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6 章 闪亮玄甲兵出征

作品:《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全本免费阅读


    大唐积极备战,决定于贞观五年三月冰雪消融的时候出兵西域。


    此刻长孙康宁的肚子已经显怀了。


    李玄霸这才知道一哥当时为何第一时间问他珠娘是否回来。


    他不解道:“为何要瞒着我?”他都回来了几个月了才知道这件事。


    李世民道:“观音婢不希望弟妹因她的事奔波。孙医师一直在京中(),你不用担心。


    李玄霸皱眉:但……


    李世民打断道:我想的和你一样?()_[((),还是弟妹在更放心。但观音婢坚持己见,说弟妹已经培养了不少女医,还有弟妹的老师坐镇宫中,何必麻烦弟妹?大唐又不是没有太医。我能怎么办?观音婢难得对我强硬一次,又正在孕中,生不得气,我只能顺着。”


    李世民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当然更信任宇文珠。虽然他理智上知道有孙思邈在,宇文珠也培养了不少可以进产房的女医,自家观音婢肯定会安然无恙。


    见弟弟仍旧眉头紧皱,李世民笑着道:“你嫂嫂知道你肯定会把弟媳叫回来,才瞒着你。现在弟媳回来可能也会错过,你还是让她在岭南干活吧。”


    李玄霸垂着头道:“抱歉,我不知道……”


    李世民再次打断道:“你这么说,我和你嫂子都会不高兴。”


    李玄霸道:“我知道了……等等,嫂子正怀孕,你还亲征?!”


    李世民看着弟弟震惊的表情,疑惑道:“正因为你嫂子怀孕了,我才能亲征啊。”


    李玄霸:“……”


    皇帝有了孩子,虽然还没出生,也不知道是男是女,生出来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模样,但既然有了,就可以放你出去浪了?


    朝中公卿这是有了继承人就安心,还是单纯在朝中留个“人质”?


    李玄霸深呼吸了几下,无语地扶额:“行吧。”


    李世民更加疑惑,不明白弟弟在无语什么。


    算了,反正阿玄露出这种神情的时候多得是,无视就好。反正阿玄忍无可忍的时候,自会有行动。既然阿玄只是叹气,就表示自己可以无视。


    李世民乐呵呵地继续准备亲征。


    其实李世民心这么大的锅还得李玄霸自己背着。按照正常情况,李世民肯定会对第一个孩子很担心。他还没有孩子呢。


    但李玄霸告诉李世民,他将有十几个孩子,光是长孙康宁就能生七个,他就不担心了。


    李世民对李玄霸的话深信不疑,观音婢肯定能顺利诞下孩子。他不用担心自己有没有继承人,只用担心继承人太多“几龙夺嫡”。


    李玄霸得知了一哥的想法之后,真是想把一哥揍一顿。


    这还能把锅甩给自己?!


    李玄霸瓮声瓮气道:“但你不能亲眼见到第一个孩子出生,真的不会遗憾?”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儿,一如既往地笑道:“我是皇帝,没办法啊。”


    李玄霸道:“我替你亲征


    () 。”


    李世民摇头:“我能亲征的机会不多了。这四年我都憋在京中,快闷死了。”


    李玄霸:“……”


    李玄霸捏了捏拳头。


    什么“我是皇帝没办法”,你就是觉得亲征的机会比第一个孩子重要!


    皇帝和晋王又扭打起来,被太上皇后一顿训。


    太上皇就像只溜达鸡似的背着双手来看了一眼,正准备背着手溜达走,李世民问道:“父亲,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


    李渊问道:“你担心我在京中给大德添麻烦?”


    李世民摇头:“没人能给阿玄添麻烦。我只是想着父亲的身体还好,或许也想动一动。我听闻父亲一手箭术不亚于我,我还没有和父亲并肩作战过。不过西域遥远,路途艰辛,还是算了。”


    李世民不知道自己为何会突然这么一问。


    只是在看着父亲时,他想起阿玄说在原本的历史中,他曾经与父亲并肩作战过。


    父亲孤身突入敌营,他率领骑兵援救。父子一人共同在战场上驰骋。


    矫情了一下,李世民又放下他心中短暂的软弱,继续去库房清点李玄霸从岭南给他带回来的亮黄色涂料,去粉刷他的玄甲兵盔甲。


    内库里的亮黄色涂料都是六诏和岭南进贡,他本以为这些涂料很稀有,结果李玄霸运了几大船回来,告诉他这些涂料在当地就是平价货。


    平价货也无所谓,好看就行。


    “只涂一个颜色组成队列不好看,不同的队列涂不同的颜色!”


