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章 · 第 86 章

作品:《臣妻

    第86章·第86章


    杏娘在包袱里翻找着,一边和宋湄说话。


    “半道上遇见了姚金娘,我把皇孙送到姚金娘手里,她们非要我跟着一块走。本来打算跑的,让她们一打岔,跑不成了。”


    可杏娘已经跑出来了,这是个好结果。


    宋湄拧着衣服上的水,边笑着问她:“那你后来是怎么跑出来的?”


    杏娘说:“得亏有个好心人。”


    据杏娘说,那个好心人伪装成蒙面人,持刀冲散了人群,尤其是把她带到了一边去。


    杏娘原本以为自己要死了。


    结果蒙面人扔了刀,扯下面巾,比划了一下,放她走了。


    宫里乱作一团,反倒是无人注意她。


    杏娘在里面包袱找了两件干衣,递给宋湄:“咱也不知道她比划的啥。只是看那样子,她大概是认识你,所以给咱一个情面。那小娘子是好心人,只可惜脸上有老长一条疤。”


    宋湄起初还疑惑这是谁。


    接着她猛地想起来,冬狩的时候,她藏在韩仲月的大帐里那晚,他的身边出现过一个毁容的婢女。


    帮助杏娘的应该就是这个婢女。


    韩仲月已经死了,可他留下的人和物还帮着她。


    宋湄想起他死前说的话,她已打定主意,要去并州和鹿城看一看。


    此时,天色渐渐地亮起来。


    两人准备离开这里。


    杏娘忽然想起上次逃跑的经历,原本笑着的脸一僵:“太子不能还找过来吧?”


    宋湄回头看着奔腾的河水:“宫里的人只会以为绿水池是死水,不会想到地下有可以打开的通道,还连接着城外的河水。”


    绿水池很深,如果不是触到池底,根本不会有机会发现池中的机关通道。


    就算触到池底,寻常人也不会想到底部有机关,冒着窒息的危险,一个一个去踩踏试验。


    宋湄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竟然能憋气这么长时间。


    宋湄坚信韩仲月不会骗人,而杏娘坚信她不会骗人。


    杏娘一想,也是:“送佛送到西,那个好心人应该会帮咱们遮掩。更何况,太子如果不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干,咋会想到探究这破池子呢?”


    杏娘并不知道宋湄在上面经历过的事情。


    宋湄顿了顿:“……我是当着他的面跳下来的。”


    “什么!”


    杏娘抱头,几乎尖叫起来。


    天色渐明,四下里虽然无人,但难保不会有起得早的。


    宋湄捂住杏娘的惊呼,谨慎地环视一圈:“你别怕。“


    她忽然想起跳下去前最后看到的那一眼。


    宋湄说:“……太子应该不会那么执着了。”


    -


    进殿的时候,李朝恩的腿都是软的,整个人瘫在地上。


    他往黑漆漆的床榻那处看了一眼。


    帐内悄无声息。


    半个时辰前太医来过,太子不知是睡着还是醒着。


    按照规矩,皇帝驾崩后,!


    紧接着就该宣重臣入宫,太子灵前即位。


    这是一刻也不敢耽搁的大事。


    可这一夜,他连提也不敢提。


    “殿下。”


    李朝恩唤了一声,听到帐内传来了轻浅的呼吸声。


    太子醒着。


    绿水池那边,李朝恩命几个内监下水。连着打捞几个时辰,依旧没找到宋湄的尸首。


    那池水看着浅,实则深得很。


    李朝恩忐忑地开口:“绿水池那边……”


    门外有脚步声匆匆而来,一人身着兵甲,出现在门口。


    李朝恩抬头一看,是赵淮。他是习武之人,难得有这样气喘吁吁的时候。


    赵淮眼神惊疑不定:“殿下,华容公主……薨逝了。”


    侍立的宫人惊得跪了一地。


    李朝恩浑身一震,看向榻上的太子。


    许久之后,太子终于开口:“叛党都抓住没有?”


