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国内文人的末日
作品:《以为是末世,你给我干四合院来啦》 盛夏的四九城,夕阳把胡同里的青石板染成暖金色。红星轧钢厂下班的汽笛刚歇,厂门口就围拢起一群穿工装的工人,手里攥着皱巴巴的《体育报》,嗓门一个比一个亮。
“我跟你们说,昨天那场球,年指导那战术太妙了。最后十分钟换前锋,一下就撕开墨西哥队的防线。”
轧钢车间的老王拍着大腿,脸上还沾着没擦干净的钢渣,“下次对阵约翰牛,要是还这么踢,准赢!”
旁边的年轻工人小李凑过来,手里举着张剪报,上面是国足队员射门的照片。
“王师傅,你看这张,李富胜扑救多稳,我昨天去体育场,好多小孩都学着他的姿势扑球,连我家小子都吵着要当守门员。”
人群里顿时爆发出笑声,有人起哄。
“你家小子才五岁,连足球都抱不动,还当守门员呢。”
曾毅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从人群旁经过,车铃清脆地响了两声。
工人们看到他,纷纷打招呼:“曾师傅下班啦,昨天看球没?国足那球踢得真提气。”
曾毅笑着点头:“看了,广播里听得清清楚楚。你们聊,我先回院了。”
自行车刚拐进胡同,就看见三大爷蹲在院门口的石墩上,手里拿着个小本子,正给几个孩子讲球。
“你们记住,踢足球跟算账一样,得有章法。前锋就像咱们家的进项,得往前冲,后卫就是家里的开销,得守得住。
守门员最关键,就像我藏钱的匣子,绝不能让别人把钱拿走。”
孩子们听得直点头,曾建国举着个布缝的足球:“三爷爷,那我当前锋,是不是就能像国足叔叔那样进球?”
“有志气。”
闫埠贵摸了摸他的头,抬头看见曾毅,立刻站起来。
“曾师傅,你可回来了,我正跟孩子们说足球呢。
对了,昨天《工人日报》上有你们钳工的文章,讲钳工锉平面的技巧,我特意剪下来了,给你放屋里了。”
曾毅刚进院,就看见一大爷在葡萄架下磨刨子,旁边放着份《工人日报》,他的那篇《论钳工精密锉削的三大要点》登在第三版,标题用的是黑体字。
“曾师傅,这文章写得好啊。”
一大爷放下刨子,手里还拿着砂纸。
“我昨天给厂里的学徒看,他们都说比教科书讲得还明白。以前报纸上净是文人写的酸文章,现在终于能看到咱们工人的东西了!”
二大爷也凑过来,“可不是嘛,前阵子有个文人在报纸上写文章,说咱们工人只懂干活,没文化,结果第二天就被反驳了。
你看现在,《工人日报》《机械工人》上,全是咱们工人写的技术文章,那些文人想找茬都找不着。”
赵春燕抱着曾建党站在门口,笑着补充。
“前几天我回娘家,我堂哥跟我说,他们厂的工人都在学你写的书,连厂长都组织大家开会讨论,说要向你学习,钻研技术。现在不光足球热,学技术的劲头也足着呢!”
曾毅走进屋,桌上果然放着三大爷剪下来的文章,旁边还堆着几封读者来信,有来自鞍山钢铁厂的,有来自沈阳机床厂的,信里都写着感谢的话。
说他的文章解决了实际生产中的难题。
他正翻看着,矮人头领从游戏世界联系了曾毅。
“那些被送到国外的文人,都被安排在南美和非洲的华侨社区,没机会再发表文章。”
是的没错,国家也烦那些文人,既然你事必称外国好,那就给你送出去。
二百五十块的脱籍钱就不要了,通过曾毅的渠道,直接给扔鸟不拉屎的地方去。
“这样就好。”
曾毅把信收好,走到窗边,看着胡同里踢球的孩子们。几个半大的小子光着膀子,在空地上追着一个旧足球跑,汗水顺着脊梁往下淌,笑声却传遍了整条胡同。
不远处的体育场里,更是人声鼎沸,隐约能听到加油的喊声。
晚饭时分,四合院里飘着饭菜香。赵春燕炖了鸡汤,还炒了两个小菜,曾建国和孩子们坐在小凳上,一边吃饭一边讨论明天的球赛。
等吃完饭,院子里的人坐在一起聊天。
一大爷走过来,说:“厂里明天要组织技术交流会,让我跟曾师傅都去讲讲经验。
现在厂里的年轻人学技术的劲头太足了,昨天还有个学徒跟我请教刨子的用法,学到半夜都不肯走。”
二大爷也说:“我二小子在机床厂,最近也迷上了技术,天天跟我打听怎么才能跟曾师傅学钳工。
他说要是能像曾师傅那样,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让全国的工人都看到,比啥都光荣。”
“怎么着,不一直宝贝你那个做干部的大儿子了?”
易中海笑问。
三大爷蹲在旁边,一边算账一边搭话:“现在这日子多好,有球看,有技术学,还能挣工资。
前几年日子紧,谁家都舍不得吃白面,现在倒好,我家每个月都能买两斤肉,孩子们也能上学了。那些文人要是还敢说闲话,就该使劲骂他们”。
“老闫,你也变了啊,也不那么算计了啊?”
刘海中打趣道。
闫埠贵嘿嘿一笑。
算计,是因为穷,穷算计穷算计,现在生活好了,谁还算计别人,真的当三大爷不要面子的吗?
夜色渐深,胡同里的路灯亮了起来。曾毅抱着曾建党,站在院门口,看着远处体育场的灯光,听着隐约传来的欢呼声。
曾毅点点头,目光落在胡同里踢球的孩子们身上。
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小小的身影在球场上奔跑,充满了活力。
“让他们好好踢,好好学技术。” 曾毅轻声说。
“外面的世界再乱,不会到国内的,把技术搞上去,比啥都强。”
十年好像不会来了。
回到屋里,赵春燕已经把孩子们哄睡了。曾毅坐在桌前,拿起笔,开始写新的技术文章,题目是《零件精密加工的注意事项》。
灯光下,他的字迹工整有力,一行行文字落在纸上,谁能看出这是在全世界嘎嘎乱杀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