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杀人诛心

作品:《怎么你们是真大佬,就我真废物?

    沉默盯着姜惊蛰。


    他在思考时,总是习惯盯着某处。


    良久。


    他手指缓缓张开,指着姜惊蛰冷笑道:"我儿虽对长辈敬重,却绝不会来长安送死。他知道怎么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我没猜错,他现在应该已经在清河了!"


    姜惊蛰手指轻叩轮椅。


    想到那位鬼鬼祟祟送消息来的大理寺少卿,看着眼前冷笑的沈良,他蓦地笑了起来


    知子莫若父。


    可惜沈良还是低估了沈玉的薄凉和狠心。


    那位温良恭谦的玉公子在知道沈良倒台的消息后,的确毫不犹豫去了清河。


    据说他在崔氏门口跪了一夜,老太师亲自接见了他,一夜长谈后,他又启程来了长安。


    干了一件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事情。


    他入大理寺告发沈良贪墨赈灾银,又请出沈氏宗老,将沈良逐出了沈氏,族籍除名,死后不得入宗祠。


    简而言之。


    沈良因为一些捕风捉影的流言,被沈玉给大义灭亲了。


    “沈大人,看来你并不是很了解若林兄,也不了解世家行事。”


    "姜惊蛰的声音在幽暗的牢房里格外清晰。


    “如果我猜的不错,清河崔氏应该给过你承诺,牺牲你一人保全沈氏,或者全力培养若林兄?”


    “可你有没有想过,崔氏给你承诺时,你还是户部尚书,而现在的你只是一个阶下囚,那承诺还能作数?


    崔氏传承万载,可比你这位户部尚书更懂什么叫审时度势,什么叫利益交换。


    我再告诉你一个消息。


    你那位岳父被你遣人暗杀后,西垂并没有如你猜想的那般生乱。


    西军统帅换成了陈郡王姬道宫,大将军却是出身清河的孟良臣;


    户部由侍郎云鹞云大人执掌,而原户部计司郎中吴停,则连跳三级,成为户部侍郎。


    沈大人在朝堂经营多年。


    想必应该清楚,无论是孟良臣还是吴停,都出身清河。


    这扬由你引起的朝野震荡,在你入黑狱的第二天,其实就已经尘埃落定,陛下和崔氏,又携手共进了。


    西军十万,户部度支——


    这两把刀现在都被崔氏把持了一半。


    易地而处。


    得了如此大的利,沈大人还会对一个阶下囚信守诺言么?”


    姜惊蛰声音平静,将这半月以来发生的事娓娓道来。


    沈良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孟良臣是清河崔氏的人,这点儿毋庸置疑,吴停...他印象不深,可他知道此人的确是清河人氏。


    清河崔氏已经得到了他们想要的。


    自己已经没有利用价值。


    若易地而处,他决然不会再为了一个没有利用价值的人与皇帝交恶,收留一个罪臣之子,这会让皇帝不安。


    甚至为了让皇帝放心,他会直接斩草除根。


    想到沈玉可能是被崔氏追杀不得不入长安。


    沈良心底闪过一阵慌乱。


    若崔氏真要赶尽杀绝,沈玉能有活下去的可能吗?


    “不可能。”


    “绝不可能!”


    沈良大声否认,锁链晃动不止:“我儿有止境之姿,他们不可能放弃他,你危言耸听,我不会信你!”


    “沈大人何苦自欺欺人?”


    姜惊蛰从怀中取出一枚玉簪,唇角勾起:“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若林兄其实已经到了长安,此时暂时无恙。


    不过再拖下去,我就不敢保证了。


    你知道的。


    崔家在长安的影响力并不比陛下低多少,我藏不了他太久!”


    沈良看着姜惊蛰手里的玉簪,猛地变得激动起来,锁在他身上的玄铁锁链哗啦啦作响,眼底更是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因为那是去年上元节,他亲手插在嫡子发间的白玉簪。


    “这玉簪怎么会在你手里?”


