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衙门盯上了
作品:《宋代第一航海家》 将院门打开, 已经有十几个商人等在外面。他们见到顾季出来,连忙争先恐后的向顾季介绍自己。一头雾水的顾季将所有人都迎进来,谈话间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他与钱老爷子打的赌已经在汴京城里传扬遍了。
炮弹爆炸本身就是一件极其新奇的事, 顾季又在瓦子里公开展示, 还让人随便看, 在汴京市民眼中与表演无异。而场面的壮观又令人振奋,直叫称为天火。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有位姓顾的郎君从东洋带来了奇货。商人们听说了这个名头, 连忙来寻顾季,想借着这个名号卖高价。
“不知道顾小郎君还带来了什么?”商人们都对顾季带来的东西翘首以盼。
顾季带着雷茨去把货全部搬来。
运来笨重的铜、锡等矿物在登州就全部脱手了, 带来汴京的只有三箱工艺品, 包括太刀、漆器,还有各种好看的小物件。
顾季也并非有志于卖个高价,只不过这种小玩意儿说不定能在汴京卖个新鲜。
“都是从平安京进货,诸位想要可以开个价。”顾季淡淡道。
顾季环顾四周,本以为大家会对他的货有几分失望。毕竟顾季运来的货虽然都是好东西, 但终究都很普通, 远不如今天的“炮弹表演”一般能出风头。
没想到没有一个人表现出不满,眼睛里还全部放出光来。
“顾小郎君若愿意卖给我, 1000贯我收所有的太刀,漆器八百贯,剩下的给您300贯。”一人不假思索道。
顾季心中一惊。
由于被坑过许多次, 顾季非常明智的提前便打听了价位。不过他自己估算出的脱手价位, 可远不如这个价高。
顾季犹豫道:“这些货物没什么新奇,不可以此来编造故事……”
他怕商人们借助今天炮弹之事,编造出一些怪力乱神的传说。作为一名良心商人, 他可不能欺骗顾客。
“您不如卖给我,我绝对不做这等事!”另一名商人争先道:“我一共出2200贯。”
“我也保证不乱讲,出2300贯!”
“我出2400贯!”
……
顾季还没想明白,就看到眼前人争了起来。最终争到2600贯,才没有人继续向上加价。最后的出价者名叫李虎,是珍宝斋的大掌柜。
“小郎君,考虑考虑我家铺子吧?”李虎非常诚恳的伸出手。
“您还有什么条件?”顾季对于这种疯狂加价表示怀疑。
“唯一条件,就是您把货必须全部卖给我,不能再留一点给别人。”李虎强调道:“而且您和我签了契约,要让我去给人展示。”
这两条看上去合情合理,实在挑不出什么毛病。顾季知悉他现在有些颇为复杂的名声,李虎这是要保证绝对纯粹的货源。
顾季心下骇然,他本来以为这些只能卖1500贯左右,没想到接近翻了一倍。
虽然他平白发了财,但也没想明白李虎如何把这些平平无奇的货卖高价。
顾季答应的痛快,李虎当即拿出黄纸来写契约。仔仔细细读了几遍之后签名,李虎便高高兴兴的拿着契约和货物走人,其他商人则眉眼低垂,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还没到晚上,李虎就遣人来把货全部搬走,并将铜钱全部如数送过来。
顾季看着自己的进账,第一次有了赚钱如此简单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天平静无波,顾季都在吃喝玩乐中度过。
住隔壁的崔二时常来拜访他们。在聊天中,顾季得知崔二是来陪弟弟读太学的——他哥哥经商持家,弟弟科考做官,崔二只负责吃喝玩乐。
顾季的眼睛里流下了羡慕的泪水。崔二还信誓旦旦的告诉顾季,改天介绍顾季和太学的学子们认识。
安逸的生活维系到第三天清晨,顾季被一阵大叫声吵醒:
“宿主!你看你干的好事!”
阿尔伯特号的声音好像杀猪一般,让顾季瞬间清醒。他抬手揉揉眼睛,算算这个时间刚好是阿尔伯特号到达泉州了。
“怎么了?”他问道。
“你到底往家里写了什么信?”阿尔伯特号质问:“为什么有两位女士在船上又哭又笑?”
“额……”顾季心虚了。
他还能写什么信嘛,当然就是慰问一下家人,讲述自己的旅程,以及……邀请母女两人来汴京过年。
顾季是这样打算的:阿尔伯特号从泉州接了母女俩上船,然后立刻折返往登州,等到母女二人到了汴京,说不定还没到腊八。正好一家人团聚,欢欢喜喜过大年。
“她们怎么可能会同意?”阿尔伯特号张黄失措:“你妈已经在船上哭了半个时辰了,我耳朵都快被哭聋了,谁劝都不好使。”
“我不是知道本来说回去过年嘛……”顾季的声音越来越低。
他也觉得留在汴京实在不算是孝子的行为,不过事态所迫,顾季也没有非要做二十四孝的执念。不过既然之前说了一起过年,他干脆就决定尝试把顾母和顾念都接过来。“那我妹妹呢?”