    赵淮拱手跪下:“韩党、王氏余孽皆已伏法,静听发落。”


    “都杀了,为公主陪葬。另将韩孟修制成人俑,跪侍公主陵墓。”


    太子从床榻上起身。


    李朝恩连忙过去搀扶,犹豫着开口:“殿下,绿水池……”


    太子面色苍白,了无生气。


    他沉默了好一阵:“封死,列为禁地。从此之后,不许任何人再提起她的事。”


    李朝恩和赵淮对视一眼,掩去眼中复杂情绪。


    “是。”


    李朝恩出去传唤更衣的内监。


    这时,他的徒弟来禀报:“师傅,有个会水的宫女潜下去,说是看到了宋承徽的尸首。被池底的水草缠住了脚,正在水底浮着。只是池水太深,恐要咱们再找几个好手一起捞。”


    李朝恩往殿内看了一眼,连连摆手:“殿下要上朝去了!快住嘴!”


    刚说完,太子就穿着朝服出殿门来了,内监连忙噤声。


    -


    城郊乞丐窝有许多乞丐聚集。


    宋湄支使一个去城中帮忙办路引,随即和杏娘在乞丐窝蹲了一整天。


    直到夕阳西斜,那乞丐才回来。


    杏娘教训那乞丐:“你这小子,是故意耍着老娘玩?路引半天就能办好,怎么就去了整整一天!”


    小乞丐叹了口气:“嗐,城中现在乱得很。皇上死了,公主也死了。”


    宋湄震惊不已:“你确定没听错吗?是哪位公主?叫什么名字?”


    小乞丐摇摇头。


    他哪里会记得公主的名字,只听议论的大人们说是位公主。


    但大昭只有一位公主,百姓们传的只可能是华容公主。


    华容竟然死了。


    那时候在公主府分别,她让华容一起走,华容却走得决绝,头也不回。


    原来那时候,她已决意赴死。


    宋湄愣怔了好一阵,又问:“那太子呢?皇帝死了,太子是不是继位了?”


    这就更不知道了。


    小乞丐说:“管他谁当皇帝呢,现在都没人管路引了,!


    晏京城出大乱子了。”


    宋湄问:“怎么说?”


    小乞丐的脸皱成一团:“平阳王那个老头子反了()?),


    有人说北漠兵也打过来了。”


    翌日?()『来[顶点#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宋湄和杏娘去了城中,才发现小乞丐说的不错。


    城中商铺关了许多,剩下的摊贩半死不活地坐在地上,连客人也不招呼。


    城中萧条不少,处处透着深秋的冷意。


    -


    皇帝在位时作恶多端。


    看似歌舞升平的大昭,实则早已千疮百孔。皇帝一死,再没人说那些粉饰太平的奉承话。


    各地饥荒、疫病、暴匪跟随叛乱一齐暴露出来。


    至此,天下大乱。


    太子在皇帝的统治下艰难喘息,好不容易等到皇帝死了,接手的确实这样一副担子。


    九月中,宋湄和杏娘离京一月,在沧州遇到了一支逃难的百姓队伍。


    一场雨后,宋湄学着杏娘的样子,在泥堆里打滚,把衣服弄得脏兮兮,又往脸上抹了把黑泥。


    自此,两人混入了逃难的队伍。


    在拥挤的人群中,宋湄回头看去,无数个脑袋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面上是如出一辙的麻木与呆滞。


    人群乌泱泱的一片,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午时,队伍停下来歇息,各自吃着携带的干粮。


    一日三餐不断,可没人能吃饱。


    宋湄眼看着一家三口把巴掌大的黑面饼子拿出来,先揪下来一小块,再把那一小块分成三份。分到每个人手里,差不多是一口的份量。


    中年男人紧皱着眉头,小口小口地吃着,愣是吃了一刻钟,似乎是觉得这样更饱。他身边的女人只吃了一半,剩下的干脆揣到了怀里。


    两人中间是一个大约五岁的小孩,正咬着饼子看树上停留的乌鸦。


    宋湄和杏娘对视一眼,紧紧抱住了包袱。


    那里面有足够两人吃半个月的食物,但是她们谁都没有想着拿出来给哪个可怜的路人。


    这种时候,救得了一人,救不了十人。到最后,或许连她们自己都要搭进去。


    宋湄深知这样的道理,可看着同行的那一家三口越来越虚弱,心里闷闷的,十分难受。


    “等找到金娘娘就好了。”


    她心里这么想着。


    等找到金娘娘,知道回去的办法,她就不用再看到这些令人无能为力的事。


    第87章·第87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