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林局长的困境

作品:《脉诊女孩

    林夏回到诊所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任侠趴在桌子上打盹。


    晨光透过百叶窗在她脸上投下了斑驳的光影,桌角的保温杯还温着,里面的山药粥结了一层薄薄的米油。


    “查得怎么样了?”


    林夏轻手轻脚地坐下,指尖刚碰到杯壁,任侠就猛地抬起了头,眼里还带着没睡醒的迷茫。


    “蓝色的货车查到了,凌晨三点从城郊废品站出来,往临市方向去了。”


    任侠揉着眼睛递过了一张纸条:“车牌号确实是尾号719,登记在一家物流公司名下,法人代表是……”


    她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是赵局长的远房侄子。”


    林夏捏着纸条的指节微微的收紧了,窗外的桂花香混着晨露的湿气飘了进来,带着点说不清的凉意。


    这时诊室的门被推开了,宋依帆的弟弟背着画板站在门口,校服上还沾着颜料渍。


    “林医生,我姐让我来……”


    他的话没说完就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打断了,林夏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市文化局的王科长。


    “林夏医生吗?你现在有空来局里一趟吗?”


    王科长的声音带着罕见的慌乱:“林局长他……刚才在办公室突然晕倒了。”


    林夏赶到文化局的时候,救护车刚要开走。她隔着车窗看见林局长躺在担架上,脸色苍白得像一张纸,平时梳得整整齐齐的头发乱蓬蓬地贴在额头上。


    “怎么回事?”她拉住匆匆跑出来的王科长。


    “早上开会时还好好的,散会突然说头晕,刚送到办公室就倒下了。”


    王科长抹着汗说道:“医生说可能是高血压引起的,让家属赶紧去医院。可是他的女儿在国外,老伴前年走了……”


    林夏望着救护车消失在街角,忽然想起了三个月前的下乡义诊。


    林局长跟着医疗队走了五个乡镇,在山路上摔了一跤还坚持看完最后一个病人,晚上在村委会办公室整理材料的时候,她撞见他偷偷的吃降压药。


    “他最近是不是特别忙?”


    “可不是嘛。”


    王科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局里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他亲自带着我们整理资料,连续熬了半个月夜。昨天还跟我说,有人举报我们材料造假,纪检委的人要来查……”


    办公室的门虚掩着,林夏推开门的时候,阳光正斜斜地照在办公桌上。


    摊开的文件夹里夹着市歌舞团的演出申报单,上面有林局长用红笔写的批注:“《山鬼》舞剧应突出地方特色,建议补充畲族银饰元素。”


    桌角的玻璃杯还剩小半杯水,杯壁上凝着的水珠顺着桌沿往下滴,在地板上积了一个小小的水洼。


    林夏拿起杯子的时候,发现杯底沉着几粒没化完的降压药。


    “林医生,您看这……”


    王科长跟了进来,指着墙角的纸箱说道:“纪检委的人刚才来过了,把这些资料都封了。”


    纸箱上贴着的封条闪着刺眼的红光,林夏认出里面有她上周提交的《传统推拿与舞蹈损伤康复研究报告》,那是林局长特意嘱咐她做的课题,说要争取纳入非遗保护配套项目。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起来,是任侠发来的消息:“宋依帆的腰部恢复训练效果很好,总监说可以安排她跳A角了。”


    后面跟着一个跳舞的小人表情。


    林夏望着窗外,文化局楼下的玉兰树抽出了新芽,嫩绿的叶子在风里轻轻摇晃。


    她忽然想起了林局长说过,他年轻的时候在歌舞团拉二胡,最喜欢看《山鬼》的排练,那时候的舞美没有现在的精致,可是演员们的眼神亮得像星星。


    “王科长,”


    林夏转身说道:“纪检委的人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能出结果?”


    “不好说啊。”


    王科长愁眉苦脸的说道:“现在局里人心惶惶的,特别是非遗申报的事,要是林局真出什么问题,这项目怕是要黄。到时候别说歌舞团的演出经费,咱们全市的文化扶持资金都可能受影响。”


    走廊里面传来了脚步声,两个穿制服的人拿着文件走了过来,说话声断断续续的飘了进来:“……初步查明资金流向有问题……涉及三个非遗申报项目……”


    林夏的心沉了沉,她走到文件柜前面,看到里面整齐地码着各县区的非遗申报材料。


    最上面那本是畲族银饰锻造技艺,扉页上有林局长的签名,日期是昨天深夜。


    “这些资料都是林局长亲自审核的?”


