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丰厚年货惹人妒,陆宁强势讨旧账
作品:《四合院:道德绑架?我掀桌子!》 刘家的名声彻底臭不可闻。
二大妈偶尔鼓起勇气想出门买点东西,都会被街坊邻居指着脊梁骨骂,说她生了两个贼,一个诬告,一个偷盗。
几次下来,她也彻底不敢出门了,整天和刘海中两个人待在死气沉沉的屋子里,相对无言。
院子里的住户更是躲他们如同躲瘟神。
刘海中心里充满了悔恨和痛苦,他现在终于明白,自己是被易中海当枪使了,可明白得太晚了,家已经不成家了。
年关将近,别家都开始准备着过年,院子里渐渐有了些喜庆的气氛,唯独刘家,冷冷清清,凄凉无比。
就在刘家愁云惨淡的时候,陆宁正在第一轧钢厂参加年终总结表彰大会。
会场里人头攒动,彩旗飘扬,洋溢着一片热烈喜庆的气氛。
作为厂里的大红人,陆宁一进场,就被眼尖的副厂长黄大明给拉了过去。
“陆宁,来来来,坐我这边。”
黄大明热情地拍了拍身边的空位,厂里其他领导见了,也都纷纷对陆宁报以微笑。
他们对这个年轻人是越看越满意,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却丝毫不见骄纵之气,为人处世沉稳老练,不骄不躁。
大会开始后,周厂长亲自上台做年终总结报告。
周厂长声音洪亮,对着麦克风宣布道:“同志们,今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第一轧钢厂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
特别是后勤保障方面,做得尤其出色!
因此,厂委会研究决定,今年我们提前三天放年假,让大家好好回家过个年!”
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了一片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掌声。
周厂长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说道:“在这里,我要特别表扬一个人!
那就是我们的采购科副科长,陆宁同志!”
“正是因为陆宁同志不辞辛劳,为我们采购回来了大批物资,才保证了我们全厂几千名职工的伙食供应!
也正是因为他,我们今年的年货才能如此丰厚!”周厂长顿了顿,提高了声调,“经厂领导一致决定,授予陆宁同志‘年度标兵’荣誉称号!
大家掌声鼓励!”
工人们的掌声比刚才还要热烈,他们都是最朴实的人,谁对他们好,他们就拥护谁。
陆宁为大家争取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这份感激是发自内心的。
紧接着,后勤部的赵康也上台发言,他对着陆宁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
赵康一脸激动地说道:“我代表后勤部,感谢陆宁同志!
因为陆宁同志的卓越贡献,我们部门也受到了部里的嘉奖!
能和陆宁同志并肩作战,是我的荣幸!”
在一片雷鸣般的掌声中,陆宁谦逊地站起身,对着台上的领导和台下的工人们鞠躬致意。
他在厂里的地位,经过这次大会,已然是稳如泰山,深受所有人的敬重。
这热火朝天的景象,与四合院里刘家的凄风苦雨,形成了无比鲜明而又讽刺的对比。
在一片经久不息的掌声中,陆宁被请到了主席台上。
他坦然地走到麦克风前,扫视了一眼台下黑压压的人群,脸上带着一贯的从容与自信。
“各位领导,各位工友,大家好。”
“刚才周厂长和赵主任的表扬,我陆宁受之有愧。”陆宁微微一笑,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了会场的每一个角落,“厂子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少了任何一个零件都无法正常运转。
从运筹帷幄的厂领导,到兢兢业业的老师傅,再到每一位坚守在岗位上的工友,大家都是这台仪器上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
“我陆宁所做的,不过是尽了自己作为一颗螺丝钉的本分。
采购任务之所以能顺利完成,功劳不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我们第一轧钢厂这个伟大的集体,属于在座的每一位同志!”
他顿了顿,目光真诚地看着台下的工人们。
“看到大家能提前放假回家,能分到丰厚的年货,过一个好年,这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
今后,我陆宁,依旧是咱们厂里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说完,他再次深深鞠了一躬。
台下先是片刻的安静,随即爆发出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热烈的掌声。
“说得好!”
“陆科长真是太谦虚了!”
“有水平!
有觉悟!
不愧是咱们厂的标兵!”
工人们被陆宁这番话深深打动了,尤其是那些年轻的女同志,看着台上那个年轻有为、谦逊有礼的身影,眼睛里几乎要冒出小星星。
当然,也有少数人心里泛酸,小声嘀咕着“还不是因为背景硬”,但这种微不足道的声音,很快就被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彻底淹没了。
主席台上的领导们更是频频点头,脸上满是赞许的笑容。
这场表彰大会,开得极为成功,一直持续到下午三点才圆满结束。
散会后,便是大家最期待的环节——发年货。
得益于陆宁的超额采购,今年第一轧钢厂的年货堪称史无前例的丰厚。
普通工人,每人都能分到五斤猪肉、十斤白面、一颗大白菜、五个大萝卜外加一小袋土豆。
而像陆宁这样的年度标兵、先进工作者以及烈属家庭,还能额外再多领一份。
这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简直就是一笔巨款。
工人们推着车,扛着麻袋,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嘴里念叨着总算能过个肥年,除夕夜能吃上一顿香喷喷的猪肉白菜饺子了。
傍晚时分,陆宁骑着自行车回到了四合院。
他的车后座上,用绳子牢牢地捆着一个大网兜,里面装着白花花的猪肉、白面和各种蔬菜。
那块足有五斤重的五花肉,在夕阳下泛着油光,显得格外惹眼。
他刚一进院子,就像一块磁铁,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哟,陆宁回来了!”
