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章 · 第 27 章

作品:《臣妻

    第27章·第27章


    冯梦书猛然睁眼。


    “醒了醒了!”


    冯梦书听到春生惊喜的叫声,这叫声呼啦引来一群人,围在榻前,皆怜悯地看着他。


    熟面孔是春生,生面孔许是春生从外面请来的大夫。


    春生叹气:“阿郎,你可算醒啦……哎!阿郎你上哪去,针还没拔呢!”


    伴随着大呼小叫,冯梦书下床不久就摔在地上。


    他有心使力,却浑身无力,四肢不受控制。摔在地上,站也站不起来,竟然狼狈地往外爬。


    挣扎到门口,被一根拐杖拦截,抬头一看,竟是母亲。


    冯母皱眉看着他:“二郎,你怎么将自己弄成这副样子?”


    冯家规矩严,衣衫不整不可出门,不可见客。


    从小到大,冯梦书都严格按照家规行事,从不逾矩,是最让她满意的孩子。


    可他如今竟然毫不在意形象,一副要如此出门的模样。


    冯梦书说:“我要去找湄娘。”


    冯母皱眉:“湄娘已经死了,你还惦记她做什么?”


    这个消息,自门房听到以后不久,就传到了南苑。


    儿子将消息瞒得死死的,冯母甚至不知道宋湄何时离开冯家,究竟去了哪里。


    只从门房听到的传言里得知,宋湄是外出的路上遇到拦路的匪徒,被杀死的。


    冯梦书猛然抬眼,面色苍白,眼神冷而坚定:“母亲听到她死了,一定很高兴吧?但湄娘没死,她是被人藏了起来。是我的错,不该心急送她匆匆离开,我要带她回来。”


    他知道太子重伤不能移动,只能住于佛寺。太子在佛寺,那么宋湄肯定也在那。


    冯母一听就知道儿子暗示藏人的是谁,重重将拐杖一砸:“你疯了不成,你怎么去接?”


    冯梦书固执地扶门站起来。


    冯母身后还跟着阿绿的母亲,女儿在牙行哭得厉害,为人母亲怎能看孩子受苦?


    她已在冯家候了几天,可连老夫人都进不去扶香径。


    终于得见冯梦书一面,妇人不肯放过这个机会:“阿郎行行好,看在昔日的情分上……”


    “滚开!”


    冯梦书双眼血红,重重推开她,连拦路的冯母也推开了,随后踉跄着出门。


    妇人被这一眼吓得哆嗦:“二郎是疯了不成?”


    冯母一口气上不来:“春生,快去跟着!”


    -


    火急火燎地到了晏京附近,东宫的人将马换成了马车。


    可能是听到城内没有紧急的消息,甚至在城外住了一晚,才慢吞吞地进城。


    宋湄很少骑马,就算不是自己驾驭也累得不行。


    休息了一夜,还是没缓过劲儿来,整个人几乎瘫在马车里。


    不知道是不是太累,她好像还有点晕车。


    恹恹地掀开车帘,看到熟悉的晏京景色,宋湄心想,匆匆出去,竟然又回来了。


    她就知道没那么容易跑。


    早知如此,还不如让冯!


    梦书别折腾这一趟,躲在冯家不出门也挺好的。


    急行军似的赶了近一天路,太子看起来倒是一点事没有,还能气定神闲地坐在车里看书。


    狗东西这么好学,怎么一点都看不出来读书人的涵养呢?


    “又在心里骂本宫。”太子头也不抬,掀过一页。


    宋湄面色一僵,尴尬地笑了笑。狗……太子殿下还怪敏感的。


    宋湄背过身去。


    太子忽然来了说话的兴致:“你怎么不问问本宫准备带你去哪?”


    宋湄便问了:“殿下会跟我说吗?”


    太子自书后扫来一眼:“不会。”


    宋湄:“……”


    没过一会儿,马车的速度慢下来。


    宋湄就知道他们准备去哪了,掀开车帘,竟然是去青云寺的路上。


    再往前走一段,就是青云寺的山门。


    当时她跟冯母来求送子观音,还遇到了高空抛物的华容,以及使坏撞车的太子。


    想起往事,宋湄沉默。


    太子忽然说:“你那时候真是又傻又蠢,两头讨好的结果,就是两头都不得好。”


    华容不会领情,冯老夫人亦会教训。


    宋湄磨牙:“殿下说的都对。”


    难得听她这么乖顺,太子放下书,疑惑地问:“你不恨本宫吗,不想杀了本宫吗?”


    宋湄笑了笑:“怎么会呢?”


    太子扬了扬手中的书:“可是民间的话本上都是这么写的。若有大官强抢良家妇女,那女子必定哭天喊地,愁绪哀思不断。一边对着贫贱的丈夫念念不忘,一边蛰伏隐忍,伺机杀了大官。”


    原来是在看闲书。


    宋湄面上的表情险些没绷住,紧张地揪紧衣袖:“殿下还有这种爱好呢。”


    太子忽然倾身逼近,眼神极为认真,看起来似乎在观察她的表情。


    宋湄浑身僵硬,忐忑不安。


    太子伸手捏着宋湄的下巴,翻来覆去地看:“你以前总是哭,现在怎么不哭了?”


