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水源困境

作品:《大唐:太子被废流放,我爆兵称帝

    进入泽州城,城中的气氛同样压抑。李承乾决定立刻展开调查,他换上便服,带着侍卫们走向街头。在一口古井旁,李承乾看到一群百姓正围聚在一起,唉声叹气。一位老者摇着头说:“这井里的水越来越少了,再这样下去,咱们可怎么活啊。”


    李承乾上前询问:“老人家,这泽州以前水源也如此稀缺吗?”老者看了看李承乾,无奈地说:“客官有所不知,泽州原本虽不算水源丰沛,但也不至于如此。这几年,不知为何,上游的水流渐渐小了,咱们这井里的水也就跟着少了。”


    李承乾心中疑惑,决定顺着水流寻找原因。他带着侍卫们沿着河道一路向上游走去。走了许久,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在距离泽州城数十里的地方,有一座矿山,矿主为了挖矿方便,私自拦截了河道,将水引到了矿扬用于洗矿。


    李承乾眉头紧皱,这等行为简直是不顾百姓死活。他立刻回到泽州城,召见泽州刺史林源。林源身材消瘦,面容拘谨,得知皇帝召见,匆忙赶来,见到李承乾便跪地行礼:“陛下,不知陛下召见微臣所为何事?”


    李承乾面色严肃,问道:“林源,你可知泽州百姓正饱受缺水之苦?”林源心中一惊,赶忙回答:“陛下,微臣知晓。这几日,微臣也正为此事发愁,只是还未想出妥善的解决办法。”


    李承乾冷哼一声:“哼,你可知是有人在河道上游私自截流,导致泽州水源短缺?”林源一脸诧异:“陛下,竟有此事?微臣实在不知啊。”


    李承乾看着林源,目光如炬:“身为刺史,泽州发生如此大事,你却浑然不知,这就是你的失职!”林源吓得浑身发抖,连连磕头:“陛下恕罪,微臣罪该万死。”


    李承乾说道:“你即刻派人去将那矿主带来,朕要亲自审问。”林源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将矿主押到了李承乾面前。


    矿主是个肥头大耳的中年男子,名叫王富。见到李承乾,他虽心中害怕,但仍心存侥幸,狡辩道:“陛下,小人也是为了矿山的生意,才不得已截流的。小人实在不知这会给下游的百姓带来如此大的麻烦。”


    李承乾怒喝道:“为了你的一己私利,就不顾泽州万千百姓的死活?你可知,因为你的行为,多少农田颗粒无收,多少百姓面临无水可饮的绝境!”王富吓得瘫倒在地,不停地磕头求饶:“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小人再也不敢了。”


    李承乾下令:“即刻拆除截流设施,恢复河道通水。另外,罚你拿出一半的家产,用于泽州的水利建设和救济百姓。若再有此类事情发生,定斩不饶!”王富只得乖乖领命。


    解决了截流问题,李承乾深知,要彻底解决泽州的水源问题,还需从长计议。他召集泽州的官员、水利专家以及当地德高望重的老者,共同商议解决之策。


    一位名叫李泉的水利专家说道:“陛下,泽州地势复杂,单纯依靠自然水流难以满足需求。依臣之见,可以在合适的地方修建水库,雨季蓄水,旱季放水,以调节水源。”


    李承乾点头表示赞同,又问:“那修建水库,选址何处为宜?”李泉展开地图,指着一处地方说道:“陛下,此处山谷地形狭窄,且周围地势较高,在此修建水库,既能蓄住大量的水,又便于引流灌溉。”


    李承乾仔细查看地图后,说道:“就按你说的办。林源,你负责组织人手,筹备材料,尽快动工修建水库。所需费用,除了那矿主罚没的家产,不足部分朕会从国库调拨。”林源赶忙领命:“陛下放心,微臣一定全力以赴。”


    在李承乾的督促下,水库修建工程迅速展开。泽州的百姓们得知皇帝如此关心他们的水源问题,纷纷自发前来帮忙。一时间,工地上热火朝天。


    李承乾也时常来到工地,亲自查看工程进度。他看到一位名叫张大力的年轻后生,干活十分卖力,便上前询问:“小伙子,这么辛苦,累不累啊?”张大力憨厚地笑着说:“陛下,不累。以前没水,日子过得苦。现在陛下为我们想办法解决水的问题,我们出点力是应该的。”李承乾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好样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这水库一定能早日建成。”


    然而,工程并非一帆风顺。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岩石坚硬,挖掘困难的问题。负责施工的官员前来向李承乾汇报:“陛下,前方岩石太过坚硬,现有的工具难以挖掘,工程进度受到了严重影响。”


    李承乾陷入沉思,片刻后说道:“立刻派人去周边州府,寻找擅长开凿岩石的工匠,高薪聘请他们前来帮忙。同时,让工匠们研究一下,能否制作出更有效的挖掘工具。”


    在李承乾的积极协调下,擅长开凿岩石的工匠们纷纷赶来,他们带来了新的工具和技术,工程进度得以加快。


    与此同时,李承乾还安排了一些官员,深入泽州各地,指导百姓合理用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一位名叫赵老汉的农民,起初对节水灌溉技术并不信任,在官员的耐心指导下,他尝试着使用新的灌溉方法,发现果然节省了不少水,而且庄稼的收成并未受到影响。赵老汉高兴地说:“以前觉得浇水越多越好,没想到这新法子这么管用,真是多亏了陛下啊。”


    随着水库工程的推进,泽州百姓的生活也逐渐有了改善。李承乾又下令在泽州城和各个村落修建了许多公共水井,方便百姓取水。为了确保水源的清洁,他还安排专人负责水井的维护和管理。


    经过数月的努力,水库终于建成。当清澈的水流注入水库,再顺着渠道流向干裂的农田时,泽州的百姓们欢呼雀跃。张大力兴奋地喊道:“有水啦!有水啦!咱们的庄稼有救了!”


