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秘影浮光

作品:《渊砚谋

    顾承渊听闻沈砚辞的话,眸光微颤,那闪烁的荧光仿佛瞬间黯淡了几分。他缓缓放下手中银匙,碗中的曼陀罗羹泛起一圈圈细微的涟漪,似是他此刻不平静的心绪。


    “那你如何作答?”顾承渊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沈砚辞垂眸,长睫在眼底投下一片阴影,“我只说,那是神明赐予的微光,用来照亮这世间的暗。” 沈砚辞的语气平淡,却像是在心底反复斟酌过一般。


    此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殿内这微妙的静谧。一个身着黑衣的暗卫闪身而入,单膝跪地,附在顾承渊耳边低语几句。顾承渊脸色瞬间冷凝,如覆寒霜,他霍然起身,对沈砚辞道:“宫中出了变故,你且在此等候。” 说罢,便随着暗卫匆匆离去。


    沈砚辞独自留在殿中,眸光落在那盏还在摇曳的烛火上。烛火的光影在墙壁上投下扭曲的影子,如同他此刻纷乱的思绪。他抬手轻抚腕间那片蔓延的刺青,似有丝丝凉意顺着经脉游走。


    不多时,殿外传来一阵嘈杂。沈砚辞抬眸,便见顾承渊神色匆匆返回,身后还跟着几人,押解着一个浑身血迹的男子。那男子虽狼狈不堪,却仍昂着头,眼中透着一股狠厉。“此人竟敢在宫中行刺,意图谋害新帝。”顾承渊咬牙切齿道。


    沈砚辞微微皱眉,踱步至那男子身前,目光如炬,“说,受何人指使?” 男子却只是冷笑,“你等终有一日会为今日之事付出代价,这天下……”话未说完,便猛地喷出一口黑血,倒地身亡。


    顾承渊脸色铁青,一脚踢翻了旁边的烛台。殿内瞬间陷入一片混乱,摇曳的火光与弥漫的血腥气交织在一起。沈砚辞望着那具尸体,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仿佛有一张无形的大网,正慢慢向他们收拢,而他们,即将踏入一场更大的阴谋之中……


    沈砚辞强压下心底的不安,转身对顾承渊道:“此人既死,线索已断,当务之急是加强宫禁,彻查同党。”顾承渊深吸一口气,强定心神,唤来心腹,吩咐道:“封锁宫门,盘查所有进出人员,但凡有可疑者,一律拘押审讯。”


    待众人领命而去,殿中又恢复了寂静。顾承渊疲惫地揉了揉眉心,缓缓坐下,“砚辞,我原以为登基之后,便可安享太平,怎料这风波才刚刚开始。”沈砚辞走到他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自古新帝登基,多有波折。这背后之人,必然是觊觎皇位已久,我们需小心应对。”


    “可我连这幕后黑手是谁都不知晓,如何应对?”顾承渊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无奈。沈砚辞沉思片刻,道:“这男子能潜入宫中行刺,必有内应。从宫中守卫、宦官宫女查起,顺藤摸瓜,或许能有所发现。”


    顾承渊点了点头,眸光逐渐坚定起来。就在这时,窗外忽然狂风大作,乌云滚滚而来,将那一轮明月遮得严严实实。沈砚辞望向窗外,心中暗忖,这风雨,怕是要越下越大了。


    接下来的几日,宫中人心惶惶。侍卫们日夜巡逻,宫女宦官们走路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触怒了哪位主子。顾承渊和沈砚辞也忙得不可开交,审讯、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


    一日午后,沈砚辞正在书房查阅典籍,希望能从古籍中寻得关于掌心发光等奇异现象的记载,一名侍卫匆匆来报,称在宫中一处废弃的库房里,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符文和祭祀用品。沈砚辞心中一动,当即起身,前往库房查看。


    库房内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息,昏暗的光线中,那些符文若隐若现。沈砚辞蹲下身子,仔细端详,发现这些符文与他曾经在一本失传的秘典中见过的邪术符文极为相似。他心中一凛,意识到此事恐怕与神秘的邪术有关。


    正思索间,顾承渊也匆匆赶到。“砚辞,可有发现?”顾承渊问道。沈砚辞起身,指着那些符文道:“这或许与邪术有关。有人妄图借助邪术达成不可告人的目的,新帝登基之际行刺,说不定就是邪术仪式的一部分。”


    顾承渊脸色一变,“邪术?这等歪门邪道,若不彻底铲除,我这皇位终究坐不安稳。”沈砚辞点头,“当务之急,是找到精通此道之人,破解这邪术,同时揪出幕后主使。”


    两人正商议间,忽然听到库房外传来一阵惊呼声。他们对视一眼,快步走出库房,却见一名宫女倒在地上,脸色惨白如纸,口中念念有词:“有鬼……有鬼……” 沈砚辞上前,将宫女扶起,轻声安抚,“莫怕,到底发生何事?” 宫女颤抖着手指向远处的一口枯井,“我…井里有双眼睛……” 一场围绕着邪术与皇权的危机,正缓缓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