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2 章 牵桥搭线

作品:《科举兴家:带着全家改换门庭

    忙活了老半天,大家都累了。顾云生见状,便让几人散了,都回屋歇着。


    顾四水得了令,拉着王氏就走。


    顾远诚和顾远江倒像是感觉不到累一样,兄弟俩携手又出门转悠去。


    今天是冬至,村里小孩都得了好吃的,也不用干活,可不得聚在一起玩耍嘛。


    余氏提着陶罐进了灶房,掀开上面的荷叶,里面的菜还有些余热。她把罐子搁在灶台边,添了把柴火将菜热上,又将柜子打开,从中舀了半瓢面粉出来。


    冬至的饺子是少不了的,温水和着面粉在陶盆里沙沙作响,不一会儿就揉成了个光滑的面团。


    她用湿布盖好,让面团醒发,转身又去扒拉筐里一早放着的白菜。


    白菜叶子上还沾着霜,一点也没蔫,丝毫看不出在地窖里放了那么久。


    堂屋内。


    顾远山正端坐在炕上的矮桌上练字。


    今天天气阴,屋里昏暗看不清,李氏便给他点了一盏油灯。


    灯光昏黄,印在顾远山泛红的脸颊上。


    他临的是柳体《玄秘塔碑》,这是柳公权44岁时的代表作,字体端正俊朗,结构紧凑,笔画粗细对比明显,是柳体中最具规范性的碑帖。适合初学者掌握基本笔法和结体规律,最适合如今入门阶段的顾远山。


    随着时间点滴流逝,粗麻纸铺了半张桌子,上面写满了“孝”“悌”“忠”“信”。


    顾远山右手握着的羊毫笔杆磨得发亮,笔尖蘸了墨,悬在纸上时却有些发颤。


    他顿了下,捏了捏发酸的手腕。


    “手腕疼了?歇会儿吧?”余氏端了一碗糖水进来,见顾远山揉着手腕,眉头皱了皱。


    顾远山头也不抬,笔尖重重落下,在”忠“字的竖钩上顿出个墨疙瘩。


    “阿娘,我知道了。”


    话音刚落,手腕又是一阵酸麻,墨点溅在角落。


    他硬撑着写完最后一笔。


    搁下笔时,指节已被笔杆硌出红印。


    “瞧你这是做什么?累了就歇歇。”余氏抱怨地念叨着,心疼地抓起顾远山的手仔细揉着。


    “阿娘,我有分寸。”顾远山抬头,浅浅笑道。


    书生的手很重要,他不会不知轻重弄坏自己一双手的。


    余氏见他笑着,便只好叹了口气,将方才放在桌上的糖水推过去,“小山子,喝个糖水甜甜嘴,歇歇再练。”


    看着那碗糖水,顾远山重重点头,“嗯!谢谢阿娘!”


    见他不再逞强,小口小口喝着糖水,余氏这才放心走了出去。


    儿子练起字来就不知时间,她得看着些,提醒一下,免得小小年纪,就伤了手。


    ……


    顾家后院。


    顾夏至一回到家,就拉着顾春雨去后院瞧她养的兔子。


    这兔子养了好几个月,都好好的,也没死。


    顾夏至只觉得顾远山的办法很好用,这是她第一次养那么多兔子都没生病的情况。


    两姐妹走到后院,推开用竹门隔开的兔子窝,走了进去。


    听到响动,兔笼里顿时响起悉悉索索的响动。十来只雪白的兔子竖起耳朵,红眼睛在这昏暗的环境中,显得亮晶晶。


    “大姐,你快看!”顾夏至蹲下身子,手指戳着竹笼缝隙,“上次小山子教我在草料里拌艾草,兔子连喷嚏都没打过!”


    顾春雨顿在她身侧,目光落在顾夏至乌黑的发辫上,笑着夸道:“二妹真厉害!”


    听到顾春雨直白的夸赞,顾夏至顿时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我都是看小山子给我的养兔秘籍学来的,厉害的是小山子。”


    这“养兔秘籍”便是先前顾远山总结的养兔子方法,手抄了一份,交给顾夏至琢磨。


    可以说,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顾夏至已经对这薄薄的“秘籍”了如指掌,甚至还悄悄讨要了顾远山几张纸,用炭笔在上面记录了自己养兔子的注意事项。


    这炭笔也是她瞧见顾远山用过,才悄悄自己去灶膛弄了些回来。


    用了炭笔,她只觉得写字都轻松了好多。她虽然识字,但用毛笔试了,还是斗大如牛。这炭笔就不一样了,可以受力,写的也小,非常实用。


    顾夏至悄悄记录养兔子的事,家里都没有人知道,就连顾远山也只以为顾夏至是讨要纸张拿去练字。


    想着想着,顾夏至伸手摸了摸最肥硕的那只兔子,掌心触到蓬松的兔毛,轻声说道:“再过半月,这兔子就能长到三斤重!”她掰着手指头盘算,“等过年的时候,就能宰了……”


    说到这里,她双眸亮晶晶地看着顾春雨,“大姐,你能不能帮忙去问问姑姑,她在县里可有认识的酒楼,做兔肉生意的?或是皮毛工匠?”


    兔子眼看着就要养成了,她想着,是时候要出手了!


    到时候,就预留成年母兔子,公的就留几只配种,其余的全部卖掉!


    这样,她就有好多好多钱了!


    顾春雨有些疑惑:“二妹,找酒楼卖兔子就行,怎么还要找皮匠?”


    顾夏至笑着道:“大姐,你不知道,小山子给我们算过了,把兔子肉和兔子皮分开来卖,一只兔子可以多挣好些钱!”


    顾春雨有些诧异,她只知道家里养兔子准备卖,倒是不知道还要分开兔肉和皮毛拿去卖。


    也不知道这事成不成?


    “二妹,我从未见过这样售卖,不知道能不能行。”顾春雨有些犹豫。


    周家是在县里开门做生意的,自然认识许多人。酒楼掌柜也认识不少,这兔子自然是不愁卖。


    但是,谁家卖兔子都是一只一只的卖,很少会单卖兔肉……


    不说扒了皮的兔子存放时间短,就说云梦县这个小地方,有哪家酒楼一下子能消耗这么多兔子肉呢?


    想着,她就不知不觉说了出来。


    顾夏至握住她的手,“大姐,小山子说了,麻烦姑姑去牵线,到时候事成了,一只兔子给1文钱的毛利给姑姑他们。”


    1文钱一只,不算少了。


    顾家只需要顾小水牵桥搭线,其余都不需要她去办。


    这事成了,顾小水躺在家里都能把钱挣回来。


    想了想,顾夏至继续道:“至于说酒楼吃不下这么多兔子……可以联系好几家酒楼,还可以预定,等预定够了数量,咱们这里把兔子处理了直接就拉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