    李承乾站在水库旁,看着百姓们喜悦的面容,心中充满了欣慰。他深知,这只是解决泽州水源问题的第一步,后续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水利管理制度,确保水源的合理利用和长期稳定供应。


    在离开泽州前,李承乾再次召集泽州的官员,严肃地说:“此次泽州水源问题得以解决,离不开百姓们的齐心协力。但你们要记住,这只是开始,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对水利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若再出现类似因人为原因导致水源问题的情况,朕绝不姑息。”官员们纷纷跪地,齐声说道:“陛下教诲,臣等铭记于心。”


    李承乾离开泽州城后,并未直接踏上西征的路途,而是放心不下泽州周边村镇的水源情况,决定暗中查访一番。他依旧身着便服,只带了几个身手矫健、行事谨慎的贴身侍卫,一行人悄然朝着泽州周边的村镇进发。


    他们首先来到了距离泽州城最近的永丰村。刚进入村子,李承乾就看到几个村民正挑着水桶,有说有笑地从村头的水井边走来。水桶里的水晃荡着,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波光,这让李承乾心里稍感宽慰。


    李承乾迎上前去,笑着问道:“几位大哥,看你们这水挑得轻松,这井里的水现在充足得很吧?”


    一位年纪稍长的村民打量了一下李承乾,见他面容和善,便热情地回答道:“那可不,自从陛下下令整治水源,这井里的水就没断过,水量还比以前多了不少嘞。以前为了挑水,天不亮就得去排队,现在啥时候去都有。”


    李承乾又问:“那这水用来灌溉庄稼,够使不?”


    另一位年轻些的村民抢着说道:“够够够!以前地里庄稼都快旱死了,现在有了这充足的水,庄稼长得可好了。今年丰收肯定没问题,多亏了陛下啊!”


    李承乾笑着点头,与村民们又闲聊了几句,得知村里的农田因为水源得到保障,不仅庄稼丰收在望,还尝试着种植了一些对水需求较高的经济作物,村民们的收入有望增加。


    离开永丰村后,李承乾一行人朝着西北方向的清泉村走去。一路上,他们看到田间的农作物郁郁葱葱,与之前干旱时的景象截然不同。


    然而,当他们进入清泉村时,却发现村子里有些安静。李承乾心中疑惑,便走进了一户人家。屋内一位老妇正在喂鸡,看到陌生人进来,眼神中闪过一丝警惕。


    李承乾赶忙说道:“大娘,我们是路过的客商,口渴了,能不能讨口水喝?”老妇这才放下警惕,热情地说道:“行嘞,你们稍等,我给你们舀水去。”


    李承乾趁机问道:“大娘,我看村里咋没啥人呢?这水现在够不够用啊?”


    老妇一边倒水一边说:“水倒是够用,就是村里的年轻后生们都去帮忙修水渠了。说是要把水库的水引到咱们村,以后用水就更方便了。”


    李承乾心中一喜,看来泽州的水利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他又问:“大娘,那以前缺水的时候,日子是不是很难过啊?”


    老妇叹了口气说:“可不是嘛,那时候井里水少,庄稼也种不好,大家都愁得不行。多亏了陛下啊,派来的官员帮我们想办法,现在日子才有了盼头。”


    李承乾喝了口水,谢过老妇后,继续在村里查看。他看到一些孩子正在村子中央的小广扬上玩耍,旁边一位教书先生正坐在一旁看着。李承乾走上前去与先生攀谈起来,得知因为水源问题得到缓解,村里的学堂也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孩子们再也不用为了找水而旷课了。


    离开清泉村,李承乾决定去更远一些的偏远山村看看。经过几个时辰的赶路,他们来到了地处山区的落石村。


    落石村的地形较为复杂,村子依山而建。李承乾刚到村口,就看到几个村民正聚在一起商议着什么,脸上带着些许忧虑。


    李承乾上前询问:“几位大哥,这是遇到啥事儿了?”


    一位村民说道:“客官,我们正愁着呢。虽说现在水库修好了,可我们这村子地势高,水引不上来,还是缺水啊。”


    李承乾皱了皱眉头,仔细查看了村子周围的地形。他发现,要解决落石村的水源问题,需要修建一条盘山渠道,工程量不小。


    李承乾安慰村民们说:“几位大哥别着急,我回去就跟上面反映,一定会想办法解决你们村的用水问题。”村民们听了,感激地说道:“那就麻烦客官了,要是能解决这水的问题,你可就是我们村的大恩人呐。”


    李承乾离开落石村后,心中一直在思索解决办法。回到临时驻地,他立刻召见泽州刺史林源。


    林源匆匆赶来,行礼后,李承乾说道:“林源,朕今日去了泽州周边的几个村子,永丰村和清泉村的水源情况有所改善,但落石村因为地势原因,还面临缺水问题。你打算如何解决?”


    林源面露难色,说道:“陛下,落石村地势复杂,要引水过去,工程难度较大,所需人力、物力甚多。”


    李承乾严肃地说:“再大的困难也要想办法克服。百姓的用水问题不能忽视,你尽快组织工匠和民夫,制定详细的引水方案,所需物资,朕会调配。务必尽快解决落石村的缺水问题。”


    林源赶忙领命:“陛下放心,微臣这就去办。”


    李承乾又叮嘱道:“不仅是落石村,你要对泽州所有的村镇进行排查,看看是否还有类似的水源问题,一并解决。朕不希望再看到有百姓因为缺水而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