“你妹妹非常的高兴,已经在船上蹦跶两圈了。”阿尔伯特号面无表情:“她迫不及待等着出海。”
这个倒是意料之中。
顾季叹了口气:“希望她们能来……阿尔伯特号,你多担待一点吧。”
阿尔伯特号寂静无声。
“阿尔伯特号?”
无人回答。
正在顾季担心是不是出了什么事的时候,阿尔伯特号压抑着怒火的声音才悠悠响起:“你母亲晕船挺厉害的……吐了我一身啊。”
顾季在心中默默道个歉。
整整一天,顾季都在阿尔伯特号的抱怨中度过。直到晚上崔二上门,邀请顾季和雷茨去珍宝斋看看,到底有什么新奇玩意。
前一天珍宝斋就已经放出消息:“霹雳小郎君”顾季从东洋带来的货物都在珍宝斋开售,全城只此一家。
顾季十分感谢汴京民众赐此雅号。他现在可以相信,除了钱老爷子根本不知道炮弹是什么,围观的百姓们估计一半以为他是翻云覆雨的术士,另一半以为他是新型耍烟花的。
他扶额,真诚的眼神看着崔二:“真的没什么。”
崔二不信。最终他们在天刚黑时到达珍宝斋门前。
夜晚的汴京晃晃如白昼,好像一条灯火长龙一般,喧嚣鼎沸丝毫不输白天。尤其在瓦子旁边的聚宝斋,更是人潮涌动。
三人用尽毕生功力,才挤进去。但在看到聚宝斋的第一眼,顾季就感到心头涌起一口老血。
他几天前与李虎约定,自己的货物只是普通货品,万万不可借他的名号往玄乎上扯,这是欺骗顾客的行为。李虎……完美的履行了这个约定。
店里只宣传这些东西是“霹雳小郎君”顾季运回来的,一个字没提有什么特殊,但总让人想起顾季当众施的戏法来。
珍宝斋的门口挂着几个白狐面具和各色御守,铺子里只有几盏昏黄的油灯,灯下的太刀闪着寒光,颇有些清幽的异域氛围。
总而言之,吸引了很多人。
全店中最热门的是面具和御守。面具50文一个,御守30文一个。
有浓厚的异域风情,能满足好奇心;价格又完全是普通百姓可以负担的。在加上珍宝斋宣传祈福避祸的噱头……想买都要抽签。
“我们也去抽签吧。”崔二看着粉色绣小猫的御守蠢蠢欲动。
他顺手就拿了三个签,还给顾季和雷茨安排上,美名其曰增加成功率。
挤开门口抽签的人群往里走,就可以看到昂贵的漆器、太刀等货物,选购的人群也都身穿绫罗绸缎非富即贵。伙计们在旁边殷勤侍奉,介绍不同货物的优缺点。
崔二看到把全身黑黢黢的蛇纹长刀,拿起来便爱不释手。他问伙计:“这刀多少钱?”
“只要三百贯。”伙计笑眯眯答道。
崔二好像觉得有点肉疼,犹豫一下又放下,毕竟他确实也用不着太刀。顾季趁没人悄悄将他拽进角落:“你知道这把刀在敦贺多少钱吗?只要一百贯。”
崔二犹豫:“毕竟不同地方不同价……”
顾季只好继续道:“好吧,那你知道它在外城多少钱吗?只要250贯。”
崔二挣扎片刻,最终将刀扔下。不过他不要,很快就又被另一人挑走了。
顾季长叹一口气,终于明白这些货是怎么卖高价的了。
他的思维局限于现代顾客身份:顾季觉得自己从敦贺进的普通货物,就像现代淘宝上无数同款一样,完全没有更高的竞争力。
但他没有考虑到,真正要货比三家的顾客,并不是珍宝阁的目标对象。珍宝斋只要把名头打出去,通过老百姓的凑热闹来聚集人气……就能吸引到人傻钱多的买主。
比如比崔二还有钱的顾客,根本不会考虑跑到外城去买。
顾季心服口服,也没什么好后悔的——毕竟李虎是按照和他的约定做事,而且他自己也无力组织这种商铺,这个钱终究不是他能挣的。
崔二的签成功中了一个,最终也算不虚此行。约好了明日带着他去外城挑刀,三人才回到院子。
夜里躺在床上做梦的时候,珍宝斋的场景还是挥之不去。顾季好像突然找到了一种新的经营手段,如果自己能在全国各地开店,将航海中买到的特色工艺品集中成博览会,向大家介绍售卖……那一定是一大笔钱。
等他组建起船队,就可以实行这个大计。
天明。
“叩、叩——”
顾季正窝在榻上用朝食,便突然听到门口一阵规律的叩门声,好像鼓点一般。还以为是崔二又来拜访,顾季便让雷茨去开门。
雷茨去了,但顾季等了半天都没有声响。
“是谁?”顾季从屋里喊雷茨。
雷茨不应声。
顾季心下顿感几分奇怪,披上一件衣服便自己走出去。谁知踏过小院走到门前,透过张开的门扉看到黑压压的人群,便被面前的一幕震惊了。
可怜的鱼鱼被堵在门口,外面是两个吏员并一个和尚,除此之外还带着两个兵丁。除此之外,看热闹的老百姓当然也充当了人墙的作用,伸着脖子往里面看。
为首的吏员已经快耐心告罄,对着雷茨:“我们来寻顾小郎君,顾小郎君在吗?”
