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第 8 章

作品:《至权

    []


    远处忽地一阵喧哗。


    慕时泽皱眉看向营地外,一辆马车缓缓走近,几个将士围了上去。


    李启撩开帘子走了出来。


    慕时泽看向他身后的轿厢内,里面似乎没有其他人了,他垂下眼眸。


    阿姐没来。


    也是,这边这么乱这么危险,还是不来比较好。


    他宽慰着自己,心头却涌起一阵失落和心酸。


    其实阿姐也没把自己看得多重吧。


    他发着呆,自嘲一笑。


    白笙落看着在营地外慷慨激昂的李启,一个白眼翻过去,


    “什么忙都帮不上尽添乱。”说着把手中刚换下来的纱布甩到慕时泽身上。


    慕时泽沉默地看着突然出现的纱布,胸中烦闷莫名其妙地一扫而空,他抬头:“为什么说是添乱?他来这边不是刚好可以振奋士气吗?”


    白笙落俯身,两人目光陡然对上:“振奋士气不一定要来现场,更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来战场,本来人手就不够,还要抽出一堆人去听他讲什么破道理,”


    她直起身来,嗤笑一声:“不就是想展示一下自己有多爱民多关心战事,好为他夺嫡做好铺垫嘛,真是无聊。”


    哪有人会在人多眼杂的营地里说这种事情的?


    慕时泽趁机把纱布扔回去,提醒道:“郡主,慎言。”


    白笙落瞪大双眼看着自己怀里的纱布,拿纱布抽了他一下:“不成礼数!”


    她瞪了慕时泽一眼,恰好营内胡将军正在叫自己,便抬脚向将营走去。


    慕时泽若有所思的看向李启。


    只见他在众将士的簇拥下又上了马车,马夫挥鞭,甚至没有进营地,马车便掉头离开。


    翌日,西洋军势如破竹地攻进大俞阵营。


    看着眼前城门大开、寂静无声的城池停下来脚步。


    将士们纷纷议论,犹豫不前。


    领头将军谨慎的往前走了走,让旁边两个将士上前探路。


    两人一步一顿的走进城门,探头探脑地看了看,转身大喊,


    “没人!”


    将军大喜,喊道:“小小中原人已经吓破胆了!大家拿下这座城!”


    将士们闹哄哄地冲进城内。


    突然大路中央一声裂开的巨响,西洋人不约而同地停下动作。


    中间道路上的土微微颤动,将军大骇,喊道:“快躲开!”


    刹那间,尘土飞扬,巨响轰天。


    埋在地里的火雷猛的炸开,巷子里响起了震天动地的呐喊声。


    西洋人阵脚大乱,大吼着“有埋伏”,便慌里慌张地往城外撤去。


    很快,城内再次空无一人。


    江一看着落荒而逃的西洋军,嗤笑着带兵离开。


    他们的任务从来不是抵御西洋军,而仅仅只是骚扰他们。


    西洋人逃出一里地才反应过来,大俞军队迟迟不追,必然是在虚张声势!他们根本没有多少人!


    想通了这点,他们又气势汹汹地返回,见城内又是之前一样的寂静,


    西洋将军不屑地笑道,“他们肯定藏在什么地方,给我搜!”


    地毯式的搜查持续了将近一天。


    而这城内根本什么都没有。


    被耍了。


    西洋军一无所获地坐在地上休息,哀声怨道。


    而此时,大俞军队已经行至江北,有年纪小的士兵问江一:“我们为什么不在城内继续埋伏?”


    江一莫名其妙地看他:“谁没事在城里埋伏?吓吓他们得了。”


    西洋军一路向北,一个人影都没见着倒是碰了好几处土地雷。


    他们灰头土脸的出来,憋着气北上。


    一路上骚扰不断,时而是突然爆炸的火雷,时而是山路上被掩藏起来的大坑,又或者是不知何处飞来的火箭,一把烧到粮草上。


    西洋军不堪其扰,冲过去却一个人也找不到。


    九月十八。


    西洋军一路“打上”大沽口,却提心吊胆地累个半死,而守军精神抖擞全副武装地待战。


    在西洋军被虚虚实实的招数扰的心神不宁的时候,慕、白二人已经悄悄的去了不远处的浔州城。


    “之前还没问你,为什么这么赶着来浔州?”慕时泽跟在白笙落身后问道。


    “那我还没问你呢?我来要浔州你跟着干嘛?”白笙落没好气的呛道。


    “我那是担心你一个人出去有危险,就想来帮帮忙,”他顿了顿,问道:“而且你不在,他们大沽口怎么打?”


    白笙落脚步不停,转过头来认真地看着慕时泽:“战争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胡将军领兵数十年,经验比我丰富的多,昨晚只是因为他一心死扑在守壁江上,才做出了那样的战略。但是你不能质疑他的能力,大沽口,包括一路上的合理撤退,他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安排。我相信他,你也应该相信他。”


    正说着,两人便到了来浔州的目的地,浔州米铺。


    壁江被夺,沦陷之地的百姓必然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白笙落其实在西北见过很多,最是清楚他们到底需要什么。


    粮食才是让他们撑到山河收复的根本。


    而最近的富饶之地,便是浔州。


    白笙落本向直接传浔州粮官征收粮食,但她很快放弃了,


    一来,粮官收购管理的粮食是官家所有,留着的都是浔州百姓的救命之粮,官家不可能大量挪用。


    所以收购此粮得一层层申请一层层审批,等拿到手再运到壁江中下游,百姓早饿死了。


    二来呢,除去肯定动不得的粮食,能申请下来的远远不够。


    粮官为了筹齐余量,多半会大量征收百姓屯粮。


    为了一方百姓让另一方百姓受苦,这算什么道理?


    于是乎,白笙落日夜兼程,直接来了浔州最大的米铺。


    在这里收购粮米的话,有钱即可。


    两人踏入米铺,大刀阔斧地要了几乎是所有的粮米,


    老板为难地笑笑,“二位客官,你们把我这粮都买光了拿去江南,我这生意还做不做了?”


    白笙落皱眉:“我可以加钱。”


    老板叹了口气,压着嗓子说道:“我就明说了吧,你们也知道,江南那边出了战事,谁知道那假洋鬼子什么时候打到浔州来?我这粮米是留着到时候卖的。”


    白笙落看着老板贪婪的嘴脸,立刻懂了。


    她毕竟是大俞郡主,若是与百姓发生什么大的争执,传出去了实在会有损自己的名声。


    所以只能用朝廷稍微压一压了。


    她连连冷笑,正色道:“古时列国纷争,尚有移民移粟;而今天下一统,何来的浔州江南?如今江南沦陷,百姓水深火热,而你却想着为私利囤积粮米,见死不救。可是不满江南,不满朝廷,妄图为斗米之利分裂大俞?”


    商业纠纷上升到政治高度对普通百姓来说是非常惶恐的事情。


    老板根本来不及细想,连连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