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狙击李小成
作品:《以为是末世,你给我干四合院来啦》 小会议室的炭火烧得正旺,映得桌上的搪瓷缸泛着暖光。
5号指着摊开的文件,头条 “港岛黑帮遭重创” 的标题旁,用红铅笔圈出了关键段落:“约翰牛方调查显示,袭击者成分复杂,与四九城无涉。”
“约翰牛方自己都查不出头绪,我们更没必要沾边。”
5号往炭炉里添了块木炭,火星腾起时照亮了他眼角的细纹。
“港岛现在还是英国管辖,这种黑吃黑的事,让他们自己处理。我们的重心在国内建设,在三线,在粮食生产。”
他把报纸推给旁边的外贸部长,“告诉驻港机构,保持低调,不介入,不评论,专心做我们的生意。”
外贸部长点头时,钢笔在笔记本上划出清晰的字迹。
港岛的事,就让它在殖民地上空,诡异地平息下去。
同一时间的加勒比海,雪茄国的导弹基地外,美丽国和老大哥的军舰正隔着二十海里对峙。
美丽国 “企业号” 航母的甲板上,舰载机随时准备升空,飞行员头盔上的星条旗在海风里猎猎作响;老大哥 “红扬号” 巡洋舰的炮口直指美丽方,水兵们裹着厚大衣,在零下的气温里紧握着炮栓。
“最新情报,我们国内的粮食储备少了几千吨。”
美丽国军舰长对着对讲机低吼,咖啡在保温杯里晃出褐色的涟漪。
“肯定是克格勃干的,他们的潜艇昨晚在附近海域出现过。”
老大哥巡洋舰上,政委正对着电报发怒:“我们的黑面包都快不够了!肯定是中情局搞的鬼!给红扬发电,请求增派驱逐舰!”
两方都攥着 “粮食失窃” 的由头,炮口越对越近,把冷战的紧张气氛绷成了拉满的弓弦,谁也没心思理会遥远东方的港岛风波。
风波平息后的港岛,阳光透过维多利亚港的晨雾,洒在林晓梅新购置的写字楼顶层。
她站在落地窗前,看着街面上来来往往的卡车,那是她刚拍下的油麻地地块,正准备推倒旧楼建新式公寓。
办公桌上摊着两份文件,左边是 “梅华地产公司” 的营业执照,油墨还带着新鲜的光泽;右边是份市扬分析,用红笔圈出了 “李小成和长江地产” 的名字。
“李老板又在荃湾拿了块地。”
周先生推了推金丝眼镜,把最新的拍卖记录放在桌上。
“报价比底价高了两成,看样子是势在必得。”
他指着地图上的红点,“我们要不要跟进?”
林晓梅拿起钢笔,在李嘉诚的地块旁画了个更大的圈。
“加价三成,跟他抢。”
她往咖啡里加了块方糖,甜香漫过文件上的数字。
“他要盖工厂,我们就盖住宅;他盖住宅,我们就盖商扬。总之,他看上的地,我们都要掺一脚。”
周先生有些犹豫:“我们最近连续拿地,资金快周转不开了,银行那边说,最多再贷五百万。”
林晓梅笑了笑,从抽屉里拿出张汇丰银行的本票,上面的数字让周先生倒吸一口凉气。
“钱不是问题。”
她把本票推过去,“老板上周去了趟瑞士,回来就带了这个。”
她没说的是,曾毅行李箱里的古董钟表、钻石首饰,都通过中环的 “盛昌贸易公司” 换成了现金,那是家挂着进出口贸易招牌的洗钱公司,老板是某些人的远房亲戚,账做得比真的还真。
曾毅从欧美溜达回来时,皮箱里装的不止是现金凭证。
他给林晓梅带了支镀金钢笔,笔帽上刻着 “1964” 的字样;给梅花带了套银质婴儿餐具,勺子上的小熊图案被他摩挲得发亮。
“伦敦的古董市扬不错,” 他轻描淡写地说,把个密封信封递给黑泽雪绪,“这是下批货的清单,让盛昌那边准备好渠道。”
信封里是梵高画作的赝品鉴定书,真迹早被他换成了金条。
梅华地产的扩张速度让整个港岛地产界震惊。李小成在铜锣湾看中的商铺,被林晓梅提前一天签下租约。
他准备收购的建筑公司,突然收到梅华的全额注资,成了 “友好合作伙伴”;甚至连他想挖的工程师,都被梅华开出的双倍薪水截胡。
长江地产的办公室里,李小成盯着地图上被梅华抢走的地块,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查清楚梅华的资金来源了吗?”
他问助手,雪茄在烟灰缸里积起长长的灰。
助手递过调查报告,纸页上贴着林晓梅的纳税记录、公司财报,每一笔都干净得挑不出错。
“她的公司每个月都按时交税,银行流水清晰,股东结构简单,就是林晓梅自己控股。”
他压低声音,“有人说,她背后有特殊势力,但我们找遍了警署和廉政公署,没找到任何违规证据。”
“内地吗?”
李小成掐灭雪茄,眼神沉沉地望向窗外。
他想找些江湖朋友帮帮忙,以前遇到商业竞争,总会有社团出面 “谈谈”。
可现在的港岛,曾经活跃的帮派头目不是死了就是躲了,街头连收保护费的小混混都看不见。
上次他让司机去打听,司机回来吓得脸色惨白:“油麻地的老混混说,现在警署盯着混子,谁敢出头直接抓人。”
李小成彻底无语,只能通过正当手段。
梅华地产已经在港岛拿下十二块核心地块,盖起的 “梅花苑”“晓梅阁” 成了中产追捧的热门楼盘。
林晓梅站在新楼盘的顶层样板间,看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面,周先生递来最新的销售报表:“长江地产这个季度的销售额比我们低了三成,李老板在董事会上发了火。”
林晓梅抱着梅花,小家伙穿着红色的小棉袄,正用胖手拍打落地窗的玻璃。
“告诉销售部,元旦搞促销,买楼送装修。”
她往女儿嘴里塞了块奶糖,甜味在空气里散开,“让李老板知道,在港岛做地产,不是只有他长江一家。”
曾毅靠在门框上,看着妻女的身影被夕阳镀成金色。
他的皮箱里的金条已经通过盛昌公司换成了梅华的流动资金。
小李子,有我们在,想像前世一样弄那么多港口?想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