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控制局势

作品:《以为是末世,你给我干四合院来啦

    北大西洋的浪涛拍打着北约舰队的甲板,冰冷的海风裹着咸腥味钻进士兵的衣领。


    美丽国 “企业号” 航母的作战指挥室里,荧光屏上的绿点密密麻麻,代表老大哥核潜艇的标记在冰岛附近游弋,舰长握着咖啡杯的手微微发颤。


    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发现不明潜艇踪迹,声呐兵说那噪音特征既不像老大哥的 “高尔夫” 级,也不是北约的任何型号。


    华府的地下指挥中心,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正对着加密电话怒吼。


    “红场的混蛋又在雪茄国部署导弹了,卫星照片显示他们在圣地亚哥港新增了三个发射架。”


    电话那头的总统声音疲惫不堪。


    “给红场发最后通牒,限他们 48 小时内撤出雪茄国导弹,否则我们将采取军事行动。


    另外,让第七舰队在小日子那保持威慑,但别主动开火,现在全球局势太敏感,一点火星就能引爆战争。”


    红场克宫的深夜,玉米晓夫把雪茄摁灭在水晶烟灰缸里,火星溅在摊开的北约舰队部署图上。


    “美国人在虚张声势!”


    他对着国防部长咆哮,手指戳向雪茄国的位置,“给小卡发电报,让他顶住。我们的核潜艇已经进入大西洋待命,只要美丽国人敢动,就把核弹头扔到那边去!”


    国防部长脸色发白地翻开文件。


    “总书记,黑海舰队的侦察机拍到二哈国境内的美丽国导弹基地正在装填核弹头,北约的装甲集群在西德边境集结,兵力超过五个师。


    更麻烦的是,克格勃刚刚截获一份加密电报,显示四九城在辽西半岛秘密修建潜艇基地,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技术。”


    玉米晓夫猛地站起来,皮靴在地板上踏出沉重的声响:“四九城怎么会有潜艇技术?


    让远东军区加强对黄海的监控,派‘基洛夫’级巡洋舰去小日子海巡逻,绝不能让他们在太平洋扩张势力!”


    此时的四九城,胡同里的槐树落满了黄叶,收废品的铃铛声在寂静的午后格外清晰。


    曾毅坐在四合院的葡萄架下,手里把玩着一枚印章,阳光透过叶隙洒在零件上,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两大霸主的核弹头都对准对方了,北约和华约在欧洲边境陈兵百万,就等谁先忍不住开第一枪。


    现在两国互相忌惮,压力越大越好,等他们把精力全耗在对峙上,国内的潜艇就练好了,政工干部也到位了。


    曾毅眼光投向东北,想起来567部队的人说的原话。


    “黄总说,这潜艇的耐压壳技术至少领先世界二十年,他们拆解第一艘就用了三个月,光焊接工艺就烧坏了七台焊机。


    海军的小伙子们在锦绣之州的基地练得快虚脱了,说这潜艇的操作系统比战斗机还复杂。”


    曾毅捡起颗葡萄扔进嘴里,酸甜的汁水在舌尖散开


    这可是后世最先进的潜艇,现在老美都没有,绝对遥遥领先。


    “让他把拆解下来的零件都做逆向测绘,特别是核反应堆的冷却系统,一定要弄明白原理。


    海军那边让他们轮换着练,每人每天至少在模拟舱里待六个小时,三个月内必须形成战斗力。”


    这是曾毅提出的想法,因为他现在怕世界局势稍有不慎就擦枪走火。


    锦绣之州的潜艇基地全部封闭,入口道道关卡盘查,但是谁也想不到底下藏着足以改变太平洋格局的秘密。


    黄总穿着沾满油污的蓝色工装,蹲在巨大的拆解平台上,手里的游标卡尺正测量着一根弯成诡异弧度的管道,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


    为了破解这潜艇的流体力学设计,他已经三天没合眼了。


    “黄总,反应堆的图纸描出来了!”


    一个年轻技术员捧着图纸跑过来,图纸上的红色线条密密麻麻,像张复杂的蜘蛛网。


    “您看这循环泵的设计,一点机械摩擦都没有,难怪噪音这么低。很多技术比西北那个邱小姐还先进。”


    黄总接过图纸,手指在管道接口处重重一点:“关键在这儿,法兰盘的密封技术,我们的车床根本加工不出来这么精密的螺纹。


    让锻造车间试试粉末冶金工艺,不行就用手工打磨,哪怕多花点时间,也必须保证密封性能。”


    他指着平台角落的一堆零件,“把那套声呐系统拆下来,送到电子研究所去,让他们分析里面的芯片结构,这玩意儿能探测到五十公里外的鱼群,太神了。”


    基地深处的训练舱里,海军上尉赵卫国正盯着仪表盘,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锃亮的操作台上。


    模拟舱突然剧烈晃动,红色警报灯疯狂闪烁,耳机里传来刺耳的噪音:“报告舰长!右舷发现两枚鱼雷!距离三公里!深度五十米!”


    赵卫国的手指在操作杆上翻飞,动作快得几乎出现残影:“左满舵!深度七十米!释放干扰弹!”


    模拟舱的倾斜度越来越大,他死死盯着屏幕上的鱼雷轨迹,直到那两个红点在干扰弹的掩护下偏离航线,才长长舒了口气,后背的衬衫已经湿透,贴在身上冰凉一片。


    “上尉,这是你今天第五次通过模拟考核了。”


    教官拍着他的肩膀,声音里带着赞许,“黄总说,等真正的潜艇下水,你就是第一任舰长。


    不过这潜艇的核反应堆启动程序你还得练,昨天你多拧了半圈阀门,在实战中足以让反应堆停堆。”


    赵卫国抹了把汗,眼神里闪着兴奋的光。


    “放心吧教官,我把操作手册都背下来了,就是这潜艇太先进了,听说连美丽国人的‘鹦鹉螺’号都没这么厉害,真不知道上头从哪儿弄来的宝贝。”


    此时的大西洋上,北约和华约的舰队正隔着冰岛海域对峙。美丽国 “埃塞克斯” 号航母的舰载机在老大哥 “莫斯科” 号巡洋舰上空盘旋,机翼下的导弹闪着寒光。


    老大哥的核潜艇在水下潜航,声呐兵紧握着耳机,监听着水面舰艇的螺旋桨噪音。


    伦敦唐宁街的密室里,英约翰牛和高卢鸡密谈,桌上的文件写着 “关于共同应对老大哥和神秘组织威胁的备忘录”。


    东柏林的华约总部,东德和波兰的代表正在争论是否要在边境部署中程导弹,烟灰缸里的烟蒂堆成了小山。


    “打不起来吗?”


    矮人首领问。


    曾毅望着远处的海面,货轮的灯光在夜色中缓缓移动。


    “打不起来的,他们比谁都清楚,一旦开战就是两败俱伤,最后便宜的是我们。


    现在他们越对峙,我们的潜艇就练得越熟,政工干部就越到位,等他们反应过来时,太平洋的天早就变了。”


    深秋的风越来越凉,吹得海面泛起层层涟漪,吹得欧洲的白桦林落满黄叶,也吹得太平洋的暗流更加汹涌。


    两大霸主的核弹头还在导弹里待命,北约和华约的士兵还在边境巡逻,而隐藏在暗处的力量,正借着这场全球对峙的掩护,悄然积蓄着改变世界的能量。


    潜艇基地的拆解平台上,黄总还在研究那根钛合金管道,训练舱里,赵卫国又开始了新一轮模拟考。


    四合院里,曾毅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敲击,目光投向遥远的太平洋深处,那里将是未来风暴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