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选派赈灾大臣

作品:《嫡女风华

    屋内一时寂静,只有檀香袅袅升起。秦锦霞沉默许久,才幽幽开口:"宗族本该血脉相连,互帮互助。可这些年来,他们如同水蛭般吸食秦家血肉,遇难不帮,反倒落井下石。若能与玄州宗族断绝关系,倒也是一桩好事。"


    "此事我自有安排,你且安心养胎。"秦望溪递过一杯温热的参茶。


    "那些老东西,真敢在郡主府门前撒野!"秦锦筠怒气冲冲地闯入清辉院,一张小脸涨得通红。


    秦望溪见妹妹气急败坏的模样,抬手示意夏杏:"去给四姑娘上杯菊花茶,消消火气。"


    "他们实在太不要脸了!"秦锦筠一屁股坐在绣墩上,愤愤不平地抱怨道,"那些人居然还敢提祖宗血脉,真是可笑!"


    秦望溪听着妹妹数落宗族众人的不是,嘴角勾起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闹得越大,日后告罪祖宗自除宗族,才不会被世人诟病。"


    正说话间,夏杏匆匆进来:"郡主,玉露来回了!"


    "进来吧。"


    玉露手捧一封信笺,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二姑娘,您吩咐买的东西买到了,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去吧,路上当心。"秦望溪叮嘱不想走的秦锦霞,突然又唤住转身欲走的玉露,"二姑娘有孕在身,可要用在保护主子上。"


    "听郡主的,我一定照办!"玉露拍着胸脯保证。


    "不,你要听二姑娘的话。"秦望溪语气坚定。


    "二姑娘对玉露好,玉露定当尽心伺候!"玉露眼中闪过感激之色。


    待玉露扶着秦锦霞离开后,秦锦筠迫不及待地凑到姐姐身边:"二姐有什么急事?"


    话音未落,下人传来通报,说大长公主身边的冯勇来府求见。秦望溪眉头微动,定是为玉润大饥荒之事。


    "请他们来清辉院吧。"她淡淡开口。


    清辉院内檀香袅袅,不时传来几许桂花香气。


    秦望溪望着庭院中那株开得正艳的风夭。


    "郡主,冯公公到了。"夏杏轻声在身后禀报。


    秦望溪收回目光,转身看向恭敬行礼的冯勇。


    "冯公公不必多礼。"她柔声说道,示意冯勇起身。


    冯勇仍保持着谦卑的姿态:"老奴是来向郡主复命的。长公主让老奴将这些日子查探到的消息都告知郡主。"


    他从怀中取出一叠纸张,恭敬地递上前。秦望溪接过,随意翻看了几页,不由得眉头微蹙。


    "辛苦冯公公了。"她目光落在冯勇脸上。


    待冯勇退下,一直安静立在一旁的秦锦筠终于忍不住问道:"长姐,二姐送来的消息远不及这冯公公调查的详实,为何不留下他?"


    秦望溪走到茶案前,慢条斯理地为自己斟了杯茶。热气氤氲中,她轻声道:"忠臣不事二主。冯勇此人,忠心是忠心,却不该为我所用。"


    秦锦筠还想再问,却被姐姐温柔地打断:"留在祖母身边的小七有他照看着,也算是多一重保障。"


    说到这里,秦望溪眉间又添了几分忧虑。比起宫闱之事,更令她担忧的是玉润的饥荒,饿殍遍野。前世竟从未听闻此事,而今四府同时告急。


    皇宫大殿内,君主正被剧烈的头痛折磨得难以自持。冰镇的帕子已经换了数次,却丝毫不见好转。


    "简直荒唐!"他将手中的帕子狠狠摔在地上,声音因愤怒而颤抖,"竟敢瞒报灾情!沈华德,给朕凌迟处死!"


    跪在殿下的官员们噤若寒蝉,没人敢抬头看向龙椅上的君主。


    户部尚书魏勇德壮着胆子上前道:"君主息怒,当务之急是选派赈灾大臣。此次灾情严重,需皇族出面安抚民心。"


    太子站在一旁,面色凝重。这绝非什么美差,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民变,甚至可能成为被百姓记恨的对象。


    "父皇,儿臣举荐三皇叔。"太子小心翼翼地开口,"三皇叔清廉仁善,定能将此事办得妥帖。"


    君主猛地睁开眼,恼怒地瞪向太子。


    太子连忙解释:"儿臣并非推脱,实在是因无赈灾经验,恐贻误大事。儿臣愿随同前往,但需有经验之人主持。"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显示了忠心,又巧妙地避开了责任。


    "太子乃国之储君,岂可涉险!"君主闭目靠在椅背上,声音中带着疲惫。


    魏勇德沉吟片刻:"微臣倒有几个人选,只是这等大灾,实属罕见......"


    提起大灾,君主不由想起了前皇后秦韵芝为救云州百姓而殒命的往事。


    记忆中那个温婉贤淑的女子,最后却倒在了饥民之中。想到这里,他的眼眶不禁泛红。


    太子敏锐地捕捉到父亲的情绪变化,忽然道:"父皇,楚王虽有过错,但此次可让他戴罪立功。"


    "确实合适。"魏勇德立刻附和,"楚王殿下亲赴灾区,更能安民心。"


    君主略作思忖,点了点头,又问:"主事之人呢?"


    "武将可用雨登峰,此人能征善战,又懂得体恤百姓。至于文臣......"魏勇德斟酌着用词,"郑明远较为合适,此人做事谨慎,且有赈灾经验。"


    "就这么定了,退朝吧。"君主揉着太阳穴,对身旁的公公说道:"去芝贵人那。"


    走出大殿,太子暗自松了口气。很快,赈灾诏书便传遍了朝野。


    秦望溪知晓赈灾诏书内容后,站在院中的回廊上,心中愁绪难解。


    秦锦筠捧着一盏热茶走来:"长姐,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这场灾荒。"秦望溪接过茶盏,目光深邃,声音渐低。


    "长姐是在担心楚王吗?"秦锦筠小声问道。


    秦望溪摇摇头:"我担心的是那些无辜的百姓。"她顿了顿,"不过楚王此行确实危险,朝中暗流涌动,这次赈灾怕是会成为各方角力的战场。"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银霜面色凝重地走近:"郡主,刚收到消息,东城门出现了暴乱,有饥民闯关......"


    秦望溪拿着茶杯的手一抖,茶水溅出,在地上留下几点深色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