雷茨无辜的眨眨眼睛,装作听不懂的样子。
“那请您让开,我们进去找顾小郎君可以吗?”吏员吹胡子瞪眼。
雷茨继续无辜脸,坚决不让。
顾季看到此情此景,连忙敛衣冠迎上去:“诸位大人,请问找鄙人何事?他是我义弟,番邦人不通汉话,诸位大人勿怪。”
看到顾季赶来,吏员才算松了一口气:“这便是顾小郎君吧?幸会,开封府判官宋大人邀您一叙。”
判官?
顾季看看面前的吏员,又看看和尚,再看看兵丁……直觉此时恐怕不太简单。不过他面上扬起一个微笑,拱手施礼:“承蒙垂恩,顾某荣幸之至。待我去稍整仪容,便跟大人们走一趟。”
他去换了身素雅的衣服,然后被雷茨拦住去路,悄声问道:“他们是什么人?”
顾季摇摇头:“可能和炮弹的事有关,在家等着我就好,别在那两个和尚眼前晃。”
思量一番,他又附耳对雷茨说了两句什么,才跟随吏员们离开。
一行人从汴京的大街小巷穿过,来到开封府衙。在这个帝国中心的位置,府衙也建的分外气派。吏员们十分客气的请顾季从偏门进去,将其带到左边的一间值房,还为其煎茶。
“顾小郎君莫急,大人一会儿就来。”吏员道。
顾季随和的点点头,看向周遭。
开封府衙的造景和采光都是极好的,从窗户中看过去一片鸟语花香,隐隐约约还能看到有穿着官服的人影晃动。屋里隔竹帘燃着炉子,让初冬的天气都有几分温暖,却感受不到烟气。
他倒没什么好害怕的,毕竟至今为止吏员都十分客气,不像是拿犯人的样子。更何况宋代刑法较宽,远没有后世的特务机构滥用职权等等,不必如此担心。
没过多久,便看到两人向他远远走来。一人着绯色官服,一人着绿色官服。
顾季连忙起身相迎。
三人落座,顾季见礼得知,那着绯色官服的便是开封府判官宋大人,着青色官服面容狠厉的,则是兵部员外郎蒲大人。来找他的两个和尚也在旁边落座。
“顾小郎君莫怪,”宋大人高高瘦瘦,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今日邀你前来实在唐突,只是有些事要找你问问。”
“小郎君刚刚从敦贺回来?”
顾季敛容将自己的路程复述一遍。
“那在象戏瓦子里点的火药,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宋大人追问:“我听说如今汴京百姓都将你称作‘霹雳小郎君’。昨晚顾小郎君还在珍宝斋贩货是不是?”
“听闻还有百姓说小郎君能引来天火……”
顾季明白了。
自己前几天在汴京点炮弹的时候,估计衙门就已经收到了消息。不过当天没有官员在场,衙门大概是把他当成哪个搞杂耍的。
但昨晚珍宝斋赚了一大笔,衙门就难免怀疑顾季引出个噱头来搞封建迷信骗钱。因此将顾季请来“聊聊”,了解一下情况。
没关系,不难应对——
他还没开口,兵部员外郎蒲满便皱起眉两眼一瞪:“只是如此?……顾郎君的火器是哪来的?是否是窃取的军械?”
