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郑玄的惊讶

作品:《东汉末年之百姓天下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殿下,你真的就这样放过崔琰?”郭嘉不解的问道


    “师弟,师兄走之前那句话不但是说给他们听的,也是说给你的,自然也是我内心的想法。


    崔琰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至少说明一点,他不是伪君子,这样的人可用。


    我们未来要干一番事业,那就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我相信通过今天的事情,崔琰知道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崔琰会去辽东吗?”


    刘恢搂着郭嘉的肩膀,“我以为他会去,不过,目的应该不单纯。”


    “他会为了家族利益前去,殿下不担心他背叛?”


    “哈哈,一个崔琰都容不下,何以容天下?


    只要我们自身道路正确,足够强大,何惧风吹雨打?”


    看着刘恢自信的神态,郭嘉心里也是感慨不已,为何我们之间差距这么大?


    晚上的聚会,刘恢特意通知程昱和毛玠前来。


    二人来到刘恢居住的院子。


    “家人在客栈安排妥当了?”


    “殿下放心,已经安排妥当了。”程昱说道


    “二位快坐下说话。”


    “喏”


    “二位看了我写的东西,有何感想?”


    二人互相看一眼,程昱示意毛玠先说。


    毛玠也不推让,说道:“殿下,如果我们真的能构建一套从上到下的监察系统,臣敢说,贪官污吏会大大降低。”


    刘恢笑了笑,说道:“孝先,在我看来,制度和官府透明度是反腐的根基。


    我们的监察系统要根据不断发展进行完善。


    这个世上没有任何绝对完善的制度和律法,但是我们要不断完善,让其跟上时代的发展。”毛玠和程昱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毛玠说道:“殿下,真能做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哈哈,孝先不必试探我,从我开始,辽东从上到下都一样。”


    “臣冒昧了。


    不过,臣一直有个疑问,那就是谁来监督监察人员?”


    “啪啪……”刘恢鼓起了掌


    “毛玠不愧是毛玠,耿直中正。


    对监察机构的监督会有独立部门和整个辽东从上到下的官员和百姓,这个机构独立属于司法系统,对所有官员有权提起诉讼,这是相互监督,未来还要不断完善。


    比如:现有律法里面,庶民不得越级告状,否则会受到处罚,这些都是不合理的。


    你也不用着急,先想通一个问题,那就是监察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


    刘恢的话,让程昱和毛玠咋舌不已,就连一旁的郭嘉都惊讶万分。


    “仲德公对组建情报系统怎么看?”刘恢转头对着程昱说道


    “殿下,臣原本对情报系统的理解很粗浅,看了殿下的设想以后,才知道情报系统多么重要。


    臣以为,情报应该不拘泥一方一面,政治、经济、军事、技术等情报都要收集。


    并且要有预判性,提前布置一些闲棋,到了关键时刻能发挥巨大作用。”


    刘恢认可的点了点头,他没想到,程昱短短时间就有了自己对情报系统的见解。


    为了平衡权力,刘恢是准备把情报收集和特别行动队分开。


    “很好,仲德公有了自己想法,不过,情报系统未来各地骨干人选非常重要,最主要就是有坚定的信念,完全认可我们的主张才行。


    这些人长期潜伏在敌人身边,一旦暴露影响是巨大的。


    情报系统最基本原则就是:不能发生横向关系。


    例如:郭嘉是洛阳情报负责人,安排在某人身边的潜伏人员叫张三、李四等多人。


    但是他们之间绝不能有任何联系,否则,一旦暴露就是灾难性的。”


    程昱赞同的点了点头,说道:“殿下,现在最大麻烦就是各地通信不畅。


    往往两地之间联系需要一月以上才行。”


    “嗯,这的确是实情,这点我们到了襄平再议。”


    ……


    “这就是你们刚才在院子里说的话?”


    郑玄听到学生报告,才知道刘恢直接去找他的学生,他有些担心,毕竟刘恢年龄小,怕被大家轻看。


    “季珪,这件事情你做得不对,殿下没有追究你已经是宽宏大量了。”


    崔琰低下头说道:“老师,学生低看殿下了。”


    “那你说说殿下是什么人?”


    “手段、能力、心性远超常人,知识渊博。”


    “你的评价不低。”


    郑玄知道自己这几个弟子,都很是自傲。


    “你们呢?”


    郗虑说道:“老师,殿下给我的感觉是杀伐果决。


    说句不好听的,这样的人正是目前大汉需要的人。”


    “住口,鸿预休得胡说,殿下只是一个不受宠的皇长子。


    如果此言传出去,殿下极为被动。”


    郗虑立即说道:“学生失言了。”


    郑玄看着国渊和孙乾。


    “学生最喜欢殿下的几句话。”孙乾说道


    “什么话?”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妙哉!妙哉!”郑玄赞叹道


    “这短短两句话把当今天下形容得非常贴切。”


    国渊说道:“还有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郑玄听完以后沉默了,因为刘恢这句话道出了百姓的无奈和悲哀!


    从古至今,百姓有过过好日子吗?


    如果此时刘恢在,他一定会想到,只要少饿死人就可以称为盛世,可以想象,普通黎庶过得多么卑微。


    “你们师弟虽然年幼,但是才学已经不在你们之下了。


    你们应该也看出来了,他是可以辅佐之人。小说


    殿下的愿望是从高句丽收回汉四郡。”


    几人没想到,这位少年师弟有鸿鹄之志。


    “学生明白。”几人急忙对着郑玄行礼


    “你们不要觉得自己了不起,到辽东是贬低自己,荀家的荀彧你们应该听说过?”郑玄继续说道


    大家点了点头,作为读书人,几大世家的事情很难有秘密。


    “荀爽荀慈明的侄儿荀彧已经前往辽东。”


    听完郑玄的话,几人互相看了看,多少有些震惊,以荀家地位,想要做官并不困难,荀彧才学备受推崇。


    这样的人,不会轻易跟随一个到地方就番的王爷,只能说明,荀彧也看好刘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