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能不能不要眉目传情

作品:《撩完就跑,阴鸷反派是我裙下臣

    一早就出门的裴郢,对城西的事情一无所知,此刻,他正带了路小石和墨砚去到了粮库被烧的旧址,将周围四面八方一寸一寸再细查了一遍。


    粮库原址在城北,但因洪水灌城,未免粮库被殃及,前任太守便安排官差将粮食都转移到了官衙后街的山坳中。


    那里地平,就地搭了一个粮库,平时着人轮流看守。


    而现在,粮库早已经化作了一片废墟,除了断壁残垣,什么也没有留下。


    裴郢站在那片废墟中,蹲下身,捻起一抔黑灰细细碾过,风一吹,什么也没有留下。


    墨砚查探回来:“大人,属下将四周又重新查探过一次,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痕迹。”


    裴郢拍了拍手上的黑灰:“那么多粮食,一夕之间烧了个精光,倒还费了一番功夫。”


    墨砚愣怔,一时没能反应过来。


    便见自家大人拾了一块烧得焦黑的木块丢过来,他眼疾手快的接住了。


    正要询问,裴郢已经率先开了口:“闻闻。”


    墨砚当即将木块放到鼻子边嗅了嗅,一股子炭烧之后的味道,十分刺鼻。


    但既是大人吩咐便自然有大人的道理,墨砚忍着那股子不适,再闻了闻,仔细辨着当中的味道。


    这一嗅,还当真叫他察觉出不对劲儿来。


    “是火油!”


    难怪此处距离官衙不远,门前又有官差看守,却能在短短时间内将这里付之一炬,原来竟是火油。


    裴郢站起身,一撩衣袍抖落灰烬:“看来是一早就算计好的。”


    “倒上火油,一把大火将粮库烧毁,紧跟着就撺掇百姓拿着家伙冲进官衙,与官差动武,将我打伤。”


    百姓闹事那一幕犹在眼前,仔细想想,百姓闹事,黎王本不用亲自出面,只需要将明镜司推在前面即可。


    可黎王不仅出面了,甚至在百姓失控对官差动手之际,丝毫不听他的劝阻执意留下,还在试图稳住场面……


    有什么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裴郢眯了眯眼睛,捻着指腹沉吟出声。


    “莫非,他是故意的?”


    如果粮库被烧是为了引得百姓大乱,从而攻进官衙。那么,借此打伤黎王,叫黎王能够顺理成章的从滨州撤退,去往最近的汾州休养这才是主要目的。


    倘若这是前因,那么,滨州爆发瘟疫便是要引出的果?


    思绪经此贯通,所有未解之谜便在此时都自然而然的有了答案。


    仔细回想,当时刺向黎王的那一刀看似凶狠,可实际并不在要害,顶多伤个皮毛罢了。


    再者,百姓就算是因为粮库被烧一时冲昏了头脑,难道他们不知道,刺杀皇子乃是死罪吗?


    除非那一刀根本就没有想要杀了黎王,只是想要刺伤他,好让他有一个名正言顺离开的理由。


    只是偏偏那一刀最后刺向的不是黎王,而是他。


    所以,之后汾州太守才会守粮不借,为的就是给黎王一个顺利出城又不被人怀疑的正当理由。


    裴郢繁杂的思绪渐渐通了,难怪了了会说汾州太守卢中成是黎王的人,难怪他以重伤为由悄悄前去汾州探查时,却丝毫没打听到黎王的消息,难怪……


    粮库失火,怕是也是黎王一手策划的吧!


    一点通,则整个事件都变得清晰明朗起来。


    裴郢暗暗攥紧了拳,咬得后槽牙咯咯作响。


    “哥!”


    裴郢回了神,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半人高的芦苇丛中,路小石探出半身,朝他使劲儿挥舞着手臂。


    必是查到了什么情况,裴郢与墨砚相视一眼,拔步便朝路小石所在的方向过去。


    路小石提前压下芦苇丛,引着二人往里面进去:“哥,秦虎找到了。”


    秦虎是看守粮库的官差,粮库失火那日,秦虎也不知所踪。


    裴郢蹙眉,心中已然有了猜测。


    果然,他们跟着路小石往深处走,再走过一段距离,便见黄褐色泥土下露出一只手臂,已呈腐烂之势,那被淤泥掩盖下还隐隐约约露出了半张脸。


    墨砚走到尸体旁,拨开了尸体面部的泥土,一股刺鼻臭味瞬间扑面而来,叫他立时捂住了口鼻,皱紧了眉头。


    多日过去,想是深埋在淤泥地底下的缘故,尸体腐烂的速度不算太快,隐约辨得出个囫囵模样来。


    墨砚起身,用手捂住了口鼻:“大人,真是秦虎。”


    看样子,他们之前猜测的不假。


    那日是秦虎轮值,若他不是早已被收买而逃之夭夭,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这附近之前都搜过好几次,难怪一直没有发现,原来是将人给埋在了淤泥里。”


    “估计是前日大雨将尸体给冲了出来,而我们恰好又找到了这里,不然,怕是再过一段时间,这人都得烂没了。”


    路小石回头看了那腐烂的尸体一眼,叹惋的摇了摇头,偏过了头去。


    “找人把尸体抬出来,好生葬了吧。”


    裴郢吩咐完,转身便出了芦苇丛。


    墨砚、路小石随后跟上。


    “大人,接下来我们要作何打算?”


    墨砚接过路小石递过来的巾帕,将手上淤泥擦拭干净。


    三人已经走出了芦苇丛,站在那片废墟之前。


    清风伴着烧焦后的余味扑鼻而来,昭示着那夜的熊熊大火。


    裴郢望着那片残垣,眼眸微微眯起,似有什么在此时划过脑海。


    “墨砚。”


    “大人。”墨砚应声。


    “如果是你,但凡有两全之法,可会冒险留下万石粮食?”裴郢如此问着,似乎意有所指。


    墨砚略略一想,轻声笑道:“民以食为天,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粮食。若有双全法,自然是要留下。”


    墨砚抬头,正好与回眸的裴郢对上了视线,二人想到了一处去,彼此心中已然有数。


    偏路小石是个心大的,他看不懂哥和墨石头之间的暗示,只知道他们有事情在瞒着自己。


    “喂喂喂。”


    路小石双手叉腰,表达着自己的不满:“能不能说明白一点,不要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就心灵相通了,整得你们眉目传情,我像个大傻子。”


    路小石撇着嘴,孩子气似的哼了又哼。


    裴郢无奈一笑,朝墨砚使了一个眼色。


    墨砚一把勾住路小石脖子,带着他往山坳里去:“累死人的事情还能少得了你?”


    “哈?”


    路小石惊觉不妙,转身就要逃。


    可贼船已上,墨砚哪里容得了他半路下船,手臂圈着他脖子将人强行拖走。


    一声“哥”才刚出口就被彻底扼断在了喉咙里。


    裴郢摇头笑笑,直到看见二人远去,才转身返回官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