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恋爱闹看了都摇头

作品:《为了抄古诗词,我把历史写成小说

    第三百二十九章,恋爱闹看了都摇头


    上一章很短,也没有诗词,但韩复来检查了一下,还是上传了。


    也不能每一章都有诗词啊。


    上一章主要写的还是宋徽宗的一些治国,突出了他这个皇帝的昏庸。


    宋徽宗这人,从登基到被俘,政治上似乎就完全没有贤明过。


    纯粹激就是个贪图享乐,最著名的,上辈子普通人最熟知的,就是水浒传中的生辰纲了,也叫花石纲。


    就是为了给自己修园林。


    再就是上海之盟这个灭国性的战略失误。


    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的成就却是很显著的。


    宋徽宗本人就是杰出的书法家,创出了传世的瘦金体,也是画家和艺术鉴赏家。


    他主导的宫廷画院培养了大量人才,推动了中国写实主义绘画的巅峰。


    他广泛搜集古籍、书画、金石,主持编撰《宣和博古图》,对文物鉴定和保存有重要贡献。


    甚至还完善画院考试制度,以诗题考画,提升艺术家的文化素养,形成“院体画”风格。


    书法绘画上的事,他是最上心的。


    以上虽然有很多昏庸,就比如海上之盟这个战略,但还可以说是战略眼光问题,并且当时不少大臣也是支持的。


    但他用画技高低选拔官员这事,真是纯昏庸。


    书友们,对宋徽宗自然也没什么好话。


    “卧槽,我还以为这个皇帝起码会贤明几年,干两件大事好事,到了晚年才变得傻逼呢,怎么刚过了一年就直接成傻逼了啊?”


    “就是啊,前天看的说是这个宋徽宗登基,就想着调和两党恩怨,还以为是个好皇帝呢,结果立马又改年号,直接支持新党了。”


    “支持新党,都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他刚登基那会想着调和,也纯粹是做做样子,调和新旧两党,起码给个大概思路,他直接就是——不要再打啦,住手,你们不要再打啦……停手之后呢,啥解决办法都没有。”


    “绣花枕头大草包呗,光逼逼啥都不懂。”


    “怪不得最后被金国俘虏了呢,活该!”


    “从建中靖国改元成崇宁,我第一次清晰地感觉到改元的意义和作用啊!”


    “建中靖国,就是要平衡调和安民定国,很明显是要调和两党矛盾,改成崇宁,一下子就知道皇帝的意思了……”


    “以前觉得改元没什么意义,那是因为根本不懂年号的含义,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古代人也考古吗?”


    “这不废话吗,还有比古代人更古的人啊,再过一千年,当时的人也会考古我们这个时期……”


    “那我先把我的浏览记录清理一下……”


    “宋徽宗虽然是个傻逼,但起码还是做了一件好事啊……让李清照和赵明诚结了婚。”


    “这算好事吗?赵明诚这个逼人,我不喜欢!”


    “人家郎才女貌天生一对,轮得到你这个妖怪来不喜欢?”


    “确实没必要不喜欢,赵明诚也从来没有招惹过李清照,只是暗暗有点好感而已,听父亲说了两家没可能,就放弃了,既没有去打扰人家女生,也没有传出什么不好的话,李清照一家子甚至都不知道赵明诚动过这种心思,所以说,赵明诚做人还是没问题的。”


    “就是啊,人家又不是热恋了,相互许下了山盟海誓。两人都不认识呢,你就想着让赵明诚对抗父母,去和李清照私奔?”


    “李清照:啥情况啊?我不认识这人啊,他突然就跑来要和我私奔,还说为了我已经和家里决裂了……我这是遇到诈骗了吧,是不是得报警啊?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恋爱脑看了都摇头,普信男看了都自愧不如……”


    “卧槽?好像还真是啊,我之前也还觉得赵明诚这人不勇敢呢,现在听你们这么一说,我才发现我错的离谱啊!”