“快看他车上带的,我的天,那么大一块肉!”
傻柱正蹲在门口择菜,看到陆宁车上的东西,立马站了起来,阴阳怪气地嚷嚷道:“行啊你小子,上哪儿发财去了?
弄这么多好东西,别是走了什么歪门邪道吧?”
阎埠贵一双眼睛更是死死地盯在那块猪肉上,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他搓着手,一脸贪婪地凑了上来。
阎埠贵眯起眼睛:“陆宁啊,你们轧钢厂待遇这么好?
还给发猪肉?”
“是啊,我们厂今年效益好,这是发的年货。”陆宁淡淡地回了一句。
院子里的住户们闻言,全都倒吸一口凉气,震惊和嫉妒的神色溢于言表。
“五斤肉!
轧钢厂也太大方了吧!”
“人比人真是气死人,我们单位就发了两斤棒子面。”
阎埠贵眼珠一转,嘿嘿一笑:“陆宁啊,你看你一个人也吃不了这么多,要不……今年过年咱们两家搭个伙?
我让你三大妈给你露一手,怎么样?”
“不怎么样,我没兴趣。”陆宁毫不客气地拒绝了。
就在这时,易中海和傻柱对视了一眼,一唱一和地走了过来。
傻柱哼了一声:“有肉不想着接济院里的老人,算什么本事。”
易中海背着手,摆出一副道德长者的模样,开口道:“陆宁,你既然有这么多肉,也该有点孝心。
老太太年纪大了,不容易,你送点过去,也算是替院里尽孝了。”
听到这话,陆宁停下脚步,转过身,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陆宁冷笑一声:“一大爷,您老人家操心别人之前,不如先操心操心自己吧?”
易中海微微皱眉:“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陆宁的表情骤然严肃,目光如刀子般盯着易中海:“我记得咱们之间还有笔账没算清楚吧?
当初说好的,年底还钱。
现在马上就要过年了,您老人家准备什么时候把钱还我?”
此言一出,整个院子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易中海铁青的脸上。
陆宁没理会众人的反应,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我可得提醒您一句,要是年底还不上,那白纸黑字的赠与协议可就生效了。
到时候,您现在住的那两间房,就得按照协议,归我所有。”
为了彻底断了易中海耍赖的心思,陆宁又补上了一句。
“那份协议,一式三份,街道办的王主任那里也存着档呢。
您老,应该没忘吧?”
“你……”
易中海的脸色由青转紫,嘴唇哆嗦着,气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没想到陆宁会当着全院人的面,如此不留情面地逼债,将他的老脸狠狠地踩在地上摩擦。
院里的住户们见状,顿时窃窃私语起来,看向易中海的眼神也变得微妙。
大家关注的焦点,已经从那块诱人的猪肉,转移到了他和陆宁之间的恩怨上。
陆宁不再看他一眼,推着自行车,在一片诡异的寂静中,径直走回了自己家,留下满院子尴尬的众人和下不来台的易中海。
易中海自从被调到后勤仓库,日子就没舒坦过。
从前在车间里,谁见了他不尊称一声“易师傅”,如今到了仓库,那些搬运工都懒得正眼瞧他。
人走茶凉,世态炎凉,易中海算是体会得淋漓尽致。
眼瞅着年底将至,陆宁那三百块钱的欠款像座大山压在心头。
易中海思来想去,只能厚着脸皮去找以前的工友和徒弟们借钱。
“老张,最近手头方便不?
借我点钱周转周转。”
“哎哟,易师傅,您可别为难我了,我这一家老小还指着我吃饭呢,哪有闲钱啊。”
工友老张摆摆手,躲得比兔子还快。
易中海碰了一鼻子灰,又找到自己最得意的徒弟。
那徒弟双手抱胸,瞥了他一眼,冷哼一声:“师傅,您当初教我们技术的时候,咋不像现在这么爽快呢?
关键的几步您都藏着掖着,生怕我们学会了抢您饭碗。
现在您落难了,想起我们这些徒弟了?”
“你……你怎么能这么说!”易中海气得嘴唇发抖。
徒弟切了一声,一脸鄙视:“我怎么就不能这么说了?
厂里谁不知道您易中海的为人?
徒弟带了一茬又一茬,没一个学到真本事的。
现在想借钱?
门儿都没有!”
接连碰壁,易中海算是看清了,这帮人是指望不上了。
他叹了口气,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聋老太太身上。
只要把老太太伺候好了,将来那套房子和家当还不都是自己的?
到时候还陆宁那三百块钱,不是轻轻松松。
回到家里,易中海对着自家婆娘开口了。
一大妈正在纳鞋底,抬头看了他一眼:“你又琢磨什么呢?”
易中海搓了搓手,嘿嘿一笑:“老婆子,你看聋老太太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怪可怜的。
咱们以后多照顾照顾她老人家。”
“照顾她?
她那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再说,咱们凭什么啊?”
易中海表情骤然严肃:“什么叫凭什么?
咱们这是做好事,积德!
你把老太太哄高兴了,将来她那房子……”
一大妈一听睁大了眼,瞬间明白了易中海的心思,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院子里,陆宁刚把自行车停好,易中海就凑了上来,强装镇定道:“陆宁,那钱你放心,年底前我肯定还你。”
陆宁眉毛一挑,似笑非笑地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