好吧,看来没那么简单。
目光在两人间转了转,顾季站起来再施一礼:“两位可真是折煞我了。”
“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获得如此威风的名号。”顾季苦笑道:“当天我和钱老爷子打赌,看我能不能点燃西洋来的炮弹。”
“西洋来的炮弹?”蒲满疑惑道。
顾季点点头,却先转向宋大人:“至于珍宝斋之事,我全然不知。珍宝斋掌柜李虎与我订下契约,将从敦贺运来的货物全部卖与他。我料想大人们请我来也许和这事有关,因而把契约都带上了。”
他掏出契约交给宋大人,宋大人拿来一看,捋着胡子欣慰的点点头。上面果然写明“顾季将货物如数卖与珍宝斋,不退不换,珍宝斋后续售卖与顾季无关”。
完美证明顾季是个良民。
他的工作只不过审查刑狱之事,既然顾季没有为非作歹、骗取钱财的作为,那么便不必深究。更何况出海的商税是朝廷的重要收入,像顾季这样年轻有为的海商,理应稍稍优待。
可他还没说话,便听蒲满急道:“我问你,那西洋来的炮弹是怎么一回事?回话!”
他一拍桌子。
宋大人皱起眉。顾季刚刚在回他的话,而他的品级又比蒲满要高……蒲满有什么不满意的?
顾季不卑不亢,将阿尔伯特号的来历重新编了一遍,讲述了自己是如何通过机遇获得这艘船,又如何用舰载炮击沉海盗的。以及阿尔伯特号上炮弹的余量、与难以仿制炮弹的问题。
他惹上负责军械封兵部,八成就是为了这个。
蒲满本以为顾季是对军械有企图,但听了这话去愣在原地,脑海里只觉得像放烟花一般。他用了好久才反应过来……顾季的炮弹如果是真的,恐怕远强于现在所有军火。
这是大功一件。
还有可能是他的大红一件。
“有这么大的威力?这船在哪?”他急忙问道:“快航至汴河,我代你贡给官家!”
顾季心中冷笑。
阿尔伯特号明明是他私人的船,三言两语就理所当然的变成贡品。他面上却不卑不亢,装出懵懂的样子:“番船吃水深,怎么也进不来黄河入海口,更别提汴河了……”
“蒲大人有什么好方法,能让船吃水浅些吗?”
宋大人没忍住笑了。
蒲满完全不懂航海,这就闹了个大红脸。不过他很快意识到,这个技术的关键并不在于船,而在于炮弹的技术。
“大胆质问本官!”
他面色涨红,猛地怒目圆睁:“那我倒要问问你,你有此技术不献给朝廷,反而私下仿制,是意欲何为呢?”
只要将顾季打为不忠不义,那这个功劳就还是他发现并上报的。
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他之所以没有将技术献给衙门,就是担心有人争功——比如他要是一到汴京,就将技术交给蒲满这样的官员,别说炮弹从此没他顾季什么事,恐怕连他这个人都要被杀掉灭口。
他很相信大宋的制度,但万万不可相信人心。
所以顾季才首先想到私人解决这个问题,一旦无法私人解决,就要在众目睽睽之下解决:至少现在汴京民众就都知道,顾季手中拿着西洋的火药技术。
也正是如此,蒲满无法想要争功也无法顶替顾季的首创性,只能斥责顾季不效忠朝廷。
顾季抬眼,耐人寻味道:“我身为大宋子民,自然事事以朝廷为重。只不过我也是机缘巧合才获得此炮,构造神奇又不知该如何拆解,因此我想研究出成果再进献给朝廷。”
看着蒲满正要骂他的样子,顾季清清嗓子接着道:“毕竟自从钱老爷子开始研究这炮弹,才几天就已经花掉800贯,还未见到任何成果。”
“我不过商贾之辈,实在不敢让朝廷替我出这个钱。若是蒲大人一心为了朝廷着想……不如让蒲大人来?”
顾季凌厉的目光中带着几分肉疼,让蒲满一下子就哑了火。八百贯可比他一年的俸禄还高,做梦他也掏不出。
连研究经费都掏不出来,还有什么资格责怪顾季?
宋大人也皱眉打圆场:“既然顾小郎君如此说,那我们都盼着能研究个厉害的大家伙出来。”
他一介书生不懂战术,但也知道这本事顾季私人的事,官府至少在理论上没有权利插手,蒲满的吃相太难看了。
顾季连忙答应,蒲满也只好点点头。
话已至此,此次“审问”也就算结束了。可顾季还没拜别二位踏出房门,就看到一位衙役从外面跑进来。
“顾小郎君在吗?”他向宋大人行礼,又转向顾季:“外面有个人急着找您,说是钱氏铁匠铺来的,您要的东西已经做出来了!”
“此话当真?”
顾季、蒲满、宋大人一起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