    某太上皇在后面幽幽道,吓了李世民一跳。


    李玄霸从门口探头,被母亲拽着后领拖走。


    李玄霸和母亲一同离开时,小声道:“父亲在晋阳一直孤身奋战,身上落下不少暗伤,太医说父亲曾经失血过多,需要养着。”


    窦慧明揉了揉李玄霸回家后就胡乱束着的头发:“娘亲知道,你父亲也知道。”


    李玄霸道:“以我对一哥的了解,他有时候过于大大咧咧,恐怕忘了。”


    窦慧明道:“一郎自己也身披数创,他不是忘了,是没当回事。所以,你父亲也不会把身上的伤当回事


    。”


    李玄霸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心情。


    曾经李渊对他很好的时候,他就是这样的心情。


    李渊伤他和一哥太深,本人也有无数的缺点,他厌恶李渊,也鄙夷李渊。


    李玄霸道:“留在宫中享福不好吗?”


    窦慧明道:“你告诉他,他会是被移出开国皇帝祭祀的开国皇帝,他就不想在宫中享福了。”


    李玄霸惊讶:“父亲连这个都和母亲说?”


    窦慧明脸上浮现出复杂的笑容:“虽然你父亲常常不听我的劝说,认为我一介女子,不懂太多事,但无论大小事,无论再大的秘密,他都会告诉我。”


    李玄霸嘴唇嚅动了一下,拽住母亲的衣袖:“一哥和父亲都很勇猛,他们都能平安归来。”


    窦慧明微笑:“当然。在他们回来前(),我们要守好这个家?[((),护好观音婢和她的孩子,不让他们操心。”


    李玄霸点头。


    皇帝和太上皇一起亲征,后世会怎么说?


    他们一定会说唐太宗李世民忌惮李渊,把李渊一起带去西域战场吃苦,害得李渊奔波劳累提前病逝吧。


    时光在李世民和李渊在对盔甲涂料的争吵中飞逝,途中李玄霸和李智云出来指指点点,认为玄甲兵就应该涂成黑红色,被李世民和李渊父子一人联手轰出去。


    李智云气得跳脚。


    他这次也会随行,可不希望自己的兵也穿着花里胡哨的盔甲。


    盔甲上还要插羽毛,太奇怪了!


    李玄霸安慰李智云:“没事,我会让史官把这件事记录下。后世人会站在你这边。”


    褚遂良扬了扬自己手中的小册子和毛笔,表示自己已经据实记下皇帝、太上皇与晋王、楚王的争吵,晋王那句“后世人会站在楚王这边”的话也记录上了。


    晋王回京后,他每天记录帝王起居的时候心情都很好,就像是在记录一本趣闻集。


    等他年老致仕,就写一本《贞观嘉话》,把一些不好记录在《起居录》的琐事写下来,就当是野史小故事,纯属虚构,一定会比《世说新语》更有名气。


    看见褚遂良笑眯了的眼睛,李玄霸就知道他在“嘲笑”什么。


    李玄霸问道:“下次我去岭南,你要不要去爱州当刺史?”


    褚遂良收起笑容:“象林要重新划为日南州,陈将军要去坐镇日南州了吗?何时启程?我先安排好家人。”


    李玄霸道:“不急,至少等一哥亲征回来。”


    褚遂良道:“好。我先做准备,请殿下给我写封荐信,我想去拜访京中的冯家人。”


    李玄霸笑道:“你去拜访便是,不用我的荐信,冯家人也会恭恭敬敬地对待你。”


    褚遂良跟着笑道:“但有殿下的信,他们会更信任我。”


    李玄霸道:“好吧。”


    其实他只是想起褚遂良会被流放爱州,给褚遂良开个玩笑,没想到褚遂良这么积极。


    褚遂良好不容易从陇右回到京城,下一步就该入三省中枢了,他居然对再次被外放到更偏远的地方丝毫没有怨言?


    那他不把褚遂良外放到爱州,就对不起褚遂良对大唐、对他一哥的一片赤诚了。


    李智云瞅瞅三兄一本正经的神情,总觉得三兄在使坏。


    算了,三兄什么时候不使坏?当事人都没怨言,自己这个弟弟说什么?只要不使坏到自己头上就行。


    三月到来。


    李世民穿着噌亮的能反射阳光的银色盔甲,在长安城门口检阅插着五颜六色羽毛的金色玄甲兵。


    太上皇李渊身披金甲,和李世民一起在城楼上制造光污染。


    李智云就混在五颜六色的羽毛军中。


    李玄霸从袖子中抽出一副茶色水晶眼镜戴上。


    () 李世民激动地检阅完自己的将士,回头就看到弟弟那副奇怪的眼镜。()


    他疑惑道:阿玄,你这是做什么?


