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崔琰的决定

作品:《东汉末年之百姓天下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郑玄和蔼的看着崔琰,缓缓说道:“你准备去辽东不?”


    崔琰没有急着表态,回答道:“老师认为学生是否该去?”


    “这个就要遵从内心的想法了,老夫知道,你担心未来家族利益受到影响。”


    郑玄唯一担心就是崔琰,因为崔家是大家族,远不是郗虑他们家族所能比。


    崔琰家族发展到隋唐时期,就算五姓七望的崔氏。


    “老师,学生想了想,决定还是去辽东。”


    郑玄点了点头,“你的决定是正确的,如果到时不想待了,老夫想,以殿下胸襟不会为难你的。”


    崔琰也是点了点头。


    晚上郑玄举行了家宴,宴请刘恢一行,郑府好不热闹。


    大家也把行程定了下来,三天后启程前往襄平。


    席间,大家谈古论今。


    第二天一早,糜竺就来到郑府。


    刘恢初看糜竺,眼睛一亮,因为眼前之人给人一种精明的感觉,一副笑容让人很难拒绝。


    “草民糜竺拜见殿下。”


    “哈哈,早就听闻徐州东海糜竺,乃天下少有奇商。


    今日一见,果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刘恢做了一个虚扶的手势,示意对方免礼。


    “草民一介商贾,当不得殿下赞誉。”


    “子仲,坐下说话。”


    “谢殿下”


    此时的糜竺20多岁,长相俊美。


    汉代对长相十分看重。


    “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


    在我看来,大家都是为大汉添砖加瓦。”


    刘恢这话说得很直白,就是士农工商在我看来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糜竺被刘恢这句话深深感动,自己接手家族生意以来,走到哪儿都被人瞧不起,因为商人在大汉地位极低。


    “多谢殿下。”


    刘恢摆了摆手,“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子仲不要客气。”


    “子仲想见我,不妨有话直说。”


    糜竺说道:“殿下,肥皂可是出自殿下之手?”


    刘恢笑着回答道:“子仲何以有此问?”


    “草民猜的。”


    刘恢自然不信,这些大商人自然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刘恢也不隐瞒,点了点头,“不错,肥皂是我和甄家合作的。


    子仲想要做肥皂生意?”


    糜竺摇了摇头,说道:“草民断然无和甄家抢夺生意的念头。


    草民想,殿下应该会重视商人,因此草民才来自荐。”


    听完以后,刘恢一点也不奇怪,糜竺为了帮助刘备,可以说是倾其所有,不过,在刘备那儿投资也得到巨额回报。


    糜竺是想提升自己社会地位,为家族未来谋利仪。


    “子仲大才,如果能来,我是高兴还来不及。


    只是有一条,如果到了辽东,恐怕要放弃家族生意。”


    糜竺一听,心中大喜,“殿下放心,草民明白。”


    刘恢此时也非常想要一个懂得商业的人来管理接下来商业的发展。


    “子仲,我们这儿没那么多规矩,今后也不要草民这样自称了。”


    “喏”


    “你何时可以前往辽东?”


    糜竺想了一下,说道:“殿下能否给竺三个月时间,我想把家族迁往襄平。”


    “这个自然没有问题。”


    “另外,你得帮我办一件事。”


    “何事?”


    “辽东需要大量工匠,泥瓦匠、木匠、铁匠等有多少要多少,至于薪水,是现有大汉薪水的两倍。”


    “殿下放心,我来安排。”


    这点对糜竺不是太难,长期走南闯北,积攒了不少关系,换点工匠自然没有问题。


    原本刘恢是想把甄逸挖到辽东的,不过,甄逸已经被任命为上蔡令,刘恢只得放弃。


    “子仲,你认识墨家的后人不?”


    这些人,找荀彧他们不得行,因为他们一直儒家正统自居,自然看不起没落的墨家。


    糜竺微笑着说道:“殿下,说来有点巧,去年在荆州我结识了一个墨家家族之人,名叫公输和,在荆州帮助别人造船。”


    “哦,是吗?”


    糜竺确认的点了点头。


    “很好,子仲,你回头辛苦一趟,请他们来辽东。”


    糜竺有点为难,因为不知自己以何身份前往。


    刘恢自然看出来了,“你现在就是辽东商业司司长,主管未来辽东对内对外整个商业。”


    “谢殿下。”糜竺虽然不知道司长是什么官职,但是知道,这是辽东官府的一个部门。


    刘恢摆了摆手,“你告诉他们:


    树上的果子为何掉落到地上而不是空中?


    人为何能站立在地面而不是空中?


    为何一年有春夏秋冬?”


    糜竺一脸迷茫。


    刘恢继续说道:“这些问题在辽东会找到答案。”


    听完刘恢的话,糜竺呆住了,因为自己从来没想过这些问题。


    糜竺机械的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殿下最近是不是在到处收购粮食?”


    “你怎么知道?”刘恢很是奇怪


    “嘿嘿,既然肥皂出自殿下,那么甄家收购粮食自然也是殿下的意思。”


    刘恢有时很佩服商人思想活泛,这个阶级固化严重的时代,像这样的人太少了。


    “不错,收购粮食是为了移民,中原到处是流民乞丐。


    我想把他们带到辽东,给他们田地和工作。”


    糜竺一脸佩服的说道:“殿下高义,竺愿意捐出家族大部分粮食,来帮助殿下。”


    “子仲大义,不过,你还得安排人收购粮食。


    钱的问题我先调10万贯给你。”


    “喏”糜竺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船只能买到多少?”刘恢继续问道


    “船只主要在南方荆州和扬州,估摸着能买到150条,一次性载100人的船只。”


    其实已经很多了。


    “好,接下来需要大量移民,船只自然少不了。


    不过,现有船只沿海航行依然风险不小。


    先购买20条船,等墨家到了辽东,船只改进后,我们自己造船。”


    “好,殿下还有什么吩咐?”


    “没有了,眼下几件事情都够你忙活。”


    刘恢想了想,“如果有合适的商人,愿意到辽东的,你可以给他们机会到辽东做官,不过你要多了解一下这些人。”


    “的确有不少商人想做官,以前是没机会,如果他们听说,势必会前往辽东。


    臣的意思是,我可以告诉他们,让他们到辽东接受考核,通过以后再任命。”


    “子仲考虑周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