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要不你给我磕一个吧

作品:《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一个严密的刺杀计划,自然需要提前谋划很久。


    因此从三天之前,王允一伙人便开始了自己的布置。


    从家仆募集,到宫中的埋伏地点,以及得手之后的善后事宜。各种事项都要考虑详尽的同时,却又得保证全程绝不能有一人泄密。


    事情虽然简单,却流程繁琐,做起来无比提心吊胆。


    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人性!


    谁知道自己召集的家仆之中,会不会有贪生怕死之徒,为求泼天富贵,而将自己等人一股脑出卖给董卓。


    谋事不密,则事必败!


    所以王允等人,最终也只安排了百余名家仆埋伏在宫中,准备到时候配合吕布诛杀董卓。


    等董卓伏诛之后,大局已定,剩下的人再伺机发动,用以稳定雒阳局势。


    王允等人自认为计划天衣无缝,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董卓居然会迟到!


    今天可是你祭祀宗庙社稷,受封尚父的大日子,这个点还没来,也太不尊重历代先帝了吧!


    百官人群前,王允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对旁边的士孙瑞投去急切的眼神。


    怎么回事,有人泄密不成?


    士孙瑞摇了摇头,脸色也有些不好看。


    我不知道。


    倒是黄琬,冲两人点了点头,表现得十分镇定。


    稍安勿躁,董贼应该还不知道咱们的计划,不然早该派人杀过来了。


    王允和士孙瑞也面色凝重地一点头。


    为今之计,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无论如何,也只能硬着头皮硬撑下去。


    这就是以身入局的坏处了。


    身在第一线,虽然能密切关注时局变化,却也断了退路,心绪难免为风吹草动所扰。


    反观贾诩这边,就轻松多了。


    因为不打算亲自动手,他心里一点压力都没有,反而大喇喇登上了雒阳城头。


    在他身旁,张恒乔装打扮成了随从,脸上却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


    “文和啊,你可得好好感谢我。”


    “为何?”贾诩不解道。


    “若是没有我提醒你,今日你恐怕难逃一死。”张恒笑道,“要知道,王司徒可是准备连你一起诛杀,之后再派人接管禁军。”


    闻言,贾诩一阵无语,用看白痴的目光看着张恒。


    你真以为我会去参加什么庆贺大典?


    “怎么,文和不以为然?”张恒笑得很开心。


    要说张恒的性格,大概也能算是温和。但不知为何,一见到贾诩,就和见到郭嘉一样,总忍不住想戏谑几句。


    贾诩被张恒的无耻给慑服,只得点了点头道:


    “多谢长史救命之恩,在下感激涕零,无以为报!”


    “这就完了?”张恒有些不高兴道,“如此大的恩情,你给我磕一个不过分吧?”


    贾诩:……


    张子毅,你欺人太甚!


    二人正打趣间,城外走来一行人。


    为首者正是董璜,身边则是方悦领着十多人护送。


    张恒从陕县动身的时候,自然也带上了董璜,却直到今天才让他入城。


    虽然有约在先,但董卓毕竟是他叔父,天知道他会不会脑子一热,跑去向董卓告密。


    张恒可不喜欢挑战人性。


    贾诩知道张恒的手段,但再见到董璜之时,还是忍不住叹息。


    张子毅这厮,居然能控制住董璜,当真是不可思议。


    可细细想来,他只身入雒,却能整合各方资源为己所用。


    如此空手套白狼,端的是借势的高手!


    董璜入城之后,便在方悦的带领下登上城楼,来到了张恒面前。


    张恒见他脸色有些不好看,便开口安慰道:“侍中不必悲伤,我保证整个行动会干净利落,很快就会结束。”


    董璜没理张恒,而是转身眺望董卓府邸,目光无比复杂。


    叔父,恕侄儿不孝!


    但为了咱们董氏一门,我不得不如此行事。


    眼看主角悉数登场,贾诩当即大袖一挥,下令道:“传我令,关闭所有城门!”


    “遵命!”


    随着贾诩一声令下,雒阳所有城门悉数关闭。


    至少在城中动乱结束之前,外面的两万大军是不可能参与进来了。


    亲眼看着城门完全关闭之后,贾诩才转过身来。


    “长史,善后事宜要如何处置?”