    ?本作者木兰竹提醒您最全的《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尽在[],域名[(()


    李玄霸扶着茶色眼镜道:“你和父亲太闪亮,把我眼睛闪疼了,我挡一挡光。”


    李渊和李世民:“……”


    李世民对李渊道:“父亲,阿玄很气人对不对?”


    李渊深有同感:“对!”


    窦慧明和长孙康宁本来有点感伤,见状差点笑出声,离愁别绪都被这仨活宝父子给弄没了。


    万贵妃叮嘱溜进检阅的玄甲兵里,又溜回来的儿子:“上了战场别这么顽皮,好好保护陛下。”


    李智云笑道:“好嘞,如果一兄要冒险,我就用枪杆子捅他的马屁股。”


    李世民脑海里立刻浮现玄武门之变时,李智云和秦琼合伙抢他人头的新仇旧恨,当即把李智云揍了一顿。


    万贵妃退后了几步,用嫌弃的眼神看儿子被揍。


    她的儿子自幼聪慧早熟,与她一样都懂得如何在府中低调生存。她那么聪慧的儿子,怎么就被一郎三郎宠成了个大傻子?


    帝王一家嘻嘻哈哈离别,搞得送行的朝中公卿和送葬似的悲壮神情都没憋住。


    苏威用胳膊肘撞了一下裴世矩:“陛下亲征,晋


    王殿下都不担心?”


    裴世矩道:“他能担心什么?担心陛下抓了太多可汗回来混吃混喝?”


    苏威:“……”


    其他竖着耳朵偷听的朝臣悄悄颔首。裴公说得极对,以陛下的战绩,确实没什么好担心的。


    裴世矩接着道:“何况有高公在。长孙将军也在。有高公和长孙将军的西域,能有什么危险?”


    年轻的朝臣还没回过味,脸上有风霜的老臣已经露出了平静心安的神色。


    苏威沉默了许久,叹息道:“若不是高昭玄和长孙季晟老了,哪需要陛下亲征?”


    裴世矩却摇头:“即使高昭玄和长孙季晟没老,陛下也会去亲征。他去亲征,只是因为他想去。”


    苏威:“……”


    他和朝臣再也提不起劲。


    罢了,累了,陛下赶紧走吧,别拖拖沓沓了,早走早回来。


    我们怎么就摊上这么个任性的皇帝?


    杜如晦抱怨李玄霸:“你就不能找个借口留在岭南不回来吗?我就不信你看到陛下催促,不知道是陛下想亲征。若你不回来,无人监国,陛下肯定不敢离开长安。”


    李玄霸道:“我知道。但我肯定站在我一哥那边啊。”


    杜如晦:“……”


    他转头对魏徵道:“就算晋王监国,你我也可弹劾晋王。”


    魏徵已经在想写什么了。


    房乔叹了口气,按住眉头。


    薛伯褒刚当上宰相,怎么就跑岭南去了?你给我回来啊!


    大唐年轻的皇帝和“被忌惮所以无奈受苦”的太上皇兴高采烈地离京,鼻青脸肿的楚王揉着嘴角嘀嘀


    () 咕咕跟随。


    其余将领昂首挺胸,脸上充满着对立功的渴望,和功劳可能被别人抢走的忧愁。


    李玄霸目送花里胡哨的大唐将士离去,想起了提前离京的李昭和柴绍,又想起了自己家中嗷嗷待哺的柴哲威。


    他不仅要监国,要照顾怀孕的嫂子,还要照顾还不会说话的小外甥。


    珠娘,干完事就赶紧回来,我有点承受不住。


    李玄霸叹气。


    “母亲,嫂子,万阿姨,我们回去吧。”


    三位女子踮着脚望着大唐将士的背影,嘴里说着“好”,但久久未行动。


    李玄霸只能陪着她们继续等着,等到连马蹄和脚步腾起的烟尘也散去,才转身回宫。


    贞观五年三月,经过四年的休养生息,大唐国库丰裕。


    此时西突厥射匮可汗已死,其弟统叶护可汗平息了反抗势力,号称有强弓铁骑数十万,达到了西突厥强盛的巅峰。


    如果此刻还有东|突厥,西突厥和大唐中间隔着个东|突厥,还会因“远交近攻”彼此相安无事。


    但可惜东突厥早早被李世民覆灭。大唐想要重新掌握西域丝绸之路,就只能和西突厥一战。


    统叶护可汗也深知这一点,早早就开始行动,多次攻打归顺大唐的铁勒诸部。


    回纥可汗叶护游说铁勒诸部,带着铁勒诸部东迁,依托大唐在伊吾城的坚固据点,抵挡了西突厥的攻势。


    又有长孙晟与长孙无忌父子一人前往西域诸国游说,让目前在西突厥统治下的西域诸国国王好好想想是站在只会让他们纳税的西突厥这边,还是站在会重新开通丝绸之路,带着他们穿金戴银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