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伯士还朝

作品:《穿越成褒姒之后

    []


    蒲月十五,伯士还朝。


    宫里宫外张灯结彩,丝竹礼乐三日不歇。


    落日熔金时,夏荷晚风拂过绿波如浪的桃林小院,熙熙然潜入桃林小厨房。


    二三十名宫婢整齐候在门外,里间只姒云、姒洛和木兰木槿四人,有条不紊盛起浓汤,将一颗颗菡萏状的菘菜分装进碗碟里。


    今日之前,申后遣姜沣来问过多次,说是桃林小院离前朝太远,要不要在御膳房另设一处,供夫人备菜之用。


    姒云连连推却,明面上是怕膳房中人不自在,实则是因为她已在影视剧里看过太多相似桥段——经手之人越多,越容易出差错。


    还不如眼下,经手之人皆是亲信,传菜之人皆由她亲自挑选,再一一培训,如是才能将出错的几率降到最低。


    “叩叩叩——”“夫人?”


    吱呀一声响,小屋的门被推开,姜沣出现在小厨房门外,先落落大方施了一礼,而后才道:“夫人,前头即将开宴,只差夫人还没入席。”


    拂面而来的风里若有丝竹袅袅,笑语欢歌,姒云的目光越过她,眺望向灯火通明的三乾殿方向,颔首道:“有劳阿沣,我现下就过去。”


    正是怕出现眼前这般手忙脚乱的局面,姒云一早让姒洛把与宴时要穿的礼袍放去乾和殿东暖阁,如是便能省下来回褒宫更衣的功夫。


    时辰不早,她将收尾之事交给木兰木槿,交代她两人抵达前殿后在偏门外等候,而后才和姒洛疾步而去。


    “夫人,这?!”


    乾中殿暖阁,姒云刚脱下沾了污渍的外衣,忽听身后一声惊喝。


    她转过身看,却见姒洛已取出那袭一早备下的白袍襢衣,满脸错愕,一双眸子瞪得浑圆。


    “怎么了?”走近一看,那襢衣依旧平整如初,只左肩至右臂不知怎么湿了一大片,像是被人故意淋了水。


    姒云一时只觉哭笑不得。


    莫不是朝代太久远,连宫斗的戏码都如此直截了当,上不得台面?


    只不知该夸那人胆大包天还是心细如发,宴席不会因此被打断,可若是等到宴席结束时再想追究,水渍干透,她便没了证据。


    可礼官三令五申今日要穿襢衣进殿……


    “夫人,该如何是好?”姒洛转过身,眼里噙有惊惧。


    看管礼袍本该是她这个贴身婢女之责,只姒云千叮咛万嘱咐桃林小屋才是今夜重中之重,她几人不敢松懈,事事以桃林小院为先,一时竟忘了让自己人守在殿内。


    “莫慌。”


    嘴上如是说,姒云的神情亦有些凝重,绕堂下来回踱了几圈,她停下脚步,转头朝姒洛道:“之前做的莲纹袍可送来了?”


    “莲纹袍?可是夫人,”姒洛上前一步,着急道,“礼官再三关照,今日务必穿襢衣进殿。”


    姒云抬眸望向灯火通明的窗外,心里亦忍不住踟蹰。


    自“试验田”后,她已听过不少流言,说妖妃褒姒肆意妄为,祸国殃民。她虽不太在意,可今日是伯士大人的接风宴,如此大摇大摆藐顾礼法,若是周王被激怒,今日之事又该如何收场?


    “别无他法。”


    迟疑良久,她凝起眉头看着那件湿漉漉的襢衣,摇头道:“你先去拿衣服,等木兰他们到了,我端上菜再进殿。到时就说时辰太赶,来不及换礼袍。快去。”


    “诺!”姒洛搁下襢衣,匆匆而去。


    “系统,”姒云虚掩上殿门,一边细看衣服上的水渍,一边无声呼唤,“帮个忙可好?周幽王恣睢无常,若是一不小心把人惹恼了,你还得重新寻找任务者。”


    「任务期间,任务者享有金身不破的特权。」


    “若是三尺白绫或一杯鸩酒还死不了,岂非更惹人怀疑?”


    「您的妖妃人设已深入人心,奇装异服才符合人设。」


    姒云:“……”


    要你何用!


    *


    “吱——呀——”


    光闪闪贝阙珠宫,郁巍巍画梁雕栋,拂面而来的风里若有酒香馥郁,雅乐绕梁。


    一炷香后,换上莲袍的姒云目不斜视迈过门槛,躬身入内。


    九阶之上,玄衣?裳、鷩冕九旒的周天子端坐正中央,一袭白袍襢衣的申后端坐其右,大腹便便的晋夫人躬坐其左,与申后左右相对。


    申后身后方寸之地,一枝细桅撑起一席流光溢彩的帘幔,帘幔后头依稀映出一道颇具风韵的影子,持重而端方,不动却威严。


    看座次与气度,应是那位以永巷脱簪闻名于后世的宣王齐姜,现如今的太姜。


    殿中’共有龙、虎、凤、龟四柱分立左右,正将堂下以过道为界一分为二。


    左侧是以大宰皇父为首的一众朝臣,右侧是以郑伯友为首的诸侯使节。女眷在群臣和诸侯的座次之后,靠近东西边门。


    喜迎伯士还朝属于「嘉礼」,不同于祭祀所属的「吉礼」那般肃穆无声。


    因礼袍之事耽搁不少功夫,姒云入内时,推杯换盏过数轮,朝臣诸侯称兄道弟,脸上已有醉态。


    生怕惹旁人注意,她将手里的夔龙纹鎏金鼎高举过头顶,眉目低敛,不声不响悄然入内。


    晚风拂过夏夜婆娑,潜入大敞的门廊,逡巡在款款莲步下,摇曳在翩跹衣摆间。


    不知是有人示意还是时辰刚好,一曲礼乐奏毕,四下倏忽悄然无声。


    姒云如履薄冰,一步一顿又轻又缓,不敢左顾右盼,亦不敢停下脚步。


    左右不时响起粗重的喘息声,似憋气许久,倏地想起自己忘了呼吸,间或还有几声杯盘相撞声乱入其间。


    姒云置若罔闻,依旧不紧不慢信步上前。直至周王座前三尺,她停下脚步,高举起泛着银光的鎏金鼎,屈膝跪地:“妾身褒姒叩见大王,大王万年永寿。”


    堂中依旧落针可闻。


    头顶上方光影缭乱,姒云心头打鼓,正不知该不该起身,一声几不可闻的“搔首弄姿”落入耳中,她恍然大悟。


    是夜正宴,堂下贵女大多白袍襢衣,只她一袭浅缥色长衫出尘若谪仙。


    说是为引人注目,又不曾披红挂绿,金簪银钗。衣上莲叶同徐徐而入的夏荷晚风正相衬,每近前一步,都似有莲叶舒卷,亭亭迎风舞。


    伫立堂下时,如瀑青丝随风轻摇曳,耳后一抹菡萏色发带,因束饰之简,更衬得她面若芙蓉,倾城之姿。


    只是再如何清而不俗,雅而不媚,此等衣饰也不合礼节,上不得台面。


    是褒是贬,只在周天子一念间。


    ——满堂皆寂,只等周王一语示下。


    姒云眼帘微颤,抬眸瞟向九阶之上。


    满堂灯火洒落,掠过高高举起的鎏金鼎,跃入她懵懂无辜的眸间。


    四目交汇,旒冠后头的凤眸倏忽展眉。


    “爱妃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