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身死 景琢,若有来生,我不愿再遇见你……

作品:《殿下今天火葬场了吗

    []


    紫宸宫内


    蓉妃退下后,李公公折返了回来,一脸惊讶。


    “沈尚书怎么不在了?”


    景琢披着奏折的手一顿,半晌都没有移开。


    明灭的光影下,他侧脸瘦削,睫毛长长,遮挡住了眸中神色。


    翌日,沈辞面色如常,参与了早朝。


    散朝后,她径自回了府。


    到了府门口,却见到一个不认识的人。


    那人身着一袭异域服饰,不禁让她心生几分戒备。


    他对着她颔首:“沈大人,我有事拜访,勿要见怪。”


    沈辞直接拒绝。


    “我身体抱恙,怕是不能如贵客愿了。”


    本以为那人会识趣离开,可谁知那人却靠近她,低声道:“若沈大人想知道令慈的消息,那便让我进去。”


    沈辞眉毛一挑,到底让他入了府。


    侍女退下后,屋内再无旁人。


    沈辞眸光闪烁。


    “说吧。”


    “不知沈大人手上佩戴的玉镯可是你所有?”


    那人率先发问。


    沈辞低眸看了一下,颔首。


    “那令慈可是十年前去世的?”


    中年男子又问道。


    “你怎么知道?”


    沈辞反问。


    那男子眼中瞬间闪烁着泪花。


    “因为我是你母亲的侍卫啊。”


    “郡主,属下终于找到您了。”


    沈辞声音平静,似是不信。


    “我只听过我母亲是一个平民女子。”


    那中年男子却反驳道:“当年公主私自出宫,来到了大晋,与你父亲相恋,可是身份泄露,大晋皇帝派侍卫追杀公主,于是她只好隐姓埋名生下了你。”


    “可是后来,身份还是被发现了,为了不牵连你父亲,她最终选择了自尽。”


    男子话说出口后,沈辞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她面色露出狐疑之色。


    “你是南萧人?我凭什么相信你?谁知道你是不是南萧故意派来的人?”


    那男子神色依旧镇定,从容不迫地道:“你手上那镯子是南萧皇室世代相传的宝物,里面还刻着南萧王室的图腾,大可一验。”


    沈辞把玩着纤细手腕上的那只镯子,通体透亮,泛着阵阵幽香,翻向内侧,果真有一个印记。


    沈辞心想:难怪。


    自己年幼时,还不到记事的年龄。


    而她自己对于父亲所说的母亲病逝的理由深信不疑。


    事后暗中调查,她也从未想过母亲竟然不是晋人,而是南萧公主。


    她身侧的手缓缓垂下,脑海里的记忆也飞扬起来。


    母亲将她抱在秋千上,将她推的高高的;母亲温柔的教她咿呀学语的事。


    不自觉地,眼眶湿润。


    她情不自禁的问道:


    “我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男子想都没想的回道:“公主她是个极其温柔的人,温柔淑婉,待人极好。”


    男子向她走近,手中的拳头也缓缓握紧了。


    “郡主,当初公主失踪,陛下找寻了好久,可是最终都没有音信,临终前,他还央着如今的陛下日夜搜寻,终于,属下幸不辱命,找到您了。如今陛下,正是您的表兄。”


    沈辞静静听着,并未作声。


    “替我转达我安好的消息。”


    那男子心底有些惊讶,于是试探性地一问:“大晋先帝害了公主,实在可恨,不如我们?”


    谁料少女一记冷眼甩了过来,令他瞬间低下了头。


    “可恨的人已经死了,往事如烟散,再者,你记好了,我是大晋子民,如今南萧与大晋已经议和,难不成你想挑起两国战火?”


    男子浓重的眉头紧锁。


    “可您身上还有一半南萧血脉。”


    “不要自以为是,替我做决定,你若想趁机挑起两国战火,那就休怪我不客气了。你应该知道的,我不是个心慈手软的人。”


    沈辞眸光明亮,不为所动。


    最终,沈辞与那人不欢而散。


    沈辞望着那人的背影,目光悠远。


    “父亲,您放心,我会替您守好这大晋的。”


    ……


    接下来的日子,沈辞与景琢之间可谓是泾渭分明。


    她恪守着一个臣子本分,丝毫不逾矩。


    站在臣子的队伍里,未与他对视半分。


    可是仍旧有人不肯放过她。


    杨大人向陛下禀报。


    “陛下,微臣启奏,沈尚书勾结南萧,通敌叛国。”


    坐在明黄龙椅上的景琢眼眸微眯。


    “杨爱卿所言可是真的?”


    杨明心底还有几分窃喜,昨日他派人监视着沈府,没想到竟有意外收获。


    “自然是有的,臣昨夜无意看见了南萧人进了沈府的门。”


    沈辞双眸平静,宛如一潭死水,没有说话,亦或是根本不屑与他说话。


    “沈大人,杨大人所言是否属实?”


    沈辞站了出来,一袭绯色官袍衣摆轻轻晃动。


    “禀陛下,昨夜臣确实见了南萧人,不过臣并没有通敌叛国。”


    “所为何事?”


    景琢继续问道。


    沈辞眼睫低垂。


    “一些无关紧要的事。”


    “无关紧要的事罢了。”


    沈辞不想说具体所为何事。


    “看来沈大人是心虚了?”


    杨明冷哼一声,趁机插话。


    江晏出来,为沈辞撑腰。


    “我竟不知,杨大人散朝后,不是回府,而是暗中派人盯梢沈大人,真是好手段。”


    杨明自知理亏:“你…陛下,臣这里有沈辞与南萧的来往书信。”


    沈辞似乎是厌倦了这些尔虞我诈,她静静地望着龙椅上的那位,唇角含着一抹笑意。


    “陛下,若是我说我没有,你信吗?”


    只见帝王依旧是一副雍容矜贵的模样,浑身散发着一股冷峻的气息。


    “证据确凿,你还有何抵赖?”


    沈辞蓦地自嘲一声,浑身的力气都好像用尽了般。


    “来人,将沈辞押入天牢,没有孤的允许,谁都不能前来探望。”


    景琢藏在龙袍里的掌心收紧,冷声道。


    “不必了,我自己去。”


    沈辞声音清冷,额头依旧高昂着,每一步,都是大家闺秀的风范。


    ……


    “陛下,您用些汤吧。”


    □□将食盒打开,将一碗汤递到他面前。


    景琢眉心一皱,冷不丁的开口。


    “牢里可有话传来?”


    □□知道他是在问沈辞。


    “没有。”


    景琢的眸光闪烁了下。


    也罢。


    景琢望着桌案上大半要求以通敌叛国之罪赐死沈辞的折子,漆黑的眼睛里没有一丝光亮。


    他竟不知,这些人竟如此的一致。


    而牢里的沈辞,并未受刑,而是被安排进了一间还算干净整洁的牢房。


    她自从进来后,一句话也没说。


    只是静静地望着牢房里艰难映入的一束日光。


    少女侧脸温婉,宛如不经意落入凡间的仙子。


    白皙如玉的脸庞上沾着些淡淡的草灰,可是丝毫不显她的狼狈。


    她的背脊挺直如松,自带一身傲骨。


    “郡主,您若想出去,属下救您出去。”


    那个南萧人又来了。


    沈辞语气淡淡的,“不必了,这里有重兵把守,你非但救不出我,还会折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