    “大家都是被现在到处充斥着的爱情剧洗脑了,只要不是为了爱人去毁天灭地,就觉得爱的不够深了……”


    “你别说,我还真这么觉得……”


    “少看其他小说,多看复来大神的小说吧,实在没书看了,把复来大神的小说再重新看一遍去!”


    韩复来一觉睡到大天亮,晨练了一会,才开始码字。


    李清照婚后的生活,还是挺好的。


    虽然好的时间不长。


    【建中靖国元年,冬。】


    【新雪初霁,月色如银,将汴京城的夜色浸染得一片澄明。】


    【赵府新辟的“归来堂”书斋外,一树白梅正值盛放,琼枝积玉,暗香浮动,与廊下悬着的暖黄灯笼交织成一片朦胧梦境。】


    【书斋内,李清照刚为赵明诚沏上一盏热茶,水汽氤氲,模糊了窗外景致。】


    【赵明诚正伏案校勘一方新得的汉碑拓片,眉宇间凝着专注。】


    【炭盆里松炭噼啪轻响,与纸上沙沙的笔触声相和。】


    【忽然,一阵极清冽的幽香,趁着夜寒,悄然潜入窗隙。】


    【李清照鼻翼微动,蓦地抬头:“明诚,你闻!”】


    【赵明诚闻言搁笔,循着她的目光望向窗外。】


    【但见庭院之中,那株白日里尚是含苞的梅树,竟在月华与雪光的交映下,悄无声息地绽开了。冰雪包裹着枝桠,更衬得那花瓣晶莹剔透,宛如玉雕,冷香逼人。】


    【“竟是开了!”赵明诚亦面露惊喜。】


    【李清照已起身,取过架上的绒斗篷披上,语气里带着不容拒绝的雀跃:“如此寒梅,岂可独对案牍?需得共赏。”】


    【夫妻二人相携步入庭中。冷风拂面,却吹不散心头的热切。】


    【李清照驻足梅下,仰头细看,只见那梅花瓣上还凝结着细微的冰晶,在月光下折射出碎钻般的光芒。】


    【她侧头看向丈夫,眼中流光溢彩:“你看它,像不像香脸半开,娇柔旖旎?立在这庭院之中,宛如刚出浴、换了新妆的玉人,将这满庭冰雪都衬得俗气了。”】


    【赵明诚望着她被月光和雪色映照得清亮无比的眸子,又看看那株冰肌玉骨的梅树,笑道:“妙喻!花如人,人似花,皆是造化钟神秀之作。”】


    【天地间一片空明澈净,唯有寒梅与明月,彼此辉映,成就这无双清景。】


    【此情此景,若无酒,岂非辜负?】


    【“稍待。”赵明诚意会,转身快步走入书房,不多时便提着一尊酒壶并两只玉杯出来。壶中新酿的米酒尚温,倾入杯中,浮起一层细如蚁的碧绿酒渣,正是“绿蚁”酒。】


    【清照接过酒杯,冰凉的指尖触到杯壁的温热,笑意愈深。】


    【杯盏轻碰。酒液入喉,甘醇微辛,一股暖意自丹田升起,驱散了周身寒意。】


    【她望着梅,又望向身边人,只觉心潮澎湃,万千感慨凝于一处,脱口而出:】


    【“此花不与群花比!”】


    【她的声音清越,带着几分疏狂,几分自信,在这寂静的雪夜里格外清晰。】


    【这不是评梅,亦是自况。】


    【她李清照的才华、心气,与她所拥有的爱情、知己,皆如这月下寒梅,超凡脱俗,世间庸常之花,岂能相提并论?】


    【赵明诚没有答话,只是将她的手握入掌心,紧紧包裹。他的目光已说明一切。】


    【雪光月色下,梅影婆娑,暗香浮动。】


    【李清照忽然一笑,惊喜道:“有了!”】


    【然后转身跑向屋内,来到案前,一首新词,已在她脑海中成型。】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