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十二章心悦之人

作品:《前夫你不冤

    《前夫你不冤》全本免费阅读 []


    崔氏表情一僵,沉默片刻。


    顾瑶条理清楚,对崔氏说道:“温氏给你的银子,你如数退回去。让我大哥,此刻就去县城请个好大夫来。”


    “这里有二十两银子,够了吧?”顾瑶把荷包重重扔到顾平怀中。


    “你哪里来这么多银子?”崔氏心中欢喜。


    “方既毓近日回来过,这银子是他给我的。大嫂如果想要更多,便不能听外人指使。”


    为了稳住崔氏,顾瑶只好用方既毓这个借口,在崔氏没发现端倪前,只能拖一时算一时。


    “妹妹放心,我们一家人,自不会为了外人和妹妹吵,还愣着做啥去吧。”


    崔氏抖了抖荷包,才信了顾瑶的话,让顾平去叫大夫。


    顾瑶知道,空手套不到白眼狼,她此次不给银子,凭自己一人救不了她娘。


    天黑之前,终于等来了大夫,那大夫望闻问切一番,道出病症。


    “脑袋磕到了要害处,加之淤滞有阻,又在脑中,只能慢慢调理。”


    顾瑶眼眶红肿,问道:“大夫,那要调理多久,我娘要多久才能醒过来。”


    “少则两三年,多则……就得看她的造化了。”


    顾平把大夫送走后,一家人都陷入了沉默。


    崔氏哭丧着脸,就不乐意了,“那得用多少银子,我们家可没这么多的家底,不治了。”


    “平儿媳妇,你娘为了这个家省吃俭用,你不能昧良心呀。”顾父终于听不下去,反驳出声。


    崔氏当场就甩了脸子,“良心有何用,你有银子你治。”


    “娘的病我来治,我带她回县城。”顾瑶坚定应下。


    崔氏自然没意见,自己甩开一个麻烦,何乐而不为。


    “瑶瑶,你一人怎么忙得过来……”


    顾平见顾瑶有了身孕,还要照顾自己娘,不忍心让她一人承担,想让她留在家里,还没开始劝,崔氏就堵住了他的嘴。


    “闭嘴,既然瑶丫头都说了,便没你啥事。”


    晚上顾瑶睡在罗氏旁边,隔壁的顾父偷偷哭泣了半夜,自己女儿怨自己无用。


    儿子又做不了主,如今就连自己老婆子,也要和女儿离开自己了。


    他一人留在这里,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有的是气受。


    顾瑶也是一宿没睡,她恨过自己父亲无用,更恨他忍气吞声,可静下来想想,他自从生病后,一直活在自责中。


    他不敢说自己儿子,是因为一家的口粮要靠他挣。


    他不敢说儿媳妇,是怕崔氏跑了,两个孙子可怜。


    顾瑶记得小时候,顾父还没得病时,经常带着她和自己姐姐去外村看皮影戏,给她们买桂花糖吃。


    自己姐姐被人领走后,他病情加重,顾瑶经常听他夜里自言自语说‘对不住’。


    他虽然身子不好,还要吃药,却能陪伴自己和娘亲,还能帮忙照顾她娘。


    心中也暗暗下了决定。


    顾瑶披着外衫起身,推门走了进去。


    就见她爹爹根本没上炕头,窗缝中透进来的月光,正好照见他满脸的泪水和满头白发。


    听到推门声,顾父惊慌失措,忙擦眼泪。


    “爹。”


    顾父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瑶瑶,爹爹没用总是拖累你们,以后可苦了你。”


    “爹,你愿意和我去县城吗?”


    顾瑶有些不确定,在她爹爹心中,顾平和这个他所谓的家,便是他的全部。


    顾父沉默半天,才说了句:“爹……不能拖累你,你养不起我们两人。”


    “那如果,我说我养得起,你愿意和我去县城吗?”顾瑶不死心,继续追问。


    顾父眼中燃起希望,“我跟你去。”


    她笑了笑,弯腰擦干顾父脸上的泪痕,“那好,明日我们就回县城。”


    不经意间,顾瑶觉得自己又有家了,又有爹娘了。


    至于状告她六婶母温氏,她也没有停歇。


    回到县城,抽空就往衙门跑。


    衙门的县令根本不理会,县衙的衙役们,连衙门都不让她进,想打听县令的情况,


    还得给银子,敲鼓还没给银子有用。


    后来,还是上次见过面的杨捕快,悄悄告诉她,温氏哥哥的儿子今年中了秀才,加之温氏娘家有钱,有意与县令家结亲。


    两家就差选日子定亲了。


    为此,顾瑶就算敲破堂鼓,也没人理她。


    前几日她来第一次,县令的人就对温氏通过气了。


    县令老爷,只会见她来一次,让人赶一次。


    下面的人也不明说,就让顾瑶一次次掏银子,只说等县令老爷有空,会通报。


    起初,杨捕快对顾瑶是有那份心思,无奈顾瑶不中意他,他心中有气。


    如今见她义无反顾地为自己娘告状,心中也起了敬佩之情。


    又看顾瑶微微有些隆起的肚子,不但没为自己差点成为便宜爹生气,反而怜惜她不容易。


    “顾娘子,你还是回去吧,你有多少银子给他们掏。要不然还是与她家私了,还能有一笔银子,为你娘看病。”


    顾瑶一脸决绝,“多谢杨大哥提点,我与温氏只有仇,没有私了一说。永州告不了,等过一段时日,我便去长安。”


    “去长安又能如何,这天下的乌鸦都一般黑。没有人真正为你伸冤屈,他们只认银子和人脉,正经路数根本走不通。”


    顾瑶无言以对。


    转眼间长安初冬来临。


    早朝后,方既毓随章德帝到了宣明殿。


    虽说他隶属中书省,可明眼人都知道,他是皇上的近臣,许多奏折,章德帝都会直言不讳地让他先看。


    并让他私下给些意见,毕竟这些重要奏折到了六部,就等于到了萧鸣鹤的手上。


    为此引来中书令黄裴的不满。


    他经常私下,让方既毓起草这诏令,那诏令,都是些无足轻重的文书。就是想让方既毓少与皇上接触。


    不然,他这个萧丞相的党羽,就太不称职了。


    起草这些诏书,对方既毓来说易如反掌,三下五除二就能书写一份。依然拦不住方既毓进宣明殿的脚步。


    “爱卿你看,这份折子,是户部一位员外郎呈上来的。真正的国库进账空虚,光是大魏的盐产,就能支撑起大魏一半的开支,如今全进了他一人手里。”


    方既毓翻阅一看,折子上面触目惊心的数字,也忍不住一阵寒心。


    “皇上不必动怒,此事还得从长计议。这位员外郎皇上以后可以重用,为了不打草惊蛇,这份折子皇上还得留下来。”


    “这样的好臣子,朕自会重视。盐产一事,既毓可有好方子。”


    “此事得费些时日,臣会竭尽全力。”


    “好,有你这句话,朕就放心了。”


    这时外面传来阵阵女眷们的嬉戏声,章德帝眉头微蹙。


    身边近侍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