝盖不会打弯儿吧?”


    我听他终于问了出来,先是忍不住咧嘴一笑,随后又正色道:“老爷子,有些事,不上秤也就几两重,可上了秤就是上千斤!”


    “我他妈也不用你养老送终,屁的上千斤!”他骂了起来。


    咬钩了,我用力一提,一条半尺余长的鲫鱼跃出水面,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回去的路上,我拎着鱼兴高采烈。


    他扛着鱼竿,圆乎乎的脸都拉长了,“我烦你了,明天就他娘的给我滚蛋!”


    我倒着走,笑呵呵道:“你得舍点儿手艺,学完小子立马滚蛋!”


    “啥?”


    “刹那指!”


    ————


    朋友们,8万字开始小规模测试了,能不能坚持写下去,就看你们的了!


    接下来的一周,麻烦没加书架的朋友添加一下书架;不习惯点催更的朋友,每天也费心点一下催更;攒着看的朋友,耐心每天追追更新……


    只有各位朋友肯捧场,老贼才能塌下心来,写好小武这个小贼和这个江湖!


    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