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朱棣的白月光

作品:《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

    走近牢房的纪纲,这才看到披头散发的李蕴山,被关进死牢里,眼巴巴望着他。


    似乎在说,快来救我。


    另外三个狱头和狱卒,像是被行了刑,血淋淋瘫倒在地。


    纪纲庆幸自己来得还算及时。


    否则,一切都无法收场。


    他因此得为朱高煦背锅,被朱棣处置。


    丢官是小,丢命可就大了。


    只见纪纲走到徐妙云面前,不慌不忙地一揖到底,朗声道:


    “微臣纪纲,参见娘娘!上位有令旨口谕,请娘娘速速回宫,有要事相商。”


    徐妙云听罢吃了一惊,“纪纲,你怎么知道本宫在此,还带有上位口谕?”


    纪纲低头哈腰,冷然道:


    “娘娘有所不知,刑部目前暂时有微臣代管,刚才恰好与上位在一起,听闻娘娘进了天牢,便急忙赶来。”


    他这番含糊其辞,让徐妙云也着实猜不透。


    不过,纪纲是锦衣卫都指挥使,见朱棣非常容易。


    朱棣让他传来口谕,也是合情合理。


    “好吧,既然上位有旨意,本宫立马回去,纪纲,这里就交给你了,好好审讯,严惩不贷。”徐妙云嘱咐道。


    “微臣谨遵娘娘旨意。”


    纪纲拱手施礼,低下头暗自得意。


    徐妙云手一挥,在护卫们的簇拥下离开天牢。


    徐钦上马之前,跟送到天牢门口的纪纲对视了一眼。


    双方都是一波眼神杀。


    彼此暗自较上了劲。


    徐钦心里清楚,这个所谓的幕后操纵者,永远也不可能被揭穿了。


    李蕴山他们活不过今夜,纪纲肯定会杀人灭口。


    ……


    皇内城,歆月宫。


    入夜,宫灯明亮。


    这里原是太祖高皇帝的几位嫡系公主,出嫁前的居所。


    现在,成了燕王妃的临时居所。


    待新帝登基,册封皇后娘娘之后,徐妙云才可以正式移驾坤宁宫。


    目前的坤宁宫翻新装饰工程,已接近尾声,过个十日半月的布置一新,就可以迎接新的女主人。


    话说徐妙云先前匆匆回到宫里,听大内总管郑和说,上位正在武英殿觐见众大臣。


    说是姚大师也在。


    “告诉上位,我车马劳顿就先回歆月宫休息去了,有事晚上再说。”


    徐妙云可没惯着谁,朱棣也不例外。


    “娘娘请先回去歇息吧,上位完了事,奴才转奏就是了。”


    郑和拱手道。


    徐妙云点头回到歆月宫。


    她对南京皇宫很熟悉,十二岁起至十八岁,六年间她经常在马皇后身边侍候着。


    歆月宫她最熟悉,平时在皇宫里逗留,她就住在这里,跟永乐、永安公主等玩在一起。


    一回到歆月宫,徐妙云的精神松弛下来,人就感觉困倦起来。


    她让宫女们侍候着沐浴一番之后,便倒在床上睡觉。


    这一觉睡得香,大半天好几个时辰不醒。


    当她醒来时,天已漆黑一片,皇宫里都掌了灯。


    “娘娘,殿下已经来了,他在淑兰殿等你一起用膳。”女官施冬梅轻声道。


    “什么,殿下来了?!”


    徐妙云一惊,呵斥道:


    “你们为什么没叫醒我?”


    “不是…是殿下不让,他说让娘娘多睡一会。”施冬梅连忙解释。


    徐妙云听罢会心一笑,心里头热乎乎的。


    “快给本宫更衣,快点。”她急声道。


    “是。”


    她的两个贴身宫女小云和翠玉,都是从北平燕王府跟随来的,用得顺手。


    话说朱棣。


    这些天把他忙得不可开交。


    登基大典非同小可,因为他在天下人眼里,就是个无耻的篡位者。


    所以,各方面他都得考虑周全,尽量封住天下人的悠悠众口。


    尤其是天下读书人,仕子们。


    七月初一那次祭祖,方孝孺等人辱骂不止,让他怒不可遏,失去理性。


    他将姚广孝的告诫置于脑后,大开杀戒。


    光是方孝孺,他诛灭其十族。


    真真切切的破天荒,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气是出了,可后果很严重。


    由此,不但引来了姚广孝大为不满,还得罪了天下读书人。


    今日,王妃徐妙云返回应天,却出人意料的一顿骚操作,让本就陷入舆论漩涡里的他,更加的头皮发麻。


    武英殿会晤一结束,他急匆匆前往歆月宫,没想到王妃在睡觉。


    他只好在淑兰殿里闭目养神。


    “殿下,让你久等了。”


    耳边响起清脆的问候声。


    朱棣睁开眼睛,瞧见一位身着红色拖曳丝绸长裙的贵妇人,正深情地望着他。


    “哎哟是王妃啊,你睡醒了。”


    朱棣一声惊叫,起身握住徐妙云的纤长玉手,道:“王妃,你瘦了。”


    徐妙云是朱棣心目中的白月光,旺夫的女人。


    他们夫妻二十五载,夫唱妇随,恩爱情深,一般很少分别在一年以上。


    就是朱棣在北疆征战,一般也就是数月、半年这样子。


    可就是这靖难四年,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数。


    自北平保卫战,朱棣击溃李景隆之后,今日相见可是夫妻俩的首次重逢。


    时隔一年有半。


    “夫君,您也消瘦不少,还有了白发。”


    徐妙云伸手抚摸着他的脸颊和额头,眼眶泛红。


    “不碍事,待过了十七日登基大典,一切都会顺理成章。”


    朱棣还是捏着她的手不放,“来…咱们先聊一聊,乘用膳之前这点空闲。”


    “好,夫君坐吧。”


    两人在殿中双人坐榻上左右落坐,宫女送上茶水,点心。


    “夫君,吃块江南糯米糕吧,咱们在北平很难吃到正宗江南美食。”


    说着,她伸出素手捡起一块喂入朱棣口中。


    朱棣张开大嘴,将糯米糕生吞活剥,边嚼边流露出傻傻的幸福表情。


    他习惯于徐妙云在生活上的无微不至。


    靖难以前的那些岁月里,北平燕王府里一家人和睦亲密,风平浪静。


    徐妙云喜欢亲自下厨,为家人们烹制菜肴。


    其中,她的绝活之一就是‘烧鹅’。


    这门烧鹅绝活,是当年马皇后亲自传授。


    不光是徐达爱吃,就是朱棣和他的儿女们,也是同样喜欢。


    “说吧,你今日大清早从江北过了江,进城之后就直接进到徐府,见到你的那头犟驴兄弟了吧,怎么样?”


    夫妻间寒暄完毕之后,朱棣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就开始说起正经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