    “我为什么非要哭?”


    太子再次晃了晃话本:“这上面被抢的美人都要哭的。”


    宋湄笑了笑:“如果我哭了,殿下会放过我吗?那等我酝酿一下。”


    太子轻嗤一声,松开宋湄:“假模假样。”


    转而继续投入到他的话本当中。


    宋湄靠在车壁上,随着晃动的车帘,看着外面的风景。


    车壁被敲了敲,马车却没停。


    似乎有人有消息要告诉太子,车帘掀开,那人附在太子耳边说了句什么。


    也许是怕她听见,太子还瞥了她一眼。


    宋湄捂住耳朵,表示自己什么也听不见。


    -


    听到冯梦书三个字,太子下意识看向宋湄。


    护卫受过训练,声音极低,当然是不可能让第三人听到的。


    更何况,她似乎误解了自己的眼神,竟然主动捂住了耳朵。


    太子朝宋湄笑着,对护卫打了个另行他路的手势。


    !


    宋湄应该也是看不懂的。


    对上他的视线,她反而怔了一怔,缩得更矮了。


    马车晃悠着掉头。


    太子挑起车帘一角,看向山门处站着的人影,正是冯梦书。


    暑雨绵绵,如烟如雾。


    冯梦书立影朦胧,躬身候在青云寺门前,似乎在说着什么。


    太子方才听护卫禀报过,无非是“恭请太子殿下金安”、“下官翰林院冯子遇请见殿下一面”。


    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这里,据青云寺的和尚说,撞钟的时候就见寺门前立着一个人。


    然未得太子谕令,故闭门不开。


    官服早就洇成深色,自袖往下滴着水,看起来还怪可怜的。


    太子放下车帘。


    一回头,看见宋湄身侧的车帘随着马车晃动,时不时露出寺门前那道伫立的人影。


    只需挑帘就能看见冯梦书。


    看见了又如何呢,太子心想,她已经是他的掌中之物了。就算对冯梦书余情未了,还敢下去跟冯梦书互诉衷肠不成?


    他知道,宋湄最怕死,她绝对不敢。


    然而这时,宋湄百无聊赖,正要挑帘往外看。


    “宋湄!”


    莫名其妙的一声唤,引来宋湄惊讶的视线。


    太子笑了一笑,忽然起身坐到宋湄身边,伸手盖住了她的眼睛。


    雨势变大,忽地起了疾风,吹开前后的车帘。


    太子面无表情,看着冯梦书的身影从车帘中一闪而过。


    不知道太子又要干什么,宋湄暂时不太敢动。


    等了很久也没等到回应,宋湄有点坐不住了,却在这时恢复光亮。


    太子又拿起了他的话本,一边翻阅,一边说:“本宫打点好一切,你先去宋家小住。顺便去看看你娘,听说她身体状况不佳。若是不小心死了,你还可以为她送终。”


    宋湄心说,太子真不是个东西。


    太子淡淡瞥来一眼:“不许再骂本宫。另外别想着跑,宋家比冯家更像个筛子,说不准你遇到的哪个下人,就是东宫的人。”


    宋湄沉默。


    太子又说:“对了,本宫劝你别在人前出现,除了孙秀奴,不要让旁人知道你的存在。”


    “……为什么?”


    宋湄有不好的预感。


    太子从书中抬眼,笑了笑:“因为你已经死了。”


    宋湄:“……”


    -


    冯梦书回到家时,已然深夜。


    雨还未停,冯梦书一身湿漉漉的回来。


    春生吓白了脸色,一时竟不知道哪个更紧急。只好在客舍外截住他,小声说道:“阿郎,老夫人请你去佛堂。”


    冯梦书挣开他的手:“告诉母亲,我公务繁忙,不得空。”


    春生犹豫:“可……”


    可老夫人已经在了啊。


    没等他说完,客舍里走出一个人,正是冯母。


    刚才儿子交代下人哄她的说辞,自然都被听到了。


    冯母扫视冯梦书浑身上!


    下()?),


    不忍闭眼:“二郎?(顶点小♀说)_[()]?『来[顶点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如果你还认我这个母亲,就到佛堂来。”


    冯梦书犹豫片刻,折步跟着冯母走,冯母怒斥他:“回去换了衣服再来。”


    冯母在佛堂等了足足一刻钟,终于等到冯梦书踏入门槛。可他还是先前那副样子,失魂落魄。


    这一刻钟里,恐怕一直在神游。


    冯梦书躬身一礼:“请问母亲,何事训诫?”


    冯母以眼神示意阿丹,后者将手臂上早就准备好的披风给冯梦书披上。


    冯梦书不动不应,任由那披风从肩上掉下去。


    冯母看得生气:“跪下。”


    阿丹关门出去,冯梦书不动。


    冯母道:“今天你父亲和兄长都在这,在他二人面前,我们母子两人,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面前不远处,是父亲和兄长的牌位,冯梦书犹豫一瞬,直直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