    姜惊蛰微微一笑:“我与若林兄一见如故,当然是他送给我的。”


    姜惊蛰和沈玉当然不会一见如故,更不会送他玉簪,这是萧休送来的礼物。


    不得不说。


    大理寺左少卿萧休是个极为难得的人才。


    大理寺卿受王宁案波及,已半隐半退,大理寺如今真正的当家人已是萧休,就等内阁拟票便能再进一步。


    他不知在哪里知道了姜惊蛰苏醒的消息。


    先前冒着风雪去了梅园,送上这枚玉簪和沈玉的信。


    他真正的用意或许是不想沾惹这种党争之中,但不管如何,能第一时间想到姜惊蛰而不是把消息送到乌衣台,算是帮了姜惊蛰一个大忙。


    有了这些东西,沈良其实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沉默良久。


    沈良原本挺直的脊梁瞬间垮了下去,疲惫道:"说吧,你想知道什么。"


    姜惊蛰歪着脑袋看向孟无常。


    “我们没问吗?”


    孟无常两手摊开,幽幽道:“好像是没有。”


    “好吧,这不重要。”


    姜惊蛰无语地叹了一声,旋即脸上笑容敛去,认真道:“把你藏的银子,通通交出来!”


    沈良抬头,看着一脸认真的姜惊蛰。


    脸色忽然变得有些难看。


    “你费尽周折,真的就只是为了这些黄白之物?”


    姜惊蛰莫名奇妙地看着他:“不然?”


    “哈!哈哈,哈哈哈哈!”


    沈良忽然笑了起来,笑声格外凄凉。


    他以为姜惊蛰是代表皇帝而来,是为了拉拢他,让他改换门庭,再不济也是为了让他认罪,可结果姜惊蛰只是为了钱。


    “你笑的太大声了。”


    姜惊蛰不悦提醒道:“黑狱那位镇守脾气可不太好,一会儿他若嫌你吵要杀你,我可不帮你说话。”


    沈良的笑声戛然而止。


    沉沉看着姜惊蛰,良久才缓缓道:“青阳镇竹溪河有一条暗河,暗河里有一口棺材,你想要的一切,都在那里面。”


    “原来是在竹溪河!”


    姜惊蛰恍然大悟,难怪乌衣台在户部尚书府搜刮到的财物不多,原来竟被沈良藏在了竹溪河。


    当年沈良就是因竹溪河的竹鸭攀附上崔太师。


    青阳镇的悲剧虽然不全是因为他,却也有他一笔。


    按理来说,竹溪河那段过往是他的黑历史,谁能想到他竟把财富藏在了那里。


    得了想要的答案。


    姜惊蛰转动轮椅,准备离开黑狱。


    “姜惊蛰!”


    就在他即将离开时,沈良忽然开口:“若林什么也不知道,他是无辜的,请给他一条生路,以他的性格,不会找你寻仇的。”


    姜惊蛰转头看着沈良。


    沉默片刻后从怀中拿出一封信丢给他,幽幽道:“我说过,你看错了若林兄,他本就无罪,何须我放他一条生路?”


    沈良微微一怔。


    打开信笺,凑到昏暗的油灯下。


    入目处。


    几个飘逸俊秀的熟悉字迹格外刺目:“臣沈玉,揭发沈良,贪赃枉法,残害忠良,是天下之大贼——”


    沈良的手剧烈颤抖起来,锁链哗啦作响,似这薄薄一张纸,胜过天下最锋利的杀人刀,字字诛心。


    有狱卒准备往沈良的囚室泼水。


    结冰的墙面映出扭曲人影。


    那人对着信笺上"天下大贼"四字喃喃自语。


    忽有碎冰坠地。


    惊醒了角落里装睡的死刑犯。


    他们看见曾经温文尔雅的户部尚书,正披头散发用牙齿撕扯腕间锁链。


    铁窗外。


    轮椅留下一道黯淡的辙印,缓缓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