    “你说的是谁?”


    贾诩似笑非笑道:“长史何必明知故问?”


    今日董卓必死,可等董卓死了之后,王允等一伙人要如何处置,宫里的天子又该怎么办?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张恒俯身眺望着整个雒阳城,声音中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


    “雒阳虽好,却非我等久留之地。朝堂之上,自有忠臣良将,又何需我等担忧。”


    闻言,贾诩顿时皱起了眉头。


    他本以为,张恒这一番谋划,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天子掌控在手中。


    天下虽乱,但汉室已历经四百载光阴,天子的神圣性无可替代。


    如能将其掌控在手中,对于争霸天下,可是一笔很大的助力。


    但贾诩不会想到,这笔所谓的助力,张恒并不想要。


    挟持天子,必然遭人诟病,张恒可不想给自己和徐州留下污点。


    再者,天子现在是助力,等到天下平定之后,可就是阻碍了。


    至于王允等人……


    张恒把目光看向了董璜,“董贼即死,天下皆安,有功之臣不可妄杀,侍中以为如何?”


    闻言,董璜的眼睛当场就红了,拳头也紧紧攥住。


    可张恒脸上却笑意不改,就这么看着他。


    良久之后,董璜长长松了口气,拳头也放开了,对张恒拱手道:“下官明白。”


    张恒点了点头,对董璜露出赞许的目光。


    董卓是国贼,这是天下人一起给定的性。


    既然如此,那图谋诛杀董贼的王允等人,就是大大的功臣。


    功臣不能死,至少不能死在张恒手中,不然将来不好向刘备交代。


    再者,如果放任董璜干掉王允等人,那他将来投靠徐州之后,也必然遭人责难。


    这个道理董璜自然明白,只是心中却还有些膈应。


    张恒伸手,在董璜肩膀上拍了两下。


    “方今乱世,安身立命才是正道。些许私仇,还望侍中目光长远些,如此才能保全家族,安稳一生。”


    “多谢长史开解,下官省得。”董璜再次点了点头。


    董璜都没意见,贾诩自然不会有意见。


    不过通过张恒的决定,他难免窥见了一些苗头……


    天子都不要,张子毅所图之大,简直不可想象。


    不知为何,在张恒的身上,他忽然看到了一丝李儒的影子。


    二人都胸怀广大,算无遗策。却又都谨慎克制,不为私谋。


    但相比于李儒的偏执极端,张恒的手段却更润物无声。


    李文优啊李文优,倘若你能改变心意,如张子毅一般顺势而为,心中志向未必不能成……


    贾诩心中的想法,张恒自然是不知道的,但见诸事皆毕,便笑道:


    “好戏即将开演,走吧,咱们也去瞧瞧热闹。”


    ……


    上东门前。


    眼看午时都过了,百官还在苦苦煎熬,心中已经问候了遍了董卓的祖宗十八代。


    烈日当空,王允等人却是如坠冰窟,心中煎熬。


    越等,他们就越是绝望。


    董贼怎么还不来,莫非真的察觉了我等的谋划。


    就在心理防线濒临崩溃之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突兀的马蹄声。


    王允等人眼睛一亮,急忙向远处官道上看去。


    只见一辆华丽的马车缓缓而来,周边还跟着百余名全副武装的护卫。


    如此醒目的排场,自然极易辨认。


    而董卓的带孝子吕布,则是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的最前列,面色严肃,威风凛凛不可一世。


    董卓,终于还是来了。


    正当王允准备走上前去时,士孙瑞却走了上来,对王允低声道:“子师,贾诩还没到。”


    “什么,他还没到!”


    从一开始,他们就没发现贾诩的踪迹。


    但事到临头,纵有变故也不能反悔,他们只能继续等待。


    可谁知董卓都到了,贾诩却还没来,不禁让王允心中一紧。


    贾诩不在,就代表城中三千禁军属于不受控制的状态。


    现在该怎么办?


    正在二人心中忧虑之时,黄琬走了过来。


    “事已至此,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诛杀董贼,再关闭宫门,下诏封赏贾诩,以安其心。”


    王允点了点头。


    “也只好如此了,走,咱们先去迎接车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