    “是啊,他说每个项目都要实地考察过才放心。”


    王科长指着其中一本说道:“上个月他还去了一趟畲族乡,跟着老银匠学了三天,回来手上磨了好几个水泡呢。”


    林夏的手机又响了,这次是医院打来的。护士说林局长醒了,指名要见她。


    病房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林局长靠在床头,脸色比刚才好看了一些。


    看到林夏进来,他想坐起来,却被林夏按住了。


    “躺着吧,医生说您需要静养。”


    “那些资料……”


    他急着要说话,胸口起伏着喘了一口气说道:“纪检委的人是不是把申报材料都拿走了?”


    林夏倒了一杯温水递了过去:“王科长说只是例行检查,您别太担心。”


    “他们是冲着我来的。”


    林局长苦笑了一下:“有人说我利用非遗项目给自己谋私利,还说歌舞团的演出经费被我挪用了……”


    他的手在被子上微微的颤抖:“我这辈子清清白白,就想做一点实事。现在倒好,项目能不能成不说,怕是要连累你们……”


    “您别胡思乱想。”


    林夏从包里拿出笔记本说道:“您还记得上个月去畲族乡考察的事情吗?老银匠给您打的那个银镯子,我那里有照片,还有村民们的签名的感谢信,这些都能证明……”


    “没用的。”


    林局长摆了摆手说道:“举报信里有我签字的报销单,可那些单子都是伪造的。我这身体怕是撑不住调查了,刚才跟王科长说了,我申请暂时离岗……”


    窗外的麻雀落在窗台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林夏看着输液管里缓缓滴落的药水,忽然想起了宋依帆昨晚亮晶晶的眼睛,想起她弟弟画的那张带着小太阳的穴位图。


    “您不能走。”


    她放下笔记本,语气格外坚定:“非遗申报还有七天截止,《山鬼》的汇报演出下周五就要开始,您走了,这些事情怎么办?”


    林局长愣住了,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


    “纪检委要查就让他们查,”


    林夏拿起手机说道:“我现在就联系市医院的老同学,让他安排专家给您做全面检查,证明您的身体状况不适合熬夜处理公务,那些伪造的报销单自然站不住脚。”


    她顿了顿,翻开笔记本:“还有,畲族乡的老银匠明天要来市区送银料,我让他直接来医院一趟。您跟他一起接受采访,讲讲考察时的细节,让所有人都知道您是真心在做实事。”


    病房门被推开了,宋依帆抱着演出服站在门口,后腰的护腰换成了新的,深蓝色的布料上绣着簇新的舞团标志。


    “林医生,王科长说您在这儿。”


    她把演出服递了过来:“总监说按照林局长的建议加了银饰元素,您看这样改行不行?”


    水红色的舞裙上缀着银色的凤凰纹样,在阳光下闪着柔和的光。


    林局长的手指轻轻拂过银饰,忽然老泪纵横。


    “还有这个。”


    宋依帆从包里拿出了一个保温杯说道:“我妈说山药粥对高血压好,让我给林局长带一点。”


    热气从杯口冒出来,混着淡淡的药香。林夏看着林局长接过杯子时颤抖的手,忽然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


    “对了,”


    林夏像是想起了什么:“我让任侠查了举报信的事,发现举报人是负责印刷申报材料的印刷厂老板,他因为报价太高被林局长否决了。”


    林局长喝着粥,眼里的光一点点的亮了起来:“那我们现在……”


    “您安心养病,”


    林夏合上笔记本:“剩下的事交给我们。”


    林夏走到门口的时候,宋依帆轻轻的碰了碰她的胳膊:“林医生,刚才在楼下碰到我弟弟了,他说美术馆的扫描工作特别顺利,还认识了好几个学画画的老师。”


    走廊里的阳光暖洋洋的,林夏望着墙上的宣传画,上面写着“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她掏出手机给任侠发消息:“速查印刷厂老板的银行流水,重点查近一个月的大额转账。”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的时候,她听见了病房里传来了林局长的笑声,那笑声虽然虚弱,却带着久违的爽朗。


    楼下的玉兰花又开了一朵,嫩白的花瓣在风里轻轻的颤动。


    林夏摸了摸口袋里宋依帆弟弟画的那张穴位图,纸角的小太阳似乎正散发着暖暖的光。


    她不知道纪检委的调查会有什么结果,也不知道非遗申报能不能成功,但是此刻的阳光很好,一切都还有希望。


    只是手机屏幕上突然跳出的一条陌生信息,让她的脚步一顿——


    “小心林局长的秘书,他昨天下午去过临市废品站。”


    信息后面附着一张模糊的照片,穿西装的男人,正从那辆蓝色的货车上往下搬纸箱,纸箱上印着的文化局字